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第1/3页)
第六十二章 雪过天晴。巍峨庄严的香山碧云寺,层层屋脊都覆盖上晶莹的白雪,闪耀着珍珠、宝石般璀璨夺目的白色光芒。松柏、玉兰、菩提树上的白雪,更像盛开着的梨花,纷纷叠叠、朵朵片片簇拥着挂满了树梢。多么洁静的、一尘不染的琉璃世界呵!这世界出现在红墙碧瓦的山间古刹里,在美丽精巧、矗立山巅的舍利塔下,更增加了炫人心目的美感。 瑞雪过后,阳光灿烂喜人。将近中午时分,有些观赏雪景的人,不畏严寒,三三两两来到了碧云寺里。这时,一辆福特牌小汽车沿着上坡路开来,在碧云寺的红色山门外停住。从车上走下三男一女。那个女人年纪二十六、七岁,面庞清秀俊美,穿着碧绿碎花锦缎夹旗袍,外套灰色海虎绒厚大衣,脚登一双黑色半高跟皮靴,双手笼在和大衣一样颜色、质料的灰手笼里。她跳下车来,娉婷地迈着碎步,直奔寺里走去。走在她身后的三个男人,也相随着迈进了山门。三个男人模样各不相同:那个黑苍苍的大高个子,身穿灰色哔叽棉袍,头戴礼帽,脚着黑皮鞋,约摸三十岁出头,动作威武刚健。第二个男人也是三十岁上下,中等个儿,面容苍白清秀、文质彬彬。第三个,则是个身材细高的老头儿。老头帽,脸上一副黑眼镜,身穿肥大的深灰色布棉袍,脚上是纳着云头好像小船般的黑缎棉鞋。因为帽子、眼镜的关系,模样看不太清楚,只有两撇小胡子有点引人注目。看那蹒跚、迟缓的步履,总有五十岁开外。四个人微喘着气走上几十级的台阶,来到站着巨大的哼哈二将雕像的殿堂外。这时,悟静和尚穿着一领灰布棉袈裟,腕上挂着长串念珠,双手合十稽首相迎道:“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远路来到寒寺赏雪,小僧十分欢迎!已经备下素斋,请施主赏光。”那个文质彬彬的细条男人似乎是主人,也双手合十对悟静笑道:“有劳大住持亲自出来相迎,十分不敢当!还给我们准备了素斋——一片诚意,实在感谢不尽…现在,请大住持领路,内子和我的两位亲友到里面再行介绍。”悟静伸出光光的秃头,垂下眼睑,向另三个人合掌致意,然后含着微笑在前领路。 悟静把四个客人领到罗汉堂前的(上般下木)若堂。在一排三大间的外屋里,一溜排着几把太师椅,几个镂花瓷凳,挨墙是硬木书案和条几。墙上挂着字画。条几上还有几样古色古香的香炉、铜盘、佛手之类的摆设。这房间真个是窗明几净、纤尘不染。进屋后,还没落座,那个细条个儿,含着微笑向悟静依次介绍道:“这位是皇协军十二团的团长钟怀——我的表弟。这位是内子方芳。这位是朱子介先生…”最后,他用手一指那个戴老头帽的男人。 “感谢大住持的招待!”那三个人几乎同声恭敬地说。 悟静捻着佛珠又双手合十地低下头来:“诸位光临,寒寺生辉——素斋已齐备,天不早了,诸位施主请入席吧。”说着,打开门帘,把这四个人领进里间屋里。这儿,还有两个小和尚正在端菜盛饭。悟静看四个人围着一张八仙桌坐下后,又一次向客人们低头合掌致意:“小僧失陪了。诸位施主请用饭吧。有什么事,叫这两个小和尚呼唤一声,贫僧随即就到。”说着,领着两个小和尚退出屋外去。 文质彬彬的瘦个子正是张怡。他今天领着打入敌军的地下党员钟怀、妻子方芳和化装成老头儿的曹鸿远——来到碧云寺里讨论当前的紧急任务。 四个人各自拿起筷子吃起清淡可口的素食来。 摘下帽子、眼镜的鸿远——虽然还有两撇小胡,却立刻恢复了他那青年人的勃勃朝气。他瞥了对面的张怡一眼,低着头,说:“老师,您又把我调回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张怡没夹菜,手里举着筷子和馒头,凝视着鸿远:“你说说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调你回北平?”“苗教授是由我单线联系的,他被捕了,他的夫人非常痛苦…这个时候——正当他们处境困难、危险的时候,如果我不再露面——这不是我个人不再露面,人家会认为是共产党不敢露面了。这是调我回来的第一个理由…”“嗯,说下去!”张怡不动筷子,眼神更加专注。 方芳忍不住捅了丈夫一下:“边吃边说嘛。干吗光举着筷子不动嘴?”“我饿了,不客气了。难得吃一顿这么好吃的和尚饭——今天开素啦!”钟怀大口吃着用豆腐做的素鸡、素什锦,一伸大拇指,豪爽地笑起来。 鸿远捏着筷子什么也不吃,面容严肃,忧形于色地接着说:“为了救出苗教授,为了保存住华北支店,老师和老钟同志暗地里做了许多工作。没有你们的领导,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支店。可是,处在第一线的是我,一直和苗教授、苗夫人保持联系的也是我。苗教授被捕后,通过苗夫人和佐佐木正义,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换个同志就有许多不便。所以你们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