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兼平寇元帅 (第1/2页)
第10章 兼平寇元帅 既如此,本藩便手书一份招安状,烦请少令公送往西北招降小女。”杨文广闻言大喜,对狱卒吩咐道:“速去取了笔墨纸砚来!”“不必!”李成遇说着,撕下自己的一扇囚衣,咬破了手指,用血写了一份招安状。 待血迹一干,便交给杨文广,道:“有劳少令公了。”杨文广将血书接了,谢过李成遇,又叫来典狱,吩咐酒rou菜肴,好生伺候李成遇,一日三顿,一顿都少不得,便带着杨文彪出了监室。 两人出了监室,路过瓮城之时,忽见几名狱卒,押着一名犯人出来,绑在瓮城墙角的一个木柱上,只见一名狱卒端了一个瓷碗,碗里盛了半碗墨汁。 另一名狱卒手里拿了一根细长的铁针,将针头在墨汁中浸了浸,往那囚犯的脸上刺字。杨文彪见了甚是稀奇,上前问道:“这是作甚?”狱卒见二人身份不凡,道:“公子,这人因杀死了邻里,被刑部定罪,发配北疆充军。 这不小人要在他脸上刺上刺印,待明日启程往北疆而去。”“哦?”杨文彪凑上前去,见狱卒们已将那刺印刺了一半,便用手指在那犯人脸上蹭了几下,问道“这刺印可是抹不去了?”狱卒笑道:“便是终身也抹不去了。当朝的狄大将军,也是犯了事,脸上被刺了印记,至今也没见洗去。” “哦…”杨文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快走!还得去向母帅缴令呢!”杨文广久在军中,自然见多了面刺之刑。 也不足为奇,拉着杨文彪就往外头走。两人出了天牢,不敢停留,回天波府向穆桂英献上李成遇的血书。 穆桂英看了看血书,令二人退下,又将焦玉唤到书房,道:“小将军,如今本帅已取到了二狼主李成遇的血书。军情紧急,将军当带了这份招安状,速速返回西北,去招降侬艳花。” 焦玉接过血书,心头大喜,辞别了穆桂英,也顾不得休息,策马从汴梁西门而出,直奔八宝城而去。 刚刚送走焦玉,穆桂英适才透了口气,忖道:“如今西北大局已定,再无后顾之忧。唯有江南贼乱未曾平息,待明日上奏天子,发大军征讨南唐,一举荡平,则天下可定。”在书案前坐定没多久。 忽又闻排风入内禀报:“夫人,府外高家二公子求见!”穆桂英很是疑惑,这二人奉旨搜查庞集逆党,干得风生水起,不知因何来见,但又因这两人乃是高家子弟,与天波府素有许多交集,便道:“快唤入伺候!”不一会。 但见高猛、高强二人大踏步地进了书房,见了穆桂英,急忙施礼道:“见过穆帅!”穆桂英问道:“不知二位小将,今日来寻本帅,所为何事?” 高猛、高强二人也不客套,直截了当地道:“穆帅,我等兄弟二人,奉旨搜查叛党一事。如今名册之上的逆党已皆尽伏法,唯独走脱了党魁庞集、黄文炳二人。”当年,庞集、黄文炳二人从汴梁城南门逃出,被穆桂英截住。 只因这二人以穆桂英在地下城的丑事相要挟,才放走了他们。这事穆桂英自然知晓,问道:“本帅已知这二人投奔了西夏,如今呼家大军正在征讨陇上,不日即可擒了党魁,班师回朝。不知二位还有何疑问?” 但听高强、高猛二人道:“穆元帅有所不知。当日末将奉了圣旨,一路循着二人奔逃的轨迹,追往山西。 在孟州一座客栈内将二人追上。末将本欲将此二人连同jianian妃庞多花擒拿归案,不料这几人甚是狡猾,竟冲破了重围,各自奔逃而去。庞集父女一路投奔西夏,自是不必多说。 那黄文炳却让我等兄弟拦住了去路,不得继续西行,只得暂时屈身于夷明山。如今山中贼势大盛,不少叛逃的逆党,多在山中栖身,以求来日,可投奔西夏!”“竟有此事?”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