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神雕_第六卷第二十九章论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第二十九章论剑 (第1/5页)

    第六卷第二十九章 论剑

    。第六卷第二十九章论剑

    ps:一个星期没有更新,先在这里跟书友们道个歉,原因一是我想将论剑一次性写完更新,二是这两天工作比较忙,三呢,这个月要参加职称考试,所以码字未免少了点,毕竟,饭碗重要。

    北丐方至,西毒已到。欧阳峰白衣钢杖,一如上次华山论剑之时,只是这杖头上却是少了当年的怪蛇。周伯通吐了吐舌头道:“老毒物,你不疯了么?恭喜你啊。”欧阳峰右手运力一插,将钢杖插入地中,冷冷道:“老夫五年来独居白驼山庄,于这门逆九阴的功夫有所小成,伯通兄身具九阴真经奇功,你我不妨较量一下,正、逆九阴倒底哪个强。”周伯通大喜道:“好啊,我生平最爱打架,既是如此,看招罢!”

    老顽童才不讲甚么江湖规矩,说打便打,二话不说已是抢上前去,发掌相击,掌风寒冽,出手正是九阴真经上的功夫。欧阳峰精神陡振,喝道:“来得好!”侧身举掌相抗,二人劲力交锋,身子大震,各自退开数步。二人皆是当世宗师,数十年未逢敌手,一身武功难有机会一展所长,此时心下皆是暗暗佩服,当下精神抖擞,各出绝招,斗在一处。

    洪七公是在场诸人中除周志重外,与欧阳峰最后交手之人,此时看二人比武,亦是目眩神迷。老顽童招式正中有奇,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而欧阳峰的蛤蟆功居然也练到了刚柔并济地地步,丝毫不处下风。二人武功均别出蹊径,各自开创了不同的武学境界。看到精深处,洪七公不由眉飞色舞,喝彩道:“好!”话语刚出,却听得亦有人喝彩道:“好!”身侧微风飒然,一人并肩而立,青袍玉箫。发须微风飘拂,正是东邪黄药师。

    洪七公大喜道:“黄老邪?多年不见。药兄风采如昔啊,这江湖五绝可就缺南帝了,段皇爷来了么?”黄药师微笑颔首,一灯大师的佛号已是遥空传至:“阿弥陀佛,有劳七兄挂念,老和尚身子坚朗的很。”但见峰后一袭僧袍拂动,一长眉老僧已是行将过来。正是一灯大师。洪七公笑道:“今日江湖五绝聚齐,再度华山论剑,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老叫化此生没有白活。”

    周志重赧然施礼道:“晚辈孟狼,与师祖他老人家相比天差地远,这‘中神通’名号实不敢当,如何能与各位前辈平坐较技?”一灯笑道:“周小友执着了,世间万物。讲究一个‘缘’字,你机缘巧合拜师成为全真弟子、入藏经阁研读道书而得先天功,如今又得‘中神通’美誉,焉知这不是王真人冥冥之中在指点你前行?既是有缘相聚,便要放下心中桎梏。老和尚是方外闲人,原本不愿参与这世间英雄争锋。只是禁不住七兄诸多劝说,后见锋兄一心武道,老衲甚佩,方才前来。今日只为切磋,不为名和利,周小友一身武功已直追当年的王真人,论武功你自然有此资格,倒不可妄自菲薄。”周志重诚然谢过。

    那厢二人已是渐渐斗出了真火,老顽童陡然长啸,身形忽的加快。已是使出了看家本领“双手互搏”分进合击,宛若两个老顽童一般。周志重看的心底暗自钦佩。老顽童显是这一月中又领悟了不少上乘武功地奥秘,今番出手比之上次在百花谷交手更是凌厉。欧阳峰促不及防,眼花缭乱之下,肩头剧痛,已是给老顽童戳了一指。好在他经验丰富,发觉不妙,立时移经转脉,老顽童的终南指法威力不如一阳指,方才没有受伤。眼见老顽童右指得手,左掌斜削对方右颈,欧阳峰却是来不及招架,周志重心中大惊,正欲上前相救,欧阳峰大叫一声,向后栽倒,倏地以手撑地,双足连环飞踢。这下变招极快,旁人尚以为欧阳峰中掌倒地,却不料他突施绝技反击。周伯通躲避不及“啪”地一声,左胁早着,身子腾腾后退数步方才拿桩站住。欧阳峰适才出脚仓促,未及用力,周伯通运气三匝,已将疼痛消去。二人电光火石间各中一招,仍是扯了个平手。

    二人方自站稳,已是各出绝技,欧阳峰身子微蹲,口中“咕”的大叫,双掌推出。老顽童神色凝重,知晓这蛤蟆功对付不易,足踏天罡七星步,双手斜推,阳掌在内、阴掌外迎,要以空明拳相对。二人此番出手已是倾全身功力作石破天惊一击,一招之间,生死立判。

    周志重见势不妙,与一灯大师对视一眼,抢上插在二人中间,左掌下压,右掌斜斜向上推出,这招是他自创“上善若水”功第四式同名招数,曾在漠北公孙止袭击时救了自己一命,掌分阴阳,达四两拨千斤之极至,威力非同小可。蛤蟆功的巨大力道撞上“呜呜”哨响中一分为二,轰然大震,掌风袭地,泥石纷飞,另一半掌力却是扶摇上天,卷起阵阵狂风。那厢一灯大师口宣佛号,扬手一指戳出。指风掌力激荡,一缕阳气将周伯通天下至柔的掌力化于无形。二人适才出招时已暗自后悔,只是势成骑虎、欲罢不能,如今一遇阻力自然立时借机收势。

    黄蓉笑道:“欧阳伯伯,老顽童,你们都已年迈,功力虽是愈发精纯,身子骨却不比当年,再斗将下去便不是切磋武功,而是以命相搏了。这华山论剑本是好事,若要为分出胜负而伤了和气,可就不值得了。”洪七公知黄蓉向来足智多谋,当下道:“蓉儿,你有甚么好办法?”黄蓉道:“以我之见,今日在场比武之人共有六位,除了周兄弟之外,其他五人皆上了年纪,彼此间比武以半个时辰为限,时辰一过即作平局论。”老顽童大叫道:“不好不好。我等武功均在伯仲之间,如此根本难分胜负,如此一来,岂不永难决出高下?”

    黄蓉道:“老顽童,你稍安勿躁,半个时辰为一局,沾衣即胜。六人循环交手。胜场多者自然为天下第一。”老顽童问道:“胜平如何计算?”黄蓉道:“胜一场等同于平三场,以此规则计算。便可决出胜者,若是斗过五轮仍是不分伯仲,则和气收场,再约期切磋便了。须知比武较技,互相印证为先,何须硬要分出高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六人皆是聪明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