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中华_第八章百家争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百家争鸣 (第2/3页)

后长长的叹气说:“天高任鸟飞。”心中想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李健正为北美援军指挥官人选的事情烦恼。有人送来了总理王韬的一封信。李健纳闷总理有事可以给自己电报为何要写信呢?他拆开信一看原来总理反对派张威或者汉斯回北美指挥全局。他觉得最为合适也最应该回去的人正是李健。信中说张威回去军事上最为妥当因为他是最好的将军可以和美军将军格兰特较量。另外他在唐城做过军校校长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信这对指挥军队和提高军队士气很有帮助。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他更不能回去。这不单单因为他和汤姆之间可能会生对立。正如他一贯的主张战争太重要了不能全交给将军们。

    派汉斯回去危害更大不仅仅因为他不懂军事以汉斯在北美的地位如果他来指挥全局各方面的反弹更大他需要树立威信可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王韬委婉的批评李健对汉斯太过感情用事。他理解李健对汉斯的关爱可是这么重大的事情是不能感情用事的。其实王韬有话没有全部说出来派汉斯回去可以很好的制衡红军内部的权利但这种制衡是短视的有害的。

    最后他说了让李健回北美的原因。远望将来中国必将会成为一个横跨太平洋的疆域辽阔的级大国。但是问题是如何维护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种族不同宗教对立的国家。国家和民族的融合与稳定不但需要好的政策还需要时间人民需要时间来认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同时最为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象征一个偶像一个英雄这样才会加剧人民的认同感。除了避免有人成为一方诸侯势力作大。还要防备其他各种原因出现分裂。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不是分裂了出去成为美国了吗?要尽量避免重蹈覆辙。也许从长远看这并非完美之策因为健全的国家制度应该是人服从政策的法律高于一切。但是现在是国家初建的非常时期应该用非常之策。李健正值壮年有足够的时间来尽量长的维系和培养这种国家认同。

    他也说了这样做的害处那就是无限的权利和不可侵犯的威信会让人丧失健全的人格。古往今来。封建帝王鲜有人格健全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让他以为自己是最接近神的人而权力必然使人变质任意妄为。为了统驭臣民难免猜忌多疑没有帝王能够例外。秦皇、汉武顶多是能够年轻时人格健全年老时无不堕入猜忌多疑滥杀无辜。他对李健有信心李健和那些帝王们不同认为李健有能力把握自己和国家的命运。毕竟还有一套很好的制度在制约他。

    不管怎么样大中华民族的实现需要一个英雄现在能这么去做的只有一个人就是李健。

    李健自1859年离开唐城就再也没能回去过如今那里已经有百万人口地域扩大不知几十倍当年李健在北美唐城的威望和声名已经大不如以前。现在中国本土太平洋西岸马上就要平定李健的声名已经响彻神州。李健是时候回北美再建丰功伟业救唐城于危难福泽万民让北美永归中华。这样唐城才不会从大中华中分离至少在李健有生之年不会。

    读了王韬的长信李健豁然开朗。是啊!他也想念唐城了。那里有他创业的艰辛有他成功的喜悦。那辉煌的岁月在他脑海中如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

    李健对北美的决定也有了他否决了张威回唐城的请求同意汉斯回去并批准了汉斯的计划。但是汉斯只作为北美援军指挥的身份回北美其他的以后再作决定。这样的决定平复了军队将军们的反对避免了北美人事变动的副作用也为自己日后回北美打下基础。

    二天后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总理王韬的文章《帝王的两个身体》。

    文章先阐明一个观点我们的时代需要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但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都会有两个身体其一是自然身体和其他所有人一样这一身体是又有一系列自然成分所组成出于这种身体状态之中时他和一样也有感情也面临着死亡;另外一种是政治身体出于这种状态时所有成员均臣服他的他和他的臣民一起构成了身体它为头其他臣民为躯干。和自然身体不同政治身体不受漏*点支配也不怕恐惧死亡。奥古斯丁在其《论神圣的公民权》中说所谓国民就是按照共同的法律和共同的利益组织起来由众多人所构成的一个身体但是没有头那么这种国民便不能被称之为身体;在自然身体中被斩之后的身体只能称作躯干同样在政治身体(国家)的观念里缺乏头(脑)的共同体不能称为身体。

    在古代封建帝王就是这个头可惜的是封建社会没有法律约束帝王帝王高于法律只有传统、先例和道德构成巨大的约束。所以封建帝王鲜有人格健全的老百姓印象最深的帝王恐怕是李世民了觉得李世民非常亲切。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封建帝王之中数李世民的人格最为健全。

    人格最健全的人就是最有德行的最不受感情支配的人。李世民人格的健全可以从他与臣子的关系以及他的以仁爱之心对待夷族的作为中看出。李世民承认自己对臣子和夷族有父性之爱。魏征感慨他们有李世民作君王是三生有幸。从魏征的这一判断中可以读出饱含沧桑的历史悲剧感:圣人王的出现是极为偶然的上下五千年才有一个李世民其在位也仅仅不过二十三年。所以我们不能依赖这样一位圣人王的出现。

    历史的吊诡在于暴君、昏君和明君之间距离其实并不遥远。人们现李世民和隋炀帝杨广相比有着惊人的类似:两人都是次子都有战功在身都有战功在身都聪明绝顶名震中外都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夺取皇位都成功地在东北亚建立了军事霸权赢得各族人民拥戴被尊为天可汗或者圣人可汗。最后这二人一个身败名裂另一个却被后代奉为千古明君

    儒家认为政治身体必须是理性的免于感情的支配所以儒家根本不担心帝王会做错事会用无上的权力为非作歹。帝王的自然身体与政治身体合二为一而自然身体肯定是非理性的而道德根本无法克制住感情所以只有道德约束没有法律来禁锢帝王的自然身体是极度危险的。有法治的苛政比没有成文法的仁政更为可取因为前者还可以避害趋利的空间而后者在非理性的帝王身体统治下可以说根本无从确定何处可以逃避。即使帝王有道德他们的道德也是极为不确定的英明帝王的理性会多一点还在襁褓中的帝王只会给予民众屎和尿。

    我们不能赞同这样把整个国家的命运和正义寄托在一个不确定性的rou身之上也不能心甘情愿屈从于这种难以忍受的野蛮和恐怖。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