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倚红拥翠 (第2/4页)
在座的有堺港奉行的同心、长安的一个幕僚和从石见带来的半兵卫几人,还有演奏大鼓、小鼓、月琴和笛子的男艺人,外加十几个妓女。 “再热闹些!怎生和深更半夜一样安静?来来,喝,喝!” 此时入夜未久。从窗户看出去,暮色中若隐若现的渔火、泊船上的灯光,以及戎岛灯塔的光芒,随着海上夜色的加重,灯火愈发明亮起来。 女侍进来,不停地和正在同妓女喝酒的同心咬耳朵。同心点头不已,东倒西歪走到长安面前,半说笑道:“在下有事要和总代官大人说。” “总代官大人?哈哈!今晚就叫我老爷吧,老爷我被石见和佐渡的金银之气弄得虚弱了许多啊。哈哈,要是不常把身上的铜臭洗一洗啊,气都喘不上来了!” “是,老爷。” “何事?” “来了一位明石扫部大人先前的家臣,带着长崎奉行长谷川左兵卫藤广大人的书函。该怎生处理?” “长崎奉行介绍?” “正是。” “既然得太郎冠者长崎奉行的照顾,恐与大御所爱妾阿奈津夫人之兄关系匪浅。”长安离开千岁的膝头,站起身来,完全如个狂言师,手舞足蹈,狂态毕露。 长安本就贪玩。加之最近的金银开采量远远超出预期,他的收入便也翻了几番竟常常大言不惭在妓女们面前说笑道:“方今天下最富有之人啊,除了将军大人和大坂城主,便是我!”他从白天喝到现在,马上就要醉倒,可一听说有客人来访,竟立刻兴奋起来。 “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可慢待,你且把这话给我好生传下去!” “明白。” 看着同心摇摇晃晃走了出去,长安豪迈地大笑起来“哈哈!一下子就清醒了!既然来人和大御所爱妾有些干系,就当再叫几个女人!咚一呛——次郎冠者听啊——令——” “在!大人!”长安的幕僚哼着狂言唱腔走上前来。 “有劳你,去乳守官附近,找一个漂亮些的女人来!” “明白!”幕僚恭恭敬敬施了一礼,正了正身姿,衣襟扫过榻榻米,退了出去。 “哈哈!愈发有趣了。千岁!” “嗳,大人?” “我的记性一直甚好,可现在竟突然把这客人的名字给忘了。客人叫什么来着?” “呵呵!大人还没问过客人的名字呢。” “怪不得我想不起来!你们说,不问怎能知道别人的名字呢?” 此时,隔扇被推开,一个女人走了进来,道:“是啊,我可想不起那个名字。” 长安愣了一下,看着来人,然而烛光摇曳,他的醉眼已看不清女人的长相。“嗬,还挺水灵的。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子阿幸。” “阿幸?好似在哪儿听过啊。”长安嘟哝着“不对啊,客人当是个男子,要不也不会特意差人去寻漂亮女子,是吧,千岁?” “是,老爷。” “客人确是说从长崎来的?” “从长崎…倒未说清楚。” “到底是从何处来的?” “这…怕是从天上来的吧。” “天上?那可不行!天上的客人有时会送来红头发、蓝眼睛的女人,那可怎生使得!”长安似想起了伊达政宗身边的碧眼侍妾,突然缩了缩脑袋,一副颇为害怕的样子。 这时,同心领着客人走了进来“客人来了。” 同心禀报的时候,长安清醒了些。他有几分想起了伊达政宗和索德罗,人立时变得谨慎起来,严肃地上下打量了一番来客。只这一瞥,他又变回了那个吃过很多苦头才走到今日的大久保长安。 “听说乃是长谷川大人介绍你来的?” “是,此处有一封书函。”来人年方二十五六,容貌俊美,谈吐文雅,像个生意人。 “你原来真是明石扫部手下?” “这…是。但小人职责实际与军务无涉,小人如今专门负责从堺港到长崎的船务。” “哈哈!这么说来,你和我一样,太平时还有些用处,打起仗来就一无是处了。” “呃…是,是有那样的说法。” 长安从同心手中接过书函,边看边问:“你信洋教?”他似漫不经心,实则在认真观察对方的反应。 对方似是吃了一惊,道:“大人知道?” “哪能不知!每次看到胸前挂着十字架的人,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 “这么说,总代官大人您也信奉…” “不,那倒不是。总的说来,洋教徒对自己很是严谨。” “惭愧。小人名桑田与平,信函上也写着。” “是写着。不过只有名字,未说何事。喝酒之前,先说说此行的目的吧。” “多谢大人。”桑田身子有些僵硬,施了一礼道“乃是关于生丝的生意…小人想获生丝进口之权。” “哦?那可找错人了。我只管金矿。” “在下对此甚为清楚。” “那还来找我谈生丝?” “小人看出,获生丝进口之权的人,都非洋教徒。” “哦,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大御所和将军大人各有信奉,大家也知,这情形和太阁时可不一样。” “非也。小人想,与其说大御所身边的人厌恨洋教,不如说乃是有人不喜欢耶稣派、弗兰西斯派和多米尼加派。” 长安摇了摇头,戒心益甚。果然,他们都对三浦按针不满。他遂道:“我可明白地说,无那等事。真不明人怎会有这种念头…” 桑田好像相信了长安真的对此一无所知。他略放松了些,轻轻吁了一口气,表情严肃地跪坐下“其实,洋教国家也分两种。” “哦?这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开始时,众人都信天主教,后来出现了所谓清教徒,形成了实行新教教义的国家,信奉新旧两教的国家,不断在欧罗巴燃起战火。” “你倒是清楚得很。” “是。日本有人原本信奉天主教,也就是旧教。新教的船只在庆长五年时第一次进入我国。” “船?”长安假装糊涂。 “就是三浦按针乘坐的博爱号。” “哦,对,三浦按针,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