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飞虎_第八十二章黑山雄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黑山雄兵 (第3/3页)

有信心!”所有军官立刻起立,敬礼道。

    “有信心就好!各位还有什么事情要说么?”程长风满意的点了点头。

    “程,我还有一事要说!”一直负责后勤的罗西突然站了起来,他在这次会议的前一刻刚从江山城快马赶到,现在幽州大力展,急需江山城这个有力心脏的支持,所以一刻也离不开他这个后勤大主管的管理、协调,他来了后甚至都没来得及和程长风说话,就开始了会议。

    “哦,二弟有何事?”程长风本来准备和罗西会后好好畅谈一下的,为了防御鲜卑和更好的处理飞虎军改编的事务,他一直没有回去过江山城,而罗西自从接到程长风已经顺利突围的消息后,也因为事务繁忙立刻赶回了江山城,两兄弟就这样失之交臂。

    两人互相深深对视了一眼,目光中互相告诉对方:“不用担心,我很很好!”兄弟间的真情尽在不言中。

    “程,我们幽州南边的附近山区近日突然出现一支军队,自称黑山军,人数达十数万之众…本来前些日子我军因为要全力对付鲜卑等族,一直与其互不相犯,可那想到他近些日子时常sao扰我屯田军民,而且还劫掠走我们不少粮草,我军也曾经派小队人马去打探说解,却都被那军队扣住了。你说该如何处置好?”罗西面色愁苦,显然这黑山军对飞虎军的后方安定危害极大。

    “黑山军?莫不是专门来挑五弟黑虎军场子的家伙,呵呵…”关羽手抚长髯笑道。

    “黑山军?黑山军…”程长风猛然想起一人,忙问罗西道:“二弟,你们可曾打探到这支军队的领是谁?又是谁的军队?”

    ““这个到是打探过,这支军队是黄巾起义后留下来的,本来在冀州太行山脉的黑山地区活动,近日才到了咱们幽州的边界,领原来主要有三个,一是博陵人张牛角、还有一人是常山人褚飞燕与还有朝歌人于毒。那张牛角去年已经已经死了,现在以那褚飞燕为大领。”

    “娘的,我当是谁,原来是老褚那小子!”周仓忽然大叫笑道,一旁的管亥、廖化等人也是微笑不止,显然与此人极熟。

    “那诸飞燕又叫张燕吧。”程长风微笑问道。

    “正是,程大人,我们怎么没听说过他有这个名字?”管亥奇怪道。

    “你们当然没听过,诸飞燕是张牛角死的时候,拜张牛角为义父才改叫张燕的,又不是原名张燕!”程长风心道。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此军应该无太大敌意,否则我军与鲜卑开战的时候他就该趁势掩杀了。而且他既然是破天兄的故人,当可收之,如能收之将让我军实力大增啊!只是不知道几位将军,谁愿意去走一趟呢?”程长风问。

    “我愿意去!”管亥道。

    “管将军,你病体刚好…”程长风犹豫道。别人不知道这黑山军的厉害,他程长风可是了解的很。

    因为在宋朝的《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关于“黑山军”的记载。距今18oo余年前,活跃在东汉末年的这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农民起义军,是黑山最早见诸史端的、最为悲壮的一段历史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最早现黑山战略价值的,就是黄巾军的余部“黑山军”东汉中平二年(元第二年,朝歌(今河南淇县)农民起义领于毒与博陵(今河北平安县)人张牛角、常山(今河北元氏西)人褚飞燕等黄巾余部数十万人,在黑山(今鹤壁蔡庄、下庞一带)会合,号称“黑山军”2o年间纵横河南、河北、山西一带,义军所至“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给了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

    “黑山军”最初在黑山聚集时,便有“号众十万”的规模。当然,史料中有关军事规模的记载往往有夸大的成分,但即使这样,作为一种模糊概**去理解“黑山军”仍旧很强大,《后汉书》中,兵强马壮的“黄贼余孽”也才不过两三万人。作为一支“残余力量”“黑山军”如何尚有这等实力呢?其实原因很简,甲子年间“黄巾军”同汉军所有战役中,均没有于毒、张牛角、褚飞燕三人的相关记载。因此,这三支队伍在黄巾爆动中,很有可能不在主力之列,作战的次数和范围也有限,因而也较好地保存了实力。

    聚义之初“黑山军”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黑山一带,出于庞大的供济需要,军事行动也主要是打劫富绅,此外也依靠自身耕种补充粮草(这一点颇有点程长风推行的屯田的味道),供济问题基本解决后“黑山军”分成若干股队伍,开始四处出击,先是对附近的小股汉军和地主武装实施打击,然后以穿插战术不断袭扰西南的京戍之师,给东汉政府造成巨大压力。

    活跃在淇水之滨、黑山之巅的这支规模庞大的农民军,很快纳入到了朝廷剿灭计划中。公元187年5月,汉将李左山率三万人马由临漳向黑山扑来“黑山军”遇到了聚义以来的场恶战。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黑山军”战前做了周密布署,分三道防线进行抵御:一线由于毒率五万精锐主力在邺城(今汤阴县)阻敌;二线由张牛角部潜伏在邺城西北,伺机增援和切断汉军退路;最后一线由褚飞燕率部在黑山正东二仙山一线防守。结果,于毒率主力在邺城同汉军激五昼夜,大获全胜“歼敌万余,虏三千”迫使李左山退回临漳。此役“黑山军”士气大振。

    仅仅过了两个月,汉灵帝派卢植、董卓从曲阳(今河北晋县)兵,再度进剿黑山。这次“黑山军”仍沿袭邺城战役的布署,思想上亦有轻敌之嫌。而军作战验丰富的卢植、董卓,汲取了李左山失败的教训,战役开始后,先是和“黑山军”轻轻一碰,便佯装“闭营休士,以观其变”诱使对手轻敌冒进,而后寻机出战。于毒果然上了当,误以为汉军惧战,便放松了戒备,这时汉军瞅准时机,乘夜动突然袭击,仓促间使“黑山军”惨遭重创,死伤无数。后于毒率部进行了殊死抵抗,最终借助“石殳机”才反败为胜,和及时赶到的张牛角一起将对手击退。

    黑山军作为一支农民军队,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实属不易,而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那在程长风眼里可是宝贝,更是今后强大必须的资源。

    不过,历史上黑山军的下场却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悲剧。

    三国里关于黑山军的描写只是寥寥几笔,读起来也没什么意思。但历史上真实的黑山军却是一段婉转曲折的慷慨悲歌。当日他们在黑山山区修建的防御工事,至今还存有遗迹。所以,其实有些历史,就是奋斗者的悲伤。

    我只希望,自己奋斗后,能收获的是快乐,仅此而已。再次感谢所有的读者大大的支持,你们就是我的骄傲,我的兄弟姐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