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_卷二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八 (第6/8页)

储粮,他自己吃粥,打开仓库来救济乡邻,许多人得到救助而活了下来,百姓称他家裹的田是“续命田”

    他年少时爱在静处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他这个人就去拜访他,他谢绝相见。四十岁时,刺史刘道隆召他为治中从事。父亲怀民对善明说:“我已知道你能立足于世了,还想看着你能立足官场。”善明同意应召。又被推荐为秀才。宋孝武帝看他策对时谈论刚毅正直,认为他很特殊。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当时州衙府在束阳城,善明的家在城内,不能自救。伯父弥之用假话在文秀那裹表示效力,文秀就派他带着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去支援安都。弥之一出城,悄悄对部下说:“现在脱离祸坑了。”走到下邳,起义背弃了文秀。善明的大伯怀恭任北海太守,占据州郡舆他呼应。善明密约聚集了宗族门人部下,有三千人,夜襄杀出关投奔北海。同族兄乘民又在渤海招募兵马响应朝廷。弥之不久就被薛安都杀了,明帝追赠他为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任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升为尚书金部郎。乘民病死,又任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文秀投降了,授予善明为屯骑校尉,出京任海陵太守。郡边界靠海,没有树木,善明督促百姓种上榆树梗树和一些杂果树,于是得到收益。回京任后军将军、直合。

    五年,青州被北虏攻陷,善明的母亲沦陷在北方,北虏把她迁到了桑干。善明穿布衣吃素斋,悲伤得如同守丧。明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为他叹息,当时人称颂他。转任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因母亲还在北方,不想到西方,哭着坚决请求不去,被允许。朝臣大多同情善明的心情。元徽初年,派遣去北方的使者,朝臣们商议让善明推荐人选,善明推举同乡北平的田惠绍出使北虏,赎回了母亲。

    幼主刚即位时,众重臣掌权,善明独独结交太祖,表示诚心依附。二年,出京任辅国将军、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到了任上,进表请求北伐,朝中议论没达到一致。善明的堂弟僧副,在州郡乡里和善明一样出名。泰始初年,北虏在淮北肆虐,僧副带二干部下依据束边的海岛,太祖在淮阴,认为他的行为雄壮,召来相见,推荐为安成王的抚军参军。苍梧王残暴,太祖忧虑恐惧,常命僧副化装成百姓去侦察动静。派僧副悄悄告诉善塱和塞复太守垣崖塑说:“很多人劝我到北边去坚守广陵,衹怕一旦行动,不是长久之计。今年秋风起时,你如果能和垣柬海稍使北虏行动,那么我的计策就能成功。”善明说:“苤医快要衰亡了,这是无论愚蠢或智慧的人都能看到的。所以胡人如果采取行动,反而成为你的忧患。你神采威武是当世杰出的,衹应静静地等待,趁有利时机奋力发动,功业自然成功。不能远离根本,自己为A己留下祸患。”派几十个有武力的部下跟着僧副回到领军府,太祖采纳了。苍梧王被废黜后,召善明任冠军将军、太祖骠骑谘议、南束海太守、管理南徐州事务。

    沈攸之反叛,太祖很是担忧。善明献计说:“沈攸之管辖,尽量地征收聚歜钱财,招兵买马,建造战船器械,藏有叛心,这样有十年之久。他性情险恶暴躁,并不稳重,叛乱以来累计有几十天了,却迟疑不进,难道还等什么吗?一来他足不懂军事,二是人心离散有怨气,三是怕有干扰阻挠的忧患,第四点就是老天使他丧失信心。本来我们怕他骁勇,会打仗,疑心他会轻骑突进,掩袭防备不及的我军。现在六军一齐奋勇,诸侯都行动起来了。从前谢晦失了正义,不战自败;卢龙违背道义,虽然人多又能起什么作用。再说袁粲、刘秉是叛贼的根子,根本已灭,枝枝叶叶岂能活得长久。这人衹不过是笼中乌罢了。”乱事平定后,太祖召善明回京,对他说:“你论说沈攸之的事,即使是张良、陈平再世,也不过如此罢了。”又任他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黄门郎,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王组阁时,任右卫将军,他以病为由辞让不受。

    司空褚渊对善明说:“清高是你向来的追求。现在朝廷正要重用你,你怎能就毕松、乔呢?”善明说:“我本来就无意于仕途,遇到了知己,所以我才全力奔走,衹希望舒展抱负。现在天地清明,朝廷人才济济,我理想已实现了,不敢被富贵迷失了心性。”太祖即位,因善明功高忠诚,想给善明爵禄,召来对他说:“淮南是京城的近郊,是国家的重要地方,不是亲信贤臣,我不会让他管理,你就替我将政事清简,卧而治之吧!”代理高宗为征虏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派使者授职,封为新淦伯,食邑五百户。

    善明到郡府,上表奏陈道:

    周代靠三位圣人帮助,两次出征才成功。汉代正遇上国内没有统一的君主,多次失败后才登上大位。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衹沿袭两代。晋废魏掌了政权,于是经历了四代。国家政权的取得,是如此艰难。陛下光辉得自上天,到处照彻,智慧超过万类人,道德无边。所以能在轩中悠闲地高声啸吟,虹霓焕彩,云帟垂拱,九卿欢悦,没费战事的劳顿,没受半时的艰难,以江海为池,以嵩岱为苑,神灵乐意推举,普天下归附,两三年内,就荣登大位,继统皇权,在宫正位,开天辟地以来,从没有这样的盛事。常胜的人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成功的人容易懈怠。所以虽然安逸了也不要安逸,姬旦为此作《诰》;在平安中不忘危险,尼父留下榜样。现在皇运初创,万事开始奠基,宋的末年,政令多有苛酷,亿兆百姓处于倒悬的苦难中,仰望齐来改变振兴。我很早就得到皇上特殊的恩顾,立志奉上我的忠心和热血。牢有忠心,也衹有坠落于尘埃露水之中。早晚惭愧惶恐,像坠入深渊峡谷。不知忌讳,敬献浅陋的意见,瞎说些不成熟的看法,衹等待治罪。

    他所陈述的共有十一条:第一,认为“天地开创时,入神欢庆景仰,应该慰问远方,扩大散布恩泽”第二,认为“京城盛大,远近的人都会来,应派医备药,询问病苦。九十岁以上的人和六病不能自己出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