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1回谁知姑灵山/徐公子胜治真 (第1/3页)
291回、谁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弹 南鲁公梅振庭来到杨府,杨玄琛抱恭敬敬将国公爷迎进客厅,连大气都没敢出。梅振庭落坐之后聊了几句长安城中的闲话,杨玄琛只是应承并未多言,南鲁公喝了一口茶终于开口说出了来意:“此番到访,是受兄长、天子御封三山弘法正一真人所托,来向杨府索一女,这是我兄长的亲笔信。” 杨玄琛不明所以,接过了梅振庭手中的一封信,只见上面写道:“贫道闻杨家有女小字玉环,年方十四养在深闺,天资聪慧才艺佳绝。愿千金往求,迎至山中侍琴乘鹤,共结仙缘。” 杨玄琛看信的时候,梅振庭吩咐道:“梅升,把聘礼抬上来。” 梅升带着四个仆人将两口朱漆樟木箱子抬到了厅中,打开之后满眼生辉,里面是整齐的金锭,总共黄金一千两,果然是千金相求。梅振衣顺嘴有个口误,说的是“聘礼”二字,梅振衣可不是这个意思,但在他人看来都一样,就是向杨家索要一名叫玉环的养女。 杨玄琛放下信,再看着厅中的千两黄金,整个人已经呆住了,张大子讪在了那里。 他这种反应梅振庭心中有数,不紧不慢又喝了一口茶才问道:“杨监丞,若欲结此缘,可否将玉环叫来一见?七宝香车就在门外等候。” “当然当然,这是杨某满门之幸!…来人啊。将这两口箱子抬到后堂,再叫玉环请出来见恩主。”杨玄琛突然似梦中惊醒,掐了自己地脸颊一把,表情是在笑,容颜却走形了显得有些古怪,连声招呼下人将箱子收下。 杨玄琛并不是杨玉环的亲父,他收养这位族中孤女。自幼教习歌舞音律,无非是想养大后嫁与贵人,攀个好门第。不论是南鲁公梅振庭还是皇上册封的正一真人,都是杨玄琛平时巴结不上需要仰视的人物,上门来索一女,哪敢、哪会不答应? 包何况以黄金千两相求,就算把整个杨家都卖了也换不来这箱子的一小角啊,杨玄琛是欣喜若狂,当着南鲁公的面又强忍狂喜之色。差点没晕过去,以为自己在做梦呢!若是以黄金千两向唐明皇去求杨贵妃,那是吃错葯了,但此时向杨家求闺中的玉环,简直太大方了,是令所有人震惊地手笔。 时间不大,就听脚步声与钗环响,后堂走进一名少女,只见她肤如凝脂体态丰腴,明艳皓丽骨rou停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乌、颊不脂而红、唇不点而朱,果然倾国倾城。玉环走到厅中向梅振庭欠身行礼,南鲁公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亲手搀扶。 杨玄琛又把自己的两位亲女叫到前厅见客。恨不得也被贵人看中。可惜梅振庭并未多留意。 梅振庭身为南鲁公也算阅美无数。一见杨玉环也是眼前一亮心神晃动。好一个美人胚子。年纪尚小就有如此姿容!大哥好眼光啊。远在芜州竟然知道长安杨家有此绝色。邀至山**享仙缘。仙家见识果然不可思议。梅振庭是佩服地不得了。 梅升将杨玉环带回芜州。梅振衣早有命令。将玉环安置在菁芜山庄好生照顾。若有仙缘就传以道法。他本人并没有去见杨玉环。只是交待他人安置。 杨玉环进芜州这一天。梅振衣心中有些纷乱难以安定。独自一人离开青漪三山沿江漫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飞尽峰下。心念忽动转身登上了飞尽峰绝顶地飞尽岩。当年向孙思邈拜师之处。 自从青漪三山洞天建成之后。方正、承枢、法柱三峰就从人间隐去。九连山只见六座蜿蜒相连地主峰。以飞尽峰为最高。在此可遥瞰芜州人烟。梅振衣坐了下来。入灵台定境。恍然乎又见到了恩师孙思邈。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师父。弟子有事想请教您老人家。插手历史。将杨玉环带到芜州。究竟是对还是错?”梅振衣怅然问道。 孙思邈地笑容一如既往地慈祥。温言道:“腾儿。你二十岁那年。在方正峰上向钟离仙师讲说幼年未醒之前地大梦。不是已经想通了吗?”(注:详见本书161回) 梅振衣:“是地,当时如脱枷甚感轻松,而今日之事是我无端插手故作纠缠,与所堪悟仙家心境有碍,但让我坐视不理又很为难,因此不知是对是错。” 孙思邈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直截了当的自问自答道:“你欲阻安史之乱吗?那么杀了李隆基才是关键,或让天下人早持刀兵更能成事。” 灵台中的孙思邈说话直指关窍,历史上的杨贵妃虽然得唐明皇恩宠,但并未有乱政之举,提到干政还不如此时的武惠妃。李隆基晚年嬉于后宫,就算没有杨玉环也会恩宠于他人,重用安禄山做大最后反叛席卷关中,问题的根本在李隆基自己身上,更在于大唐世多年的文闲武嬉之风。 插手弄走一个杨玉环可以,但解决不了问题,从根源上来讲不如杀了李隆基。那样或许没有安史之乱,但立即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