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华珠上门提督的手段荐 (第1/5页)
【第七十一章】华珠上门,提督的手段 银杏奉上一杯茶:“那个叫翠屏的真可伶。” 年绛珠噗嗤笑了,哪儿有什么翠屏?不过是她随口一编,用来试探华珠的幌子。自打除夕从提督府回来后,华珠就魂不守舍的,她是过来人,哪儿看不出端倪?要说廖子承如果能跟华珠重修旧好也的确是一件大喜事儿,原先年家退掉廖子承的亲,转而定了李公子,无非是嫌贫爱富。眼下廖子承大有作为了,李公子也阴差阳错死了,年家巴不得把华珠洗干净了给廖子承送去。 “希望他们俩能有戏吧。” “四奶奶,您说什么?”声音太小,银杏没听清。 年绛珠端起小瓷碗,舀了一勺子红豆薏米粥:“没什么,就说希望四爷的孩子没事。”顿了顿,冷声道“上次是孔雀金钗,这次是吴mama,为了扳倒我,她当真什么幺蛾子都耍得出来!不过她也就那点儿能耐!有本事真把孩子给打了,再嫁祸到头上,兴许四爷会与闹一闹,连舍弃孩子的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跟我斗?” 提起晴儿,银杏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在林子里发现罗mama与刘管事的一幕,恶寒得想作呕。谁能想到,本来是搜吴mama的,居然搜到这么一桩大jianian情?还顺藤摸瓜地将罗mama多年的贪污史曝了出来。不仅如此,由老太太做主的一番大扫荡,几乎是将封氏的势力砍了一半。偏偏,封氏这会子不在府里,鞭长莫及,等回来时一切都将已成定局。 要说今儿的事是巧合,银杏觉得太巧了;可要说不是巧合,晴儿还能帮着四奶奶谋害罗mama?不,罗mama是晴儿的坚实靠山,晴儿没这么傻。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事儿,得从华珠肚兜儿被盗的那天说起。 肚兜被盗,巧儿怀疑秀云、香荷是窃贼,秀云却说晴儿是窃贼,因为她发现晴儿穿一件灰色斗篷鬼鬼祟祟地在清荷院与知辉院附近徘徊。华珠暗觉奇怪,便叫巧儿追上去一瞧究竟。谁知,巧儿没追到晴儿,反倒在小林子里窥视了罗mama与刘管事的jianian情。 回到屋里,巧儿的整张脸都涨成了猪肝色。她一未出阁的小姑娘,活生生地碰到一场立体春宫,一边羞涩、一边恶心、一边好奇地看完了。回到房里,她将此事禀报了华珠。华珠噗嗤笑了“所以我说,宅子里的水就是深,看起来多么老实巴交、多么朴素正派的人,背出主子竟干出这等活该被打死的事儿!给我好生盯着她!” 罗mama与刘管事的私会非常频繁,且一直在府东最偏僻的小林子里。掌握了这一规律的华珠想要算计他们就易如反掌了。但华珠也没准备这么快动手,谁让罗mama不知死活非得往枪口上撞,跟年绛珠说什么府里有煞星,要做法事去煞,转头便进了银杏屋子,叫银杏将扎了钢针又写了生辰八字的小人偶埋在华珠的院子里。她哪里知道银杏已经是华珠的人了? 华珠告诉年绛珠,自己想搭个葡萄架子,府里的工程事项素来由刘管事负责,届时等封氏带着*师回府,并从她院子里搜出小木偶时,她就抖出罗mama与刘管事的关系,反咬罗mama一口。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葡萄架子搭着搭着,晴儿出事了!余诗诗来清荷院说晴儿胃口不好,想叫吴mama过去做一顿福建菜。结果晚上就闹起了肚子。晴儿只是一个通房丫鬟,居然敢忽悠余诗诗找年绛珠要厨娘,要说没存点儿坏心思,华珠自己都觉得不可能。至于晴儿到底要怎么算计四房、或者算计四房的谁,华珠并不能完全肯定,但有一点,吴mama一定是个非常重要的证人。 所以,华珠把吴mama藏了起来。再回到知辉院,给刘管事的茶水里下了点儿药,再拜托刘管事把装着吴mama的箱子搬出府。有银子赚,刘管事何乐不为?而因为有他的担保,门房的人查也不查便让箱子出去了。吴mama为何非得躲在外边儿,主要是崔mama等人对府里的地形太熟悉了,估计一找一个准。 刘管事喝了催情药,yuhuo无处发泄,只得匆忙找上罗mama。这也是为何,余诗诗差人去请罗mama加入搜查队伍,却找不着罗mama的原因。后面的事,就水到渠成了。吴mama堂堂正正地从二进门走进来,奔向后山,摘了几个小蘑菇,又跑去了小林子。 这一切的一切,华珠真得感谢晴儿。 感谢她鬼鬼祟祟地来清荷院,帮助巧儿误打误撞发现了罗mama与刘管事的风流韵事。 也感谢她故意装病,给华珠的反击制造了一个比法事风波更完美的契机。 华珠真想给她颁发一枚荣誉勋章。 妞儿,太给力了! 如厕完毕,华珠慢悠悠地往穿堂方向走去,怕回了里屋又被年绛珠廖子承东廖子承西地问个不停,华珠觉得到湖边散散心。 刚走到门口,看见吴氏神色匆匆地迎面走来,眼眶红红的,看得出刚才哭过。 她闷着头,与华珠擦肩而过也没发现华珠。 华珠疑惑地眨了眨眼,侧身叫住她:“吴mama,你怎么了?” 吴氏一惊,转过身行了一礼:“表小姐!奴婢…奴婢没事!风大,迷了眼睛。” 风?一点儿风也没有啊。 华珠绕到她跟前,她低头,侧过身子,躲避华珠的视线。 华珠叹了口气:“谁欺负你了?告诉我。” 吴氏的心里淌过一丝涓涓暖流,这些年,自己碰到多少人啊,好的坏的普通的,但谁又拿正眼瞧过她呢?喉咙越发胀痛,吴氏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只笑着道:“奴婢没事,就是想起死去的儿子和丈夫了,有些心酸。” 华珠看着她隐忍泪水的模样,不知为何,心里也不大舒服,就拿出帕子递给她擦泪:“节哀。” 吴氏怕弄脏华珠的帕子,含泪躲开:“表小姐真是个好人。奴婢在建阳有个侄女儿,现在应该和您差不多大了。看见您,奴婢偶尔会想起她,觉得特亲切。” “你既然有侄女儿,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