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之歌_第二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2/3页)

更大了,他对着快要落山的太阳大声喊道:“我就知道农民不种地你就得挨饿!工人不织布你就得冻着!别的呀,我看知道不知道全是那么回事!”高雍雅也伸着脖子嚷道:“不吃饭不穿衣可以!不叫我作诗就是不可以!王永泰,让我告诉你——‘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是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你懂么?”“我不懂又怎么着?”“不懂就是无知。”两个人正嚷着,曹鸿远转回身来找他们,两个人都不出声了。

    鸿远拉住高雍雅的胳臂向前赶着路。边走边说:“小高,你很喜欢作诗是吧?以后到了目的地,你来教我写诗好么?”一句话说到高雍雅的心坎上,怒气立刻消失了。他歪过头露出惊奇的神气:“你们讲政治的也喜欢诗?”鸿远欢快的大眼睛,热情地瞥了高雍雅一眼,点点头:“怎么不喜欢!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很喜欢诗。毛泽东的诗就写得非常好,你读过么?”高雍雅摇摇头,表示没读过。

    “到了地方我给你抄一些下来。我还背得出几首。”高雍雅扭过头,惊奇地盯住鸿远看个不停。心里想:这个平凡的、没有文化的人,竟能背诗词?…

    曹鸿远望着高雍雅疑惑的眼神,不经意地说:“小高,你看,咱们头上是飞奔的白云,脚下是起伏的群山——多么美!真是诗情画意…”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眺望着远方,竟满怀激情地朗诵起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高雍雅歪着脑袋听完了,惊愕地用右手扶着眼镜框,连声说:“好!很好!想不到你竟有这么高妙的朗诵才能…有了时间,你给我抄几首好吧!”“我演过话剧,所以会一点…”曹鸿远点点头,拉着高雍雅的胳膊,急急向山上走去。

    这支小小的队伍,晓行夜宿继续前进。

    走了几天,除了有时遇见逃跑的国民党散兵,却找不到八路军的踪影。人们着急起来。几个人走路开始一拐一拐的,不像头两天那么精神了…

    这天黄昏,队伍走到一个村子,因为找不到村里办公的人,没人给他们安排食宿,鸿远就领着人们来到一座古庙里。

    山中的古庙,破烂、荒凉。除了几尊泥菩萨,大殿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鸿远各处察看了一下,见东、西两座偏殿也是空着的——没有龇牙咧嘴的泥像,也没有任何家具、杂物,就和王永泰一起把屋地上的砖瓦石块捡了捡,然后两个人匆匆走出庙门去。工夫不大,他们每人背上一大捆沉重的茅草踏着荒径走了回来。刚走到庙门外,就听见高雍雅像哨子一样的声音在院子里喊叫:“要饭吃没有饭吃,要床铺没有床铺,这哪里是什么富有诗意的战斗生活,简直成了一群叫化子…”“小高,瞧你…”苗虹瞅见曹鸿远背着草已经走到了庙门口,赶快朝高雍雅摆手。

    曹鸿远好像什么也没听见,把草背到东边偏殿的地上。几个男同学帮他摊开来,这些干草立刻变成了松软的地铺。

    曹鸿远抹着汗,冲着院子里喊道:“高雍雅,吴华林,你们都走累了。快来!倒在这地铺上休息休息。这是羊胡子草,可暖和了。”说着,他又转脸对站在屋门口噘着嘴的王永泰说“把你那些草放到对面偏殿的地上,叫柳明、苗虹她们也去休息一下。今晚,咱们大伙都睡草铺——这比老乡的热炕还暖和哩!”王永泰瞪了一眼已经倒在草铺上的高雍雅,转身把草送到对面偏殿里去。

    曹鸿远和王永泰拿着绳子、镰刀,又走出庙门去。不过,这次他们身后多了一个大学生吴华林——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开朗爽快,瘦瘦的高个子,爱开玩笑。

    天色不早了,王福来从后殿一个角落里走了出来。昏黑中,只见他张着两只手笑呵呵地站在院里大声说:“饭熟了,今儿个大伙吃顿新鲜饭吧!”“王大叔,什么新鲜饭呀?”苗虹饿极了,急忙从地铺上爬起来,跑到院里,拉住王福来的胳膊就向后面去找饭锅。转眼又跑回来喊道“好新鲜的饭呀!热腾腾、香喷喷的,大家快来吃吧!”人们带着各自的搪瓷缸子和筷子——也有带着小勺的,来到后殿的灶房里。在昏沉沉的松明子火光前,闻雪涛满头大汗地站在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旁。她一边给每个人盛了满满一缸子饭,一边笑盈盈地说:“这种饭营养价值可高,很解饿,趁热吃了,出身透汗还解乏。”柳明走得两脚打了泡,动一动,疼得钻心。但她忍住,一瘸一拐走到厨房门前,问闻雪涛:“什么饭这么好吃呀?你给老曹、小王、小吴他们留了么?他们饿着肚子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