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志二十五 (第3/4页)
高下差为一边,用时白经高弧交角为所夹之角,求得对角之边,为两心视相距,并求得对两心实相距角。复设一时,限西向后设,限东向前设。求其两心实相距及高下差为二边。白经高弧交角与对设时距弧角相减,馀为所夹之角,求得对角之边,为设时两心视相距,亦求得对两心实相距角。乃取用时、设时两白经高弧交角较,与用时对两心实相距角相减。又加设时对两心实相距角,又与全周相减为一角,用时、设时两视相距为夹角之二边,求其对边为视行,求其中垂线至视行之点,为食甚真时所在,垂线为真时视相距。以上加减,据向后设而言。然后以所得真时,复考其两心视相距果与所求垂线合,即为定真时。如图乾为日心,乾子为用时两心实相距,乾壬为高下差,壬子为两心视相距,乾午为设时两心实相距,乾己为高下差,己午同壬未为两心视相距,壬丑中垂线为真时视相距。初亏、复圆法同,但以并径为比考真时之限。至带食则以地平为断,亦迳求两心视相距,不用视行。 恆星改法之原,见天文志。 土星改法之原,见推步因革篇。 罗、计都更名,乾隆五年,和硕庄亲王等援古法奏请更正,下大学士、九卿议奏,乾隆九年更正。 紫气增设之原,大学士、伯讷尔泰等议覆,更定罗、计都名目,援古法增入紫气,约二十八年十闰而气行一周天,每日行二分六秒,小馀七二0七七七。以乾隆九年甲子天正冬至,次日子正在七宫十七度五十分十四秒五十三微为元。 日躔用数,雍正元年癸卯天正冬至为法元。壬寅年十一月冬至。 周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四二三三四四二。 太阳每日平行三千五百四十八秒,小馀三二九0八九七。 最卑岁行六十二秒,小馀九九七五。 最卑日行十分秒之一又七二四八。 本天橢圆大半径一千万,小半径九百九十九万八千五百七十一,小馀八五,两心差十六万九千。 宿度,乾隆十八年以前,用康熙壬子年表,十九年以后,用乾隆甲子年表,俱见天文志。 各省及蒙古、回部、两金川土司北极高度、东西偏度,见天文志。 黄赤大距二十三度二十九分。 最卑应八度七分三十二秒二十二微。 气应三十二日一二二五四。 宿应二十七日一二二五四。 宿名,乾隆十八年以前,同甲子元,十九年以后,易觜前参后,馀见甲子元法。 推日躔法求天正冬至,同甲子元法。 求平行,同甲子元法。 求实行,先求引数,同甲子元法。乃用平三角形,以二千万为一边,倍两心差为一边,引数为所夹之角,六宫内用内角,六宫外与全周相减用其馀。求得对倍两心差之角,倍之为橢圆界角。又以本天小半径为一率,大半径为二率,前所夹角正切为三率,求得四率为橢圆之正切,检表得度分秒。与引数相减,馀为橢圆差角。最卑前后各三宫与橢圆界角相加,最高前后各三宫与橢圆界角相减,自初宫为最卑后,以此顺计。为均数。置平行,以均数加减之,引数初宫至五宫为加,六宫至十一宫为减。得实行。 求宿度。 求纪日值宿。 求节气时刻。 求距纬度。 求日出入昼夜时刻。同甲子元法。 月离用数太阴每日平行四万七千四百三十五秒,小馀0二三四0八六。 最高每日平行四百零一秒,小馀0七0二二六。 正交每日平行一百九十秒,小馀六三八六三。 太阳最大均数六千九百七十三秒。 太阴最大一平均七百一十秒。 最高最大平均一千一百九十六秒。 正交最大平均五百七十秒。 太阳最高立方积一0五一五六二。 太阳高卑立方大较一0一四一0。 太阳在最高,太阴最大二平均二百一十四秒。 太阳在最卑,太阴最大二平均二百三十六秒。 太阴最大三平均四十七秒。 本天橢圆大半径一千万。 最大两心差六六七八二0。 最小两心差四三三一九0。 最高本轮半径五五0五0五,即中数两心差。 最高均轮半径一一七三一五。 太阳在最高,太阴最大二均一千九百九十四秒。 太阳在最卑,太阴最大二均二千二百三十一秒。 太阴最大三均一百四十五秒。 两最高相距一十度,两弦最大末均六十一秒。 相距二十度,两弦最大末均六十七秒。 相距三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七十六秒。 相距四十度,两弦最大末均八十八秒。 相距五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一百零三秒。 相距六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一百二十秒。 相距七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一百三十九秒。 相距八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一百五十九秒。 相距九十度,两弦最大末均一百八十秒。 正交本轮半径五十七分半。 正交均轮半径一分半。 最大黄白大距五度一十七分二十秒。 最小黄白大距四度五十九分三十五秒。 黄白大距中数五万八千五百零七秒半。 黄白大距半较五百三十二秒半。 最大交角加分一千零六十五秒。 最大距日加分一百六十三秒。 太阴平行应五宫二十六度二十七分四十八秒五十三微。 最高应八宫一度一十五分四十五秒三十八微。 正交应五宫二十二度五十七分三十七秒三十三微。馀见日躔。 推月离法求天正冬至,同甲子元法。 求太阴平行,同甲子元法。 求最高平行,同甲子元法求月孛行。 求正交平行,同甲子元法。 求用平行,以太阳最大均数为一率,太阴最大一平均为二率,本日太阳均数化秒为三率,求得四率为秒。收为分,后皆同。为太阴一平均。又以最高最大平均为二率,一率、三率同前。求得四率为本日最高平均。又以正交最大平均为二率,求得四率,为本日正交平均,随记其加减号。太阴正交与太阳相反,最高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