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三不杀 (第1/2页)
第十一章 三不杀 方邪真动容道:“石断眉?” 顾佛影道:“正是‘断眉’石老幺。”他沉着地道“近年江湖上最可怕的一个‘老幺’。” 方邪真道:“武林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充字号、称一哥,什么大哥、老大,还有大大哥、大哥大、哥大大、大哥大大,据说石断眉却坚不允人叫他为大哥,他向称自己为老幺,但江湖上无人不知这位‘幺哥’才是大哥中的大哥、老大里的老大。”他叹了一口气道“为什么人总喜欢当老大,其实当老大有什么好?看起来好像抢风头、有特权、呼风唤雨、高人一等,可是倒下去比谁都彻底,风险比什么人都冒得多,而且死也比别人死得快!” 顾佛影温和地笑道:“人人都如此的事情,我们只能叫做天性,是没有办法扭转过来的。” 方邪真道:“而石断眉喜欢杀人,也是天性,改不了的。” 顾佛影道:“断眉杀人的手段,一向很恐怖,而且他有三不杀,这‘三不杀’可比他杀人还有名。” 方邪真眉毛一剔,道:“这个人一向嗜杀,也会有‘三不杀’?” “有。怎么没有?”顾佛影道“第一,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之下,他不杀。第二,一个人所熬受的痛苦还未能令他满意,他不杀。第三,凡给他强jianian过的女子,他不杀。” 顾佛影说一句“不杀”方邪真的脸色就一沉,沉到了第三次,惜惜在旁忍不住就幽幽一叹,因为她知道方邪真已经动了怒。 顾佛影继续道:“他的第一个不杀,是因为他喜欢暗算人,第二个不杀是因为他喜欢看人受尽苦楚才死去,第三个不杀是他要那些女子活着受苦、恨他、而又求死不能。”他摊摊手,表示无奈地道“其余的,不管老弱妇孺,贫病婴孩,一概照杀不误。” 方邪真皱了皱眉:“他是哪方面请来的人?” “妙手堂回家。”顾佛影微笑道“回家这名字可真不好叫,人人都以为是回家的回家,不知道是‘回家’的回家。” 他忽然记起什么才说似的道:“回家的独子,叫做回绝,这位无恶不作的小少爷,本来是被视为妙手堂香灯的继承人,但刚才已死于你手下。” 方邪真淡淡地道:“不要紧,反正,我已打算离开洛阳城。” 顾佛影讶道:“方少侠要到哪里去?” 方邪真道:“还不一定。” 顾佛影道:“城里这么热闹,难道你不想看了热闹才走?” 方邪真道:“我不喜欢热闹,因为在热闹里,总有麻烦和是非。” 顾佛影道:“可惜只要在有人的世界里,就会有麻烦和是非。” 方邪真道:“可是这城里的麻烦和是非似乎特别多。” 顾佛影道:“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三个人才会一起前来洛阳。” 方邪真道:“三个人?” 顾佛影道:“三个人。” 方邪真问:“还有一个是谁?” 顾佛影道:“不知道。” 方邪真吃了一惊。 刚才他听到七发大师,只觉得警惕,听到断眉也来了,算是动容,但从没有吃惊过。 直至他听到顾佛影说“不知道”三个字,他才有点吃惊。 ──连“顾盼神风”顾佛影也不知道而又要特别提起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方邪真皱眉道:“他没有名字?” 顾佛影立即道:“有。” 他说下去:“他现已住在和胜客栈二楼寅字房,在客簿上签了‘蔡旋钟’这名字。” ──顾佛影打听这人的名字,居然只能从他自己签填的客人名簿上知道的,可见这人的真实姓名,想必是无从打探。 方邪真双眉一蹙:“蔡旋钟?” 顾佛影目光一长,道:“怎么?” 方邪真道:“没听说过。” 顾佛影道:“我也是。” 方邪真道:“他可有甚么特征?” 顾佛影道:“年轻人,额上一颗灰痣。” 方邪真苦笑。 ──这世上年轻人可真不少,几乎每三人就有一个是十分年轻的,至于额上有痣,也不是甚么奇事,大多数人的脸上,总会有一两颗痣,不然,也会有疤斑或黑子,这也并不出奇。 顾佛影连这点都列为“特征”显然是因为找不到那人的真正“特征” 一个没有特征的人,也不容易找到他的缺点;同理,所以一个已经成名的人,比较好对付,因为他的性命比谁都宝贵,就算他可以不要命,也很少人可以不要面子。 未成名的人却不然。 他们可以同时不要命,也不要面子。 故此,已成名的剑客最怕与无名的刺客交手,因为成名的剑客已不能败,无名的刺客却是只求得手。 方邪真已感觉到“蔡旋钟”的侵略,甚至觉得“这个人”跟自己越来越相近,但也愈来愈逼近。 所以他问:“他使什么兵器?” 顾佛影道:“剑。” 方邪真问:“什么剑?” 顾佛影道:“九尺七寸长的剑。” 方邪真吃了一惊:“这么长的剑?” 顾佛影道:“所以动起剑来,十分的不方便,他要杀的人,必须在十尺以外,否则,一旦让对方冲近身前,就不容易回剑自守。” 方邪真喃喃地道:“通常这么长的剑,已经不是剑,而是枪、矛或戟…除非…莫非…” 顾佛影几乎竖起了耳朵:“除非什么?莫非什么?” 方邪真道:“你记不记得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时,以三年岁次丁已,命李斯聚当世五大铸剑师往北祗采铜,镌得二剑,名为“定秦”由丞相李斯亲刻小篆为志,以表秦之天下永定之意的事?” 顾佛影脸上已有了崇敬之色:“方少侠果真博学广识。当其时五大铸剑师只采得这块铜精,却无法把它铸成宝剑,只有苦求北邙山的奔鹿大师出手镌冶,奔鹿大师因顾念这五名剑师的族亲性命,便破例开炉冶剑,但得此二剑,各长三尺六寸,奔鹿大师一算气数,必须要采精铜镌冶第三把剑,剑长二尺五寸,三剑合一,天下始能定,并留下“大限剑”剑谱,希望秦世子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