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_第十六章血浓血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血浓血薄 (第2/3页)

冷静,家康仁至义尽地照顾秀赖的苦心,必会令其明白。京极氏和六角氏虽然均为近江源氏佐佐木一族的后裔,不过在高次之父高吉时,松丸夫人之父被浅井长政夺了领地,高次幼年时流离失所,无比辛酸。自从松丸夫人成为秀吉爱妾,淀夫人的meimei嫁与高次以后,高次始得到秀吉庇护,京极一门亦渐渐复兴。

    京极一族应该对此心中有数。阿江与夫人对此亦甚是清楚,方才设此一计。

    正成照例喝了冷酒、吃了具足饼后便退下了。事不宜迟,正月里可借“拜年”之名,做许多大事。

    阿江与夫人立刻叫来民部卿局,命令她准备出门“辛苦你一趟,去京城西洞院拜年。”

    民部卿局一听,就知是要让她去看望京极遗孀常高院。京极家那位夫人每年年初,亦会郑重其事派人来看望meimei阿江与夫人。

    “你去常高院处。又是一年了,孝也满了,她成了寡妇,一定颇为寂寞,安慰安慰她吧。”说完这鉴客气话,阿江与才把真意明明白白说给民部卿局。不过民部卿局看似很是为难。她已认定,丰臣和德川根本不会消除芥蒂。

    乱世仿佛就在昨日——人人用尽心计,父子兄弟无不互相提防,偌多人尚未适应太平。我若也是没落大名的遗孀,想必也会疑窦丛生。阿江与暗想,她的第二任丈夫、秀吉养子丹波少将秀胜亡故时,觉得自己一生仿佛就此完结了。人生即如炼狱,一生都将受到诅咒。第三任丈夫死后,她被强行嫁给比她年轻的秀忠——那时她几乎绝望。然而这桩姻缘,却令她枯木逢春。

    刚开始时,阿江与亦一片茫然,心若死灰。但自生了儿子竹千代和国松丸以后,她的心思立时改变了。家康时常挂在嘴边的“神佛”似的确存在。她先前遭遇的种种不幸,都是人生磨炼。过了那扇门,再回头看去,发现先前所历其实皆是幸运的前兆。

    那时开始,阿江与夫人开始真正亲近家康,尊敬家康。家康也是多受磨炼之人。对秀忠,她也重新认真思量。以前,她对男人的放纵甚是痛恨,恨不能把男人的手脚都捆起来。不过,现在她亦开始尊重秀忠。她意识到,秀忠不娶侧室,并非畏惧她。

    家康决定以儒道教化天下,秀忠也严格实践。“父亲心愿若得以实现,日本将成为东海君子之国。让人人都成圣人,这想法即如神佛之言。我不如父亲,故我当严格遵照父亲吩咐。”秀忠的这些话,牢牢刻在她心里。自那以后,她心思起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阿江与暗下决心:定要让淀夫人明白家康的良苦用心。

    “也许淀夫人会做出将军进京时那样的事。”阿江与夫人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写给常高院的书函,方交给民部卿局,提醒道“世人因此添油加醋,说江户与大坂不和,纯属子虚乌有。”

    民部卿局不答。

    “你想想,”阿江与夫人爽朗地笑了“若我们两家不和,只会令世人笑话,我们姐妹也丢脸。我亦常这般对常高院与松丸夫人说。”

    “是。”

    “我和两个jiejie,当初从越前北庄逃出时,都直叹自己命薄…”

    “是,今日想来,还令人伤怀…”

    “但我们姐妹生的儿子一个要做摄政关白,一个要做将军,共同负起天下重任,这又是何等幸运的事啊!”“是。”

    “你说淀夫人会不会这样想?”

    “是。不…虽然认为如此,但…上次将军进京,便发生了不快。”

    “呵呵,你不能总这样想。对方误会,就要把误会解开。”

    “是。”

    “我不能亲自去说服她。常高院和松丸夫人会带你去,你只要告诉常高院即可。我以前也不喜欢大御所大人,冷冷的…其实不然。人都在不断成长,大御所大人对此甚是清楚,他知我早晚会明白过来,故一直等着。如今,他连教导孩子的心得都写下来给了我。”

    “大御所大人…”

    “你要让常高院也明白这些。大御所大人最近老了许多,对我们的教训都将成为遗言。今年他想见见秀赖,想看看秀赖长成什么样子了。若能进京,希望能高高兴兴见面。倘若能见到淀夫人,大御所大人不知多快慰。就这样说吧。”说着说着,阿江与夫人眼中蓄满泪水。

    “大御所大人若怨恨秀赖,为何特意把忠辉派去大坂?他自然希望,jiejie和她周围的人能够醒悟。我身边几曾有过如此宽大之人啊!我如今方明白过来。”

    阿江与夫人一番恳切的言语,听得民部卿局也流下泪来“明白。人不会一成不变。静静等待对方成长,这真是神佛一般的心思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