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_第五章初见端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初见端倪 (第3/5页)

,但语气十分明确坚决。“我喜欢的事情,我就要坚持到底!”

    接着她就什么都不说了。我们默默地把厨房收拾好,走到客厅。温mama在平静地看电视,看不出情绪低落的样子。她留李燕再坐坐,李燕笑着婉拒了,说她溜了一下午号,得去干点儿活。温mama让我送送李燕,我依言将李燕送出了院门。

    在门口,李燕站住了。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看着我说:“你要是讨厌我这个人本身,我就不纠缠你了;可我知道,你是拒绝所有的女人,那我就不会放过你。我现在,就是喜欢你。可能有一天,你老是对我不好,我的喜欢也会慢慢冷了;但现在我喜欢,我就不会假装对你无所谓。秦阳平,你听懂我的话了吗?”

    说完,她并不等我回答,转身快步向前走。越走越快,后来成了小跑,一直跑到巷口那辆白色本田车前才停下来,上了车。又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坐了一会儿,开车离去。我站在原地,看着车影消失了很久,才返回院子。

    “阿平,”温mama眼睛看着电视,问我“这个姑娘,挺喜欢你的吧?”

    我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摇摇头。

    温mama转过脸,察看了一下我的脸色,心平气和地说:“她下午来,说是你小时候的邻居,起先我觉得有点儿奇怪,但后来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阿平,难为她一片苦心,阿郁又走了那么久…你不像我,我已经老了,你要走的路可还长着呢;就是阿郁有知,她也希望你开始面对新生活呀…”

    原来温mama早就揣摩出了内情。她还是打电话让我回来见李燕。我想,她是担心我太孤寂了。可是我能怎么样呢?我经过了这些年才知道,原来对一个人的思念,看似无形无迹,却是那么无孔不入、如影随形,令人无可奈何,难以摆脱。

    2

    有了岳琳的支持,对晶华大酒店的调查就比较有底气了。然而这也只是从我们这个角度看,自然不能让晶华的人了解内情。我们是以不引人注目的理由为调查做解释的。和我最初独自进行的工作类似,这一次的调查仍然艰难,但毕竟不再是孤军作战,最终还是取得了一些线索。

    分别有两位酒店员工向我们证实,5月24日那天晚上(即那个神秘报警电话出现的前一天),酒店里确实发生了一起“纠纷”有一位酒店的常客可能在那场“纠纷”中受伤了。那人姓陆。我相信向我们袒露实情的两名员工,内心里一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们再三请求我们,别把他们作证的情况透露给酒店知道。我们没有问出他们有如此顾虑的真实原因,却可以作出大致的想像。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渐渐笼罩在我们心头。

    相应的实证是:在对酒店客房的仔细检查后,我们发现,306的地毯与其他房间的地毯相比,明显是新换过的;同时我们还在306房间隐蔽的床脚处发现了少量血迹,并已取得血样。如果单单是这两点孤立来看,或许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与那个神秘报警电话的内容结合起来看,这就是极有力的物证。

    由于手头拿到了比较有分量的证据,我们依法对晶华大酒店的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主要的对像是酒店保安部经理赵东来,以及酒店老总李安民。这两人在起初都是一致的态度,对酒店曾发生过“流血事件”的指控坚决否认;但当我们一一罗列我们的调查结果时,两人的态度向不同方向发生了转化。赵东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耍起了无赖。而李安民呢,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选择了有利于己的退让回答。

    “噢…”他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仿佛恍然大悟似地“你们说的是那事儿啊?嗨,那真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儿,我们这么大的酒店,工作那么多,这种小事儿我哪儿能都记着?就是有个客人喝多了点儿,心里不痛快,吹毛求疵,和服务员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们的人很快就把这事儿给解决了呀!”

    “什么样的‘小矛盾’?”我们追问。

    “没什么,真没什么…”李安民含糊其辞“就是双方互相推搡了几下吧。那人酒喝多了,说话不克制,我们的服务员才…”

    “这人叫什么名字?”

    “名字?我…没什么印象了。这不过是小事嘛…”

    “据我们调查,这人姓陆。”

    “姓陆?”李安民一副患了失忆症的模样“这…客人太多,我不可能记着每个客人的名字吧。”

    “你们对住店客人没有登记吗?”

    “那人只不过来我们餐厅吃饭,又没住店,怎么会有记录?”李安民反问我们。

    “发生纠纷后,你们没有对客人做什么补偿?”

    “本来就是他理亏。酒醒以后,他就自己走了。”

    “和客人发生纠纷的服务员呢?我们想找他了解情况。”

    “出了这种事,服务员还能留?早开掉了。”李安民的回答滴水不露,谈话进行到这时,他已经逐渐镇定下来。

    那个姓陆的客人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暂且放下其他内容,主攻这个疑点。由于之前的调查一直有着掩人耳目的借口,可能还没有引起李安民他们太多的警惕。我们突如其来地抖出证据,令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李安民的话,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那个报警电话的内容。我们越来越确信,李安民所说的“小纠纷”很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案件,否则,他们的极力遮掩就令人奇怪了。

    我和李安民自多年前相识以来,第二次正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