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_卷四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二 (第3/6页)

帝喜以示祏曰:“得此复何所望。”及即位,迁守卫尉,将军如故。封安陆县侯,邑千户。祏祖遵,以后父赠金紫光禄大夫;父德邻,以帝舅亦赠光禄大夫。

    建武二年,迁右卫将军,掌甲仗廉察。四年,转太子詹事。祏以外戚亲要,势冠当时,远致饷遗,或取诸王第名书好物。然家行甚睦,待子侄有恩意。

    上寝疾,永泰元年,转祏为侍中、中书令,出入殿省。上崩,遗诏转右仆射,祏弟卫尉祀为侍中,敬皇后弟刘暄为卫尉。东昏即位,参掌选事。高宗虽顾命群公,而意寄多在祏兄弟。至是更直殿内,动止关谘。永元元年,领太子詹事。刘暄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祏兄弟与暄及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领军萧坦之六人,更日帖敕,时呼为“六贵”

    帝稍欲行意,孝嗣不能夺,坦之虽时有异同,而祏坚意执制,帝深忿之。帝失德既彰,祏议欲立江夏王宝玄。刘暄初为宝玄郢州行事,执事过刻。有人献马,宝玄欲看之,暄曰:“马何用看。”妃索煮肫,帐下谘暄,暄曰:“旦已煮鹅,不烦复此。”宝玄恚曰:“舅殊无《渭阳》之情。”暄闻之亦不悦。至是不同祏议,欲立建安王宝夤,密谋于遥光。遥光自以年长,属当鼎命,微旨劝祏。祏弟祀以少主难保,劝祏立遥光。暄以遥光若立,己失元舅之望,不肯同。故祏迟疑久不决。遥光大怒,遣左右黄昙庆于清溪桥道中刺杀暄,昙庆见暄部伍人多,不敢发。事觉,暄告祏谋,帝处分收祏兄弟。祀时直在内殿,疑有异,遣信报祏曰:“刘暄似有异谋,今作何计?”祏曰:“政当静以镇之耳。”俄而召祏入见,停中书省。初,直斋袁文旷以王敬则勋当封,祏执不与。帝使文旷取祏,以刀环筑其心曰:“复能夺我封否?”祏、祀同日见杀。

    祀字景昌,初为南郡王国常侍,历高祖骠骑东阁祭酒,秘书丞,晋安王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治下有宣尼庙,久废不脩,祀更开扫构立。

    祀弟禧,居丧早卒。有子廞,字伟卿,年十二,闻收至,谓家人曰:“伯既如此,无心独存。”赴井死。

    后帝于后堂骑马致适,顾谓左右曰:“江祏若在,我当复能骑此不?”

    暄字士穆,出身南阳国常侍。遥光起事,以讨暄为名。事平,暄迁领军将军,封平都县侯,千户。其年,又见杀。和帝中兴元年,赠祏卫将军,暄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祀散骑常侍、太常卿。

    史臣曰:士死知己,盖有生所共情,虽愚智之品有二,而逢迎之运唯一。夫怀可知之才,受知人之眄,无惭外物,此固天理,其犹藏在中心,衔恩念报。况乎义早蕃僚,道同遇合,逾越胜己,顾迈先流,弃子如遗,曾微旧德。使狗之喻,人致前讥,惭包疚心,我无其事。呜呼!陆机所以赋《豪士》也。

    赞曰:王萧提契,世祖基之。乐羊食子,里克无辞。江、刘后戚,明嗣是维。废兴异论,终用乖疑。

    译文

    王晏,字士彦,是琅邪临沂人。祖父王弘之,官通直常侍。父亲王普曜,官秘书监。王晏,在宋大明末年开始做临贺王国常侍,员外郎,巴陵王征北时板授参军,安成王抚军时板授刑狱,随着安成王府转任车骑。晋熙王刘燮任郢州时,王晏为安西主簿。世祖为长史,和王晏相投合。王府转官镇西,板授王晏记室谘议。

    沈攸之发难时,镇西府的群僚都跟随世祖守在盆城,世祖当时虽然权势很大,但大家还是心存疑虑,王晏却已经专心事奉,世祖把军旅书信的大事都委托给他。由于性情乖巧善于取宠,渐渐得到世祖的信任。就留下做了世祖的征虏抚军府板授谘议,领记室。跟从世祖回到都城,迁领军司马,中军从事中郎。常常在世祖府中,参议机密大事。建元初,转任太子中庶子。世祖在束宫,专以己意独断朝廷大事,多数都不禀告皇上,王晏害怕连累到自己,假称有病疏远了世祖。不久被任命为领射声校尉,他没有接受。世担即位以后,转任长兼侍中,像过去一样地信任他。

    永明元年,领步兵校尉,迁任侍中祭酒,校尉的职位如故。遭逢母亲去世,守丧期满后,起用为辅国将军、司徒左长史。王晏的父亲普曜藉着王晏的势力,屡次做了显官。王晏不久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没有拜受,父亲普曜死了,居丧期间有很好的名声。重新任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济阳太守,没有拜受,迁任卫尉,将军的职衔依旧。四年,转太子詹事,加任散骑常侍。六年,转任丹阳尹,常侍如故。王晏位高任重,早晚进见皇上,谈论国家大事,连豫章王萧嶷、尚书令王俭也要屈意逢迎他,但他每次因为疏忽遗漏之咎受到皇上的斥责,接连很久称病不上朝。皇上以为他是索要俸禄,七年,转为江州刺史,他坚决拒绝不愿出外任官,得到允许,留下做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最终因从前的恩情得到宠信。当时尚书令王俭虽然地位显贵但和皇上比较疏远,王晏既已获主持选举百官事务的重权,便行于台阁,对王俭很有些不服气。王俭死后,礼官讨论加给他的谧号,皇上想照王导的例子谧为文献,王晏上奏说:“王导才能够得到这种谧号,而且从宋以后,从不加给寒族。”出朝以后对亲近的人说:“那个乎头的执事总算是走了。”八年,改领右卫将军,、奏陈有病辞解此职。皇上想让高宗代替王晏总领选举官吏事务,用手写敕书询问他的意见。王晏说:“萧鸾精明干练有余,但是不熟悉百官事务,恐怕不能担当这个职务。”皇上就打消了这个想法。第二年,迁侍中,领太子詹事,本州中正,又以生病推辞掉。十年,改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赐给亲信二十人,中正依旧。十一年,迁右仆射,领太孙右卫率。

    世祖去世,遣下的圣旨说把尚书事托付给王昙和徐孝嗣,让他们始终保有这个职位。郁林王即位,王晏转任左仆射,中正的职位依旧。隆昌元年,加封侍中。高宗圃谋废郁林王自立,王晏就积极响应推举可用之人。延兴元年,转为尚书令,加后将军,侍中、中正的职位如故。封为曲辽题堡,享受千产的采邑。赐鼓吹一部,镜甲仪仗五十人上殿。高宗在束府设宴款待王晏,谈到当时的国家大事,王晏击掌说:“您常说我胆怯,现在到底觉得如何?”建武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赐给班剑仪仗二十人,侍中、令、中正的职位如故。又赐给一百名兵卒,领太子少傅,进为公爵,采邑增加到二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