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大王村 (第1/2页)
第160章 大王村 大王村离镇zhèng fǔ所在地大约有十几里地。正常情况下,开车过去也就是十来分钟。不过眼下大雨如注,路况变得极其糟糕,又是车队行进,速度极慢,差不多花了小半个钟头,车队才抵达大王村外围。 也正因为大王村离镇zhèng fǔ不远,所以才通了公路,车队可以直接开到村子外边,如果是太偏远的村庄,车队还不一定能进得去。 车队在村口停了下来。 高洁随即下车,撑起了一把雨伞,抬头打量大王村的全貌。 她上任未久,大王村只来过一次,还是路过,基本上没什么印象。蒙蒙大雨之中,大王岭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静静地矗立在倾盆暴雨之中,朦朦胧胧的,景致倒也不坏。就是山上光秃秃的,看不到多少树木。 枫林镇本就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各种各样的小山脉在所多有,大王岭看上去并不如何雄伟,海拔也不甚高,实在毫无出奇之处。一条小河自山脚下流过,大王村便依山而建。一排排的民居,随着山势,逐渐升高,和大王岭融为一体。 主要是砖瓦结构的老式民居,水泥结构的新房子很少。 大部分群众都还比较贫穷,并不富裕。 改革开放才几年,对于偏僻的农村而言,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其他方面,起色暂时不大。随着市场化的逐渐深入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物资价格一路上扬,而农产品的价格却相对疲软,今后一段时间,刚刚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农民和农村,将遭遇到极大的困难。导致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最终引起了zhōng yāng的高度重视。 但这都是后话。 眼下的大王村,贫穷而安宁。 所有村民都躲在各自的家里烤火取暖,野外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 高洁的心里,忽然又涌起一股犹豫之意——大王村真的会发生泥石流?看上去没有丝毫征兆。就这样闯进村里,把全体村民都从家里“赶”出来,合适么? 要是什么都不曾发生,事后如何交代? 给村民造成的损失怎么弥补? 万一要是在疏散的过程中,老人小孩淋雨受寒,生病了怎么办?他们不会找zhèng fǔ讨说法么? 范鸿宇卢占军,蔡洋和几个民兵骨干打着伞,戴着斗笠,围拢过来。 “高镇长,怎么行动?” 卢占军问道。 高洁轻轻摇了摇头,似乎是将各种疑虑和犹豫从脑海中甩了出去随即说道:“先找支书和村长,让他们马上召集所有村干部开会!” 大伙都点了点头。 这是正途。 “另外,车队进村,然后掉头,就在村里摆开来,隔一段停一部车做好撤离准备,动员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将村民撤走。所有基干民兵,平均分配在每一台车附近,帮助群众有秩序地撤离。主要是撤人,贵重物品和家畜,其他坛坛罐罐的,不要管了。” 高洁随后补充道。 这也是很妥当的安排一路上,高洁脑子也没闲着。 大家都没有异议。 车队缓缓进村,高洁等人则步行向前。村里的道路异常狭窄,卡车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使,步行速度远远超过了车行速度。 范鸿宇抬头往上,只见一股股黄浊的水流,从山坡上流淌下来,带下大量的泥沙,在较为平缓的坡段形成了一个个的泥土堆,类似“冲积平原” 范鸿宇双眉顿时紧紧蹙起,对高洁说道:“高镇长,情况已经很不妙了。这是泥石流的征兆。整座山坡已经被雨水淘空,随时都有可能崩塌下来。” 高洁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形,点了点头,脸色变得十分严肃。 看来范鸿宇的分析是正确的。 卢占军却提出了异议:“范主任,每到下大雨的时候,枫林镇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 范鸿宇说道:“卢所长,这我知道。但不会这么集中,你看看,这么短的一段距离,就有三四道小泥石流。”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范鸿宇就不方便叫他“军哥”,只能称呼职务。 卢占军仔细一想,微微颔首,双眉也蹙了起来。 这情形,确实比较特别,虽然不能由此断定,这就是大规模泥石流爆发前的征兆,但总之小心为上。 卢占军是派出所长,对大王村的情况比较熟悉,很快就找到了支书家里。村支书家就在村口不远处,挨着公路,是一栋八成新的红砖瓦屋,看上去就是这几年新建的,和周边那些陈旧的红砖屋甚至是土砖屋比较而言,要算是很气派的了。 “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