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使劲忽悠 (第2/2页)
不住了,马上问道:“怎么打你哥的主意了?” “妈,我哥可是食品工业的研究生,咱们那个饮料厂,缺少一位总工程师。饮料这个东西吧,关键在于配方。生产工艺其实非常简单。要想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其一是配方要适合大众口味,其二就是营销策略。营销策略这个方面不愁,我能解决。只要饮料生产出来,肯定大卖…” 管丽梅笑道:“你那么自信?” 范鸿学说道:“妈,鸿宇说的是事实。现阶段,国内基本没有一个叫得响的饮料品牌。做个汽水就了不起了,销售范围不超过三五个县。市场基本都是空白。 这个时候,谁的动作快,谁就能打响。” 范鸿宇顿时就瞪大了眼睛,望着范鸿学,叫道:“哥,太牛了。我原本只想找个总工程师,这下好了,连厂长都一块找到了。嘿嘿…”他实在没想到,范鸿学跟他的思路竟然如此一致。他是有着二十几年的先知先觉,范鸿学却完全凭自己渊博知识在分析,得出了的结果,正确无比。 管丽梅顿时警惕起来,说道:“鸿宇,说什么呢?你哥可是分配在首都的食品研究所。你不是想要把你哥叫到枫林去吧?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个坚决不行。在首都找份工作太不容易了。” 范鸿学今年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工作。 范鸿宇只读了个专科的公安学校,分回彦华,那叫无可奈何,如今做了副镇长,也算是出息了。范鸿学明明分配去了首都,那是何等的体面?管丽梅自然绝对不答应范鸿宇的“阴谋” 没那个搞法! 有关这个问题,范鸿宇早就料到老妈一定会反对,老早准备好了一套说辞,笑着说道:“妈,你别急啊,我也不是要哥把组织关系签到枫林去,就是借调。等饮料厂建好了,走上正轨,我哥就回首都的食品研究所去。这样可以不?” “借调?” 管丽梅愣怔了一下,犹豫起来。 “这怕不行吧?你哥都还没到新单位去报到,怎么就能借调了?” 边说边望向范鸿学。 范鸿学摊开双手,说道:“妈,您别瞅着我,这些事,我搞不明白。” 管丽梅禁不住摇了摇头。 这两个儿子,还真是走的两个极端。一个是“书呆子”,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另一个则是“全武行”,整个彦华地区被他搅得天翻地覆。 范鸿宇笑着说道:“妈,这个事,您还真不必担心。我说什么也不会害我哥吧?我已经想好了,我们枫林饮料厂,就和国家食品研究所建合作单位。食品研究所给我们提供技术援助,我给他们提供科研实验基地。这叫优势互补。就让食品研究所把我哥派到枫林负责这个研究的课题组,这不就两全其美了?” “哟,鸿宇,这口气还真不小。你就那么肯定,国家食品研究所能瞅得上你们镇里的饮料厂?你知道人家是什么级别的单位吗?至少也得是正厅级架子吧,和我们地区平级。你想和他们建合作单位,也得人家答应才行啊。” 见范鸿宇一副笃定之极的样子,似乎他就是食品研究所的所长,管丽梅不由好笑。 难道每个人只要当上个副镇长,就会变得这么牛皮哄哄的? “他们肯定会答应的。妈,你别忘了,咱们枫林行政级别是低了点,饮料厂这个项目,却是国家计委和省政府都扶持的,这个牌子可也不小。又不用食品研究所掏钱,他们只要研究饮料配方就行了,等产品上市,我还给他们科研经费呢。这样的好事,到哪找去。我就不信,他们食品研究所不想要钱!再说,我在首都还有几个朋友,能说得上话。” 最后这一句,乃是重中之重。 上回跑首都,范鸿宇着实收获不小。 管丽梅将信将疑,望着范鸿宇,很认真地问道:“真能行?” “真能行!妈,我哥都出去念了七年书,一年到头,你都见不到他几回。要是去了枫林,咱们一家不是时常都能团聚吗?也不影响他的前程,他的组织关系还留在首都,这个项目搞完了,他就回去。有了**的科研成果,搞不好不出几年,我哥就能上副研究员研究员什么的,不挺好的吗?” 范鸿宇鼓动如簧之舌,拼命忽悠老妈。 在他看来,只要这个饮料厂搞出了名堂,今后范鸿学是不是要回首都去继续搞科研,那还两说呢。 后世的健力宝,哇哈哈,多大的集团公司? 那么大集团的创始人,老总,不比在首都食品研究所当个研究员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