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3 (第6/7页)
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仿佛连冷队长那张很少表情的面孔,也在烟雾缭绕中变得更加模糊、疏远、难以辨认了。 “你没走?” 凌队长问话时似乎并没有看他,他答了一声:“啊。” “坐吧。” 他坐下来,问:“您知道处决骆进财改在什么时候吗?法院得多久才能定得下来呢?” 没有回答。 他又说:“我刚才翻了一下刑事诉讼法,上面没有明文规定临刑暂缓的期限,不过总归也不能太长吧。” 凌队长抬起眼睛来,看着他,像有什么话难于启口似的。徐五四从来未想像过堂堂的凌见长也会有这样一副出语踌躇的神情,他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胆颤,说不清,也许因为他已经隐隐猜到这种踌躇意味着什么了。 “我估计,”凌队长的声音苍老得厉害“骆进财,大概是杀不了啦。” “怎么呢?”徐五四竭力控制着嗓子眼儿里的颤抖“怎么会呢?” “这案子的麻烦就出在捕人捕得太早了点,应该先留着他,通过侦查取点证据,然后再动手。可现在呢,直接证据没有,间接证据不全,口供,唯一能给间接证据一点生命的就是口供了。今天犯人临刑喊冤,等于全盘翻供,你想想…” 徐五四不愿患克制了,的,就是他杀的!”他放开嗓门儿,仿佛一定要把凌队长驳倒似的“我们在审讯中并没有使用违法手段,全是他自己把的,这您都知道! 如果他不是凶手,怎么能把现场情况和作案手段讲得那么准!” “我并没有说不是他杀的,可法律不排除偶然性。没有口供,其它证据又不充分,你就是把一千个可能性加起来,也不能等于一个肯定性。” “放,倒还不至于,可是杀,看来也不合适了。人头落地,万一错了…” 徐五四无话可说,而胸中的闷气,却一拱一拱地直往上顶,发不出来,又咽不下去,他直想摔个东西! “今天在看守所,你表现不错。” 凌队长沉沉地说了一句。徐五四当然领会,这是指他下午劝阻壮丽明这件事而说的。可他心里却别扭,在凌队长眼里,好象他天生就是个“愣头青”“没遮拦”今天没跟着壮丽明火上浇油,就算是“表现不错”了。他委屈!可这时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屋里真闷。他打开一扇窗子,远处大街上喧嚣的声狼扑面而来。他长长地呼了口气,像是要把胸中的郁闷一下全吐出去,看看表,七点了。他没心情再谈下去,低声问了一句: “您不回家?” 凌队长一动不动,好半天才答非所问地说: “最近,见着葛建元了吗?” “没见着,怎么啦?” “没什么,我是说,那件事你是做得对的,怪我不好,委屈你了。” 他万没想到凌队长会在这个时候如此郑重地向他表示歉意。进刑警队一年多了,他从来没见过凌队长向谁这么认真地道过歉、,这二瞬间,他甚至后悔当初那么尖锐强硬地顶撞队长,如今人家冲他一低头,你反要觉着欠了什么情分了。人啊,也许都这样儿。一夕之间,一念之间,可以干戈玉帛。 他把头低下来,又摇了摇“这事也怪我,可能当初没把审马有利的详细情况跟您说清楚。” “不,不怪你,”凌队长却用一种复杂得难以捉摸的眼光看着他,说了一句他意想不到的话:“我一直是清楚的,我只是,太性急了。” 啊——?徐五四的瞳孔都吃惊得放大了,葛建元构不成窝赃罪,难道凌队长一直是清楚的?他为什么?一个老公安人员,为什么要这样!这仅仅是性急的问题吗? 五四身上冒汗了。 凌队长还是那个不动声色的面孔,默默站起来,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卷材料来。 “要不是天天忙骆进财这个案子,我早想把这些材料给你看看了。” 卷宗皮里的材料厚厚的,没有装订。 “这就是葛建元从1979年开始,三次涉嫌犯罪的材料。三次,都是证据不全,不了了之了。” 凌队长一字一顿地说着,仿佛这几句话有许多分量似的。徐五四的声音也不由得放沉重了。 “您上次说的房修公司的盗窃案…” “那是最近的一次。房修公司俱乐部的二十英寸彩色电视机被窃。彩电是美国货,一个华侨送的,国内没有进口这种彩电。案发后的第三天,有两个房修公司的工人偶然到葛建元家串门,无意中发现那台彩电就在他的床底下藏着,型号、新旧,一点不错,回去向保卫干部汇报了。可保卫干部没有找我们就冒冒失失地向葛建元追问这件事,葛建元当然不会承认,说那彩电是他一个朋友卖给他的,这个朋友,就是马有利!” “嗅!”徐五四禁不住叫出声来。 ‘哪个机会很可惜,如果保卫干部及时向我们报案,我们及时采取措施的话,很可能在葛建元家里人赃俱获。可是保卫干部到第二天才找到马有利核对情况,一切都晚了,葛建元有充分时间同马有利串供,所以马有利一口承认电视机是他以一千元的价格卖给葛建元的。” “这不是美国货吗?应该问马有利是从哪儿搞来的!” “这还不好编,在东单信托商店旁边的胡同里,从一个陌生人手上买的。” “那么电视机呢?叫葛建元拿出来让人认认。” “还是在东单信托商店的胡同里,葛建元又把它卖给另一个陌生人了。” “这简直是哄孩子!” “对了,他们撒谎并不高明,可对法律来讲,就是再蠢的谎言,也要靠证据来推翻它,证据呢?没有。” “盗窃现场没有勘查吗?” “俱乐部的大门平时是不锁的,谁都能进去,葛建元做为房修公司的职工,有正当进出的理由,所以,现场没有勘查的价值。” 徐五四目瞪口呆地听着。 “还有,大前年有人在葛建元的衣服兜里找烟抽,却翻出了一个吓人一跳的存折来,多少?一万!他一个普通三级工,哪儿发的横财?我们查了一段,没有线索;想去银行查实,人家有为客户保密的规定,没有确凿证据不给查;仅凭一个人的揭发检举,我们又木能采取任何动作;而且你也知道,咱们人力有限,在一个案子上耗不起太长的时间,结果最后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