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95枪族详介 (第3/4页)
总体评价 81式枪族设计时,通过了严寒、酷暑、风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严格条件的考验,经过部队装备作战的实践,故障极少。在研制阶段浸水试验就做了26次,早期曾经出现过早发火、发射枪榴弹时机匣盖脱落、表尺自动跳码等问题,但都经过改进得到解决,但防腐性能仍需改善。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稳定,每次抽枪寿命试验,步枪在15,000发射弹过程中达到了无任何故障、无零部件裂纹、无任何功能失效的状况。 81式步枪在简化结构方面富有成效,例如自动机、发射机、机匣等都比56式冲锋枪简单。以机匣为例,同样是冲铆机匣,81式机匣的刚度、强度、制造工艺要好得多。机匣体由厚度1。5mm50钢板冲压而成,盒形断面,形状简单,两侧突出大筋增加了刚度,前部与节套铆接,中部有中衬铁支撑,后部有尾座固定,机匣的刚度、强度得到保证,使用和生产中没有变形。机匣的导轨、创造性的只用一层,在机匣体冲压时形成,取消了一般枪机匣上均具有的下导轨,方便了生产。 81式步枪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也不多,未要求安装光学瞄准具。连外观造型也没有独自的特点,有时国外就称其为81式ak,甚至影响了外贸出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因为在论证时已经给81式枪族定了位,就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只要求能够较快的试制投产,要对原有产品有较好的工艺经济性和继承性。经过近10年的生产考核,在当时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设计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但其工艺经济性也是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点。 81式自动步枪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750m/s 枪重:3。4kg/3。5kg 枪长:955mm(81)/730mm(81-1) 弹匣容量:30 有效射程:400m 2000m内具有杀伤力 95式自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命名为qbz95式5。8mm自动步枪(简称95式自动步枪)。该枪于1997年作为中国rmjfj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95式为无托结构步枪,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95式自动步枪与qbb95式5。8mm班用机枪(简称95式班用机枪)形成95式枪族。后来又增加了短枪管的qbz95b短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一般被简称为95式枪族。95式枪族及其他5。8mm口径班用枪族已装备作战部队。 研制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重小于3。5kg,机枪小于4。4kg,经过初设计,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难以达到指标。从系统出发必须加大减重力度,选择设计基础枪步枪为优化核心体,控制在3。2kg,机枪相应控制在4kg,才能得到全系统及系统内每项产品达到指标并保持先进的水平。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枪长不大于760mm(枪管长440mm)、机枪不大于840mm(枪管长520mm)。经过初设计,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况下,机枪的指标又最为紧张,因此,在全枪长上选班用机枪为优化核心体,优化指标定为840mm。全枪长又同枪管长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产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优化全枪长时,必须把选定的枪管长作为边界条件,在系统全枪长达标时,要使威力性能先进,是这项统筹的难点。 下表为全枪重系统筹划表: 指标要求策划指标实际达到 自动步枪≤3。5≤3。23。25 班用机枪≤4。4≤43。95 95式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班用机枪之间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上、下护手及上机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95式枪族在通过国家靶场的可靠性试验时,自动步枪故障率在0。4~0。6‰之间,班用机枪在0。1‰左右。 结构特点 95式自动步枪由枪管、导气装置、护盖、枪机、复进簧、击发机构、枪托、机匣和弹匣、瞄准装置、刺刀等11部分组成,还有一套附件。 95式自动步枪枪管内的枪瞠分为弹瞠和线瞠。弹瞠用以容纳枪弹,线瞠能使弹头在前进时作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枪口装置用来减小发射时枪口的跳动和火焰,并可作为榴弹发射器及刺刀连接座使用。 导气装置由气体调节器、活塞及活塞簧组成。气体调节器用以调节火药气体的大小,标有“0”“1”“2”的数字,分别表示闭气、小孔和大孔位置。通常装定在“1”上,当武器过脏来不及擦拭或在严寒条件下射击时装定在“2”上。发射枪榴弹时,必须转到“0”的位置,以防损坏枪内活动机件。活塞用以承受火药气体的压力,推动枪机向后。活塞簧用以使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护盖由上护盖与下护盖组成。上护盖上有提把,用以提枪前进。下护盖有握把、扳机护圈、小握把、护盖锁孔、挂合杆,主要用以cao持武器和射击。握把内为附件筒巢,用于容纳附件筒,前端小握把有通气孔,用以及时散热和冷却枪管。 枪机由机体和机头组成,用以送弹,闭锁、击发和退壳,并能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机体上有圆孔和导笋槽,用以容纳机头,并引导机头旋转进行闭锁和开锁,机体上还有解脱凸笋、机柄和复进簧巢。击针,用以撞击枪弹底火;拉壳钩,用以从膛内抓出弹壳(或枪弹)还有导笋、送弹凸笋、开闭锁凸笋、导槽和弹底巢。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 复进簧的作用是储存枪机、枪机框的部分后坐能量,以便赋予枪机、枪机框向前复进及完成推弹、抓弹、闭锁、解除不到位保险等所必需的能量。 击发机构由扳机、扳机拉杆、阻铁杠杆、击发阻铁、单发阻铁、不到位保险机、解脱杠杆、快慢机、击锤、击锤簧、击锤簧导杆、顶头及击发机座组成。用以控制待发、cao纵击发及保险。快慢机上的“0”、“1”、“2”分别为保险、单发和连发位置。 机匣用以容纳枪机,固定快慢机和弹匣。机匣外有弹匣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