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河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5页)

,站起来扔掉那把纸片。我对那些北方大地上的河感情深重,对那儿的空气水土和人民风俗,对那个苍茫淳朴的世界一往情深。我以为只要有一个精力饱满的晚上,只要四周一片寂静,那些东西就会像一片瀑布或者一股火焰一样直接喷到稿纸格子里。可是没有。不是它们在喷涌,而是我在拼命地挤。挤出来的全是些又干又瘦的瘪三儿。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决心结束这个话题:"不过,你等着,我会把它写出来的。"我还没去黑龙江呢,等我调查了黑龙江,我会把它写出来的。他开始观察眼前的这个姑娘,"怎么样,你一切都还好么?"

    "好什么,"她笑了笑,"我——"

    这时,门口一阵笑声和喧闹声打断了她的话。三个小伙子推开门,吵吵嚷嚷地走进了小屋。他连忙站起来,一边倒茶一边给她介绍:二宝、颜林、徐华北。颜林是抱着儿子来的;她坐了一会儿以后,就帮忙把那个胖儿子抱了过来。屋子里吵嚷声响成一片,他们谈着,提到了分配报到和报名考试的问题。

    "伙计,"颜林从眼镜里深思熟虑地盯着他,"你应当去那个宣传科报到。不报到是失策的,"接着,颜林口气陡然一变,威吓地说:"年轻人,难道你胆敢蔑视北京户口么?这户口,一张比一吨金子还贵哪!"

    二宝说:"算啦,报什么到。干脆咱们开个小酒铺,我也退职参加,而且,"他搔搔脑袋说,"我把录音机也搬来入伙,天天放咱们在新疆唱的那些知青歌。"

    徐华北赞同地说:"就这么干。咱们把酒铺安到沙滩,开在作家协会门口。文学酒铺。咱们给那伙作家讲故事,连故事带酒一块卖给他们。"

    二宝大喊起来:"太棒啦!咱们的啤酒一瓶卖一块!"

    颜林打了个呵欠:"什么时候开张呵?可得赶个礼拜六,我不用接孩子的时候。"

    接着他们乱嚷着吹起牛来:"我负责画广告:美酒加美的构思——每瓶收费一元,""二宝!你小子可不许偷酒喝!""颜林,干脆叫你老婆退职吧,叫她炒菜!""别考研究生啦,酒铺里再开个私塾,专门教怎么对付考试!""嘿!咱们这个酒铺把北京镇啦!"

    真有意思,这些人。她躲在角落里听着。北京可真是思想活跃呀,像这样的青年人不知有多少。她羡慕地望着他们。可是我一直没能遇上这样一群人,她烦恼地挥了挥手,像是驱开他们喷来的烟雾。怪不得,我在黄河边上遇见他时有种新鲜的感觉,原来他们都是这么快活、直爽和新鲜。

    她插不进他们的谈话。坐在一旁听着,尽管兴致很浓,她还是渐渐地感到了一丝孤独。黄河流域的采访和摄影任务已经结束啦,可是最叫人头痛的事正在迫近。她害怕面对那些人事关系,但她知道想发表作品,想参加影展,想叫那些摇头晃脑的权威点头又必须面对人事关系。她坐在角落里,似乎已经感到一只无形的巨手冷冰冰地按在了她的肩头上。

    要是能和这样的一群在一起,要是能有这样的一群做自己的支撑,该多好啊,她痴痴地想。等到天色渐黑,她才从遐思中醒来,依依不舍地随着那几个年轻人走了出去。

    这伙年轻人余兴未尽地、吵吵嚷嚷地走上华灯初上的街道。他两手插在裤袋里,和徐华北走在最后面。

    "你怎么样,华北?"他问道。

    "不怎么样,哪里比得上你,"徐华北微笑着,"大学文凭到了手,又为研究生的事儿发愁。"

    他没有说什么,在一株树旁停下来准备和客人们告别。

    "喂——"徐华北用下巴指了指那姑娘,"真漂亮呀,伙计。"他看见徐华北眼中的一丝嘲笑。

    "路上认识的。"他说。

    "我可真嫉妒你。"徐华北开了个玩笑。

    他默默地和徐华北告了别,又过去和另外几个人握了握手。电杆上的灯光泻过树影,地面上一片斑驳。他想起了关于准考证的事,心情不知为什么变得沉重起来。他又把双手插进裤兜,然后缓缓地朝自己家走去。

    他更加紧地工作。由于效率不高,翻译李希霍芬《中国》的事已经拖了很久,不过那篇充大人的所谓论文却写得很顺手。文章写完的第二天下午,他把稿子送到颜林父亲那里。他忐忑不安地坐在一旁,瞧着颜老头眯着眼睛读文章。后来颜林说他,当听见老头喊他的声音时,"脸都绿了"。

    "这篇文章我负责帮你转交柳先生,"老头宣布说,"柳老爱才如命,尽管你这篇文章有不少地方写得…写得很可笑,但是,"老头宣判似的说下去,"你显然应当属于我们地理学。"

    "颜叔叔,"他小心翼翼地问,"哪些地方,唔,写得可笑呢?"

    老头说,"你的描述很准确。结合方言的地理分析也很独到。但是你显然根本没有摸过第四纪地质学,你对黄土还很陌生。小伙子,你懂得什么叫‘黄土’吗?"

    他吓得没敢回答。虽然他也知道第四纪的黄土,知道"马兰黄土","离石黄土"等概念。

    颜老头嘿嘿笑了起来。"没关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搞人文地理的,而不是搞黄土地貌。你大胆地使用了一种人文科学的材料,而且眼光独到。而柳老,柳先生过去在英国牛津是学人类学出身的,我估计,他会看重你的。"

    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黄土!他的脑袋已经晕了,黄土!我连一点像样的地貌知识也没有。我连这么基本的东西也没掌握。他从以往对黄河以及湟水的了解中明白:自己的这一缺陷是严重的。他联想到自己对外语考试的那些宝贵经验。你一定会在考卷上大露马脚的,伙计,他责骂着自己,你会在那些基本的概念上踩响地雷,写下满篇错误的漂亮话。他脸色铁青,好不容易才顾全了对老头的礼貌。

    他当场从颜老头那儿抱走了一大捆书:科学院地质所编的《中国的黄土堆积》、一本出版年代虽然嫌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