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7回为而不争积巧取既以与人己 (第1/3页)
267回、为而不争积巧取,既以与人 梅应行很大方的说:“你不必谢,我就住在芜州城外的菁芜山庄,我没事能找你玩就行…你会摸鱼吗?” 樱宁:“jiejie的水性不如你好,但可以在岸上看着你摸,还可以帮你烤鱼吃。” 樱宁留了下来,就住在芜州城郊外句水河对岸一棵香樟树上,这棵树主杆高大树冠茂盛,樱宁在茂密的枝叶间建了一间小屋,为自己的栖身修行之地。唐代芜州虽然繁华,但也不似现代这样到处都是人,城郊野地里几乎没什么人去,就算站在树下也看不见藏在半空树冠中的小屋。 以梅应行的身份,完全可以邀请樱宁在菁芜山庄居住,地方有的是,适合修行的静室也非常好安排,小少爷请个朋友回家,下人们更不会多说什么。但樱宁却没有打这个主意,一直就住在郊外的树上,一方面她不想让青漪三山的修士疑忌,另一方面梅应行来也会觉得更好玩更有意思。 相比普通的市井百姓,她也算世外奇人了。山里有个乞丐师父指点修行,树上有个漂亮jiejie经常陪他玩,梅应行的童年过的很舒心。 真正的富贵世家,可能并不刻意炫耀奢华,贵气在骨子里、在潜移默化之中。真正的仙家子弟,可能并不刻意显扬高深,玄妙在寻常中、在生活的普通境界里。而菁芜山庄中的小少爷梅应行,就身处这样一种环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时到了盛夏,富贵人家会取出冬季窖藏的冰块,制冰镇酸梅汤等冷饮消暑;而一般的小康人家,会煮绿豆汤解暑;有些讲解养生的人家,在特别热的时候还会以夏枯草、野菊花等葯材熬制清热毒的凉茶。 到了明清年间,普通百姓以及家镜一般的乡民,会用晾干的玉米须煮凉茶。这种东西不用花钱,制作起来也简单,却一样有清热解暑之效。 而在唐代地菁芜山庄,盛夏也用一种谷穗须煮凉茶,用的是原产昆仑仙境空桑山仙谷穗金粽色的长须。**仙谷穗这个名字是梅振衣起的,后来又移植到青漪三山,特意开辟葯田培育。其果实就像一指长的小苞米,尖端金棕色的细穗有一尺多长。假如长到二尺就很少见了。也是制作法器的一种天材地宝。 以文火淬炼纯净,再以身心相合炼器,它可以取代普通的马尾制作法器拂尘,拂丝是金黄色地。刘海门下地晚辈弟子几乎全是道士,手拿这样一柄金丝拂尘。效仿祖师爷钟离权,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刘海偶尔伸手帮一帮徒弟们,但拂尘大多还需要弟子自己炼,拂尘的手柄就以空桑玉短杖合器而成,如果能成功制成功,就说明师传的炼器功夫很有根基了。 在菁芜山庄中,以还不够炼器所用的短穗煮凉茶,就是夏日消暑地普通饮品。有滋润清火、利于肾气疏泄之效,其属性清凉平和,对辅助修行也有效果。 昆仑仙境碧山潭特产的“碧山寒露”也有此效,而且功效比这种凉茶强多了,正是碧山潭拜山送来的礼物。但是碧山寒露是一种珍贵的灵葯。只有在特定的修行时。师父才会赐给弟子使用,而菁芜山庄的仙谷穗茶就是凉茶。梅应行解渴时随便喝的,有时出门玩耍随身还带上一大葫芦。铁拐李与樱宁都爱喝。 到了秋天,梅应行还喜欢吃一种零食,类似现在的爆米花。如今地爆米花多以玉米粒制成,南方也有用糯米制成炒米的,与爆米花是一个原理。而梅应行吃的这种零食,看上去是炒米,材料却是仙家灵葯百涎草籽。 百涎草也是九转紫金丹中的一味葯,属于不是特别珍稀的那种,但这里所谓地珍稀是相对于梅振衣这种高人而言地。它只在仙灵地气充盈之处生长,立岚从太牢灵境移植到青漪三山中,并没有特别开辟葯田,而是撒落山野,与吉祥软草一起混杂生长。 提溜转闲暇时也指点几个小徒孙,每年秋季,带领一批晚辈弟子施展身法飘然如转,满山遍野采集成熟的百涎草籽,以此为乐。 将百涎草籽放在掌心,以炼器文火小心爆成米花,去其葯性中地燥气,服之可补益脾胃,休复施法时的中气之损。这当然是好东西,普通人见都见不着,梅应行秋天拿它当零食吃,就像现代孩子吃地爆米花。 这些“爆米花”都是应愿以法力炒成的,阿斑也爱吃。铁拐李自然不会贪小孩家的零食,但是樱宁非常喜欢,每次梅应行揣一兜百涎草米花,与她坐在河边一起吃零食,樱宁的笑容也像一朵花。 无论在青漪三山还是菁芜山庄,梅应行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少爷,和他交朋友当然有好处,不仅春夏秋冬各有补益之物辅助修行,樱宁隔三插五还能弄到一些徘徊露、五色饮、瑞玫蜜等别处难见的好东西,梅应行偶尔还有些灵葯、天材地宝的裕料制成的小玩意送给她。 对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