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中华_第24章八侠结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八侠结义 (第2/3页)

的是一个很年轻的朝廷下级军官看年纪2o不到长得一表人才。他身后还有几个精神抖擞的壮汉其中一个自己认识。他叫李凤岗江湖上人称“双刀”李凤岗颇有侠义之名。沧州盛兴镖局掌门人回族人早年参加过太平军。南方革命一起李风岗向往南方新政前往投奔。当时李健正准备筹建特种大队由于他武功高强经6斌推荐到特种大队任武术教官所以和郑思奇相识。特种大队成军后6斌命他回河北广泛联络武林侠义人士。

    其他人郑思奇并不认识。

    虽然郑思奇认识李凤岗还是要互通暗语。那个年轻人冲着郑思奇一抱拳:

    “天网盖地虎。”

    郑思奇回答:

    “宝塔镇河妖。”

    “同志驱鞑虏。”

    “革命兴中华。”

    对完暗语众人都像兄弟一般握手言欢。

    那年轻军官自我介绍说:“郑队长小子早就如雷贯耳。在下李福明6长官交待我在此迎接大驾。”

    郑思奇抱拳回应:“哪里哪里福明兄弟名气响得很年纪轻轻就成了武状元。我在广州早有耳闻。”

    李福明不屑的说:“要不是6长官交待为了弄这一身官服好打入天津新军谁稀罕他什么武状元。”

    接着李福明给郑思奇介绍其他壮汉。

    第一个陈善。刀技称绝又精擒拿点xue之术江湖人称“赛胜英”沧州孙庄人。

    第二个霍恩弟。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天津静海人。

    第三个黄四海。八极拳第四代传人。沧州人。

    第四个王福宏。人长得极其壮实江湖绰号“粗胳膊王”也是沧州人。

    第五个王子斌。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只有19岁是李凤岗的爱徒。因为他是李凤岗的第五个徒弟又善使大刀所以别人都叫他大刀王五。

    这边郑思奇给众人介绍高一龙等人。

    大家都相互认识了李福明领着众人进天津城。守门的军士大都认得李福明所以没有人盘问他们。

    进了城里一行人到李福明家中休息。此时李福明才对郑思奇说:“郑大哥你们今夜就在我家里休息明天李凤岗他们六个随你一起去北京一切我已经安排妥当等到了北京薛福保他们会接应你们。”

    李凤岗对郑思奇说:“我等受6长官委托听候郑队长差遣。”

    郑思奇知道李凤岗这些人都是河北武林响当当的人物是6斌特地为这次行动准备的精英而且自己心中很崇拜他们高的武艺所以丝毫不敢怠慢。他客气的说:“郑某才艺粗浅加之我和一龙他们久居南方不习北方地理人情到了这里就和瞎子无二还望李凤岗大侠及各位大侠多多照应才是。”

    李凤岗他们自然还是客套了一番李福明招呼他们:“我看各位还是先入席大家边吃边谈。”于是众人分宾主落座入席不一会气氛就热烈起来。郑思奇、高一龙为人豪爽颇有江湖人的气度和李凤岗、陈善他们正好意气相投相互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由于李凤岗他们大多是河北沧州人加上武艺群郑思奇赞叹道:“燕赵多慷慨之士这话一点都不假今天我算是三生有幸竟然一下子结识了这么多江湖侠士。”

    霍恩弟说:“别看我们都是习武出生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如今朝廷腐败对洋人卑躬屈膝令人痛恶。而南方革命深得人心李健虎门销烟更是长了国人的志气实在是我中华之幸。我们能为之效命万死不辞。”

    高一龙说:“哪里!我是陕西人也是习武出生早听说河北武林豪杰都是中华之栋梁。不是有俗语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吗?”

    八极拳传人黄四海听高一龙这么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嘴上当然要客气几句“陈善、霍恩弟兄弟的燕青拳也是名震八方蒙江湖上朋友错爱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李凤岗对高一龙说:“等你们到了北京就可以见到太极门的人了他们也是我们的革命战友。杨氏兄弟的太极拳早就名满北京了。”

    高一龙又问:“福明兄弟不和我们一起去北京吗?”

    李福明满是羡慕的说:“小弟没有各位好福气可以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必须在这里接应不日即将到来的红军。走不开呀。”

    壮汉王福宏兴奋的说:“当年真理教也是联络了河北武林好汉进北京城捉狗皇帝可惜功败垂成。今天我们计划周详必然会成功的。那真是我们一生的快意之事啊。”

    王五好奇的问郑思奇:“郑哥你说慈禧那贱妇会离开北京吗?”

    “一定会的倒时我们兄弟可以去紫禁城耍耍啦。”

    大家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谈开了除了说些京城轶事南方革命的事情还热烈的相互切磋武技。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