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_卷三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四 (第9/10页)

公车令,皇上因为张奇资格不当,让他兼任市买丞,以蔡惠道代替他。令史潘道栖、褚道惠、颜。。之、元从夫、任澹之、石道儿、黄难、周公选等扣压了给蔡道惠的诏令,让张奇先到公车,不施行张奇兼市买丞的工作。颜师伯因为儿子干预公职而获罪,谢庄、王昙生免官,潘道栖、褚道惠处斩,颜。。之等六人杖打一百。颜师伯不久兼任太子中庶子,虽然被贬黜,而受信任仍如同从前。

    孝武帝逝世,颜师伯接受遗诏辅助幼主,尚书省的事务专门委托给他。废帝即位,又给他由代理改为实授,并且兼任卫尉。

    颜师伯掌权日子久了,天下归聚,常和他家来往的人,爵位无不超越本分。贪污纳贿很多,家产丰厚,妓妾声乐,尽是天下精华,园池宅院,冠绝当时社会,骄奢yin逸,为士大夫所愤恨。又改任尚书仆射兼丹阳尹。废帝想亲理朝政,转任颜师伯为左仆射。以吏部尚书王景文为右仆射。除去了他的京尹职务,又分割了他的台省职权。颜师伯到现在才开始害怕,与柳元景谋划废立皇帝。

    起初,颜师伯专断朝廷事务,不与沈庆之商量,他对令史说:“沈公不过是皇上的爪牙,怎么能参与政治事务呢?”沈庆之听说后切齿痛恨,便泄露了他们的阴谋。不久他与太宰江夏王刘义恭一同被诛,六个儿子都被杀死。明帝即位后,追加谥号荒。

    ○周朗

    周朗字义利,汝南安成人。父亲周淳,宋朝初年历任侍中、太常。他的哥哥周峤娶了武帝的第四个女儿宣城德公主。二女嫁给建平王萧宏、庐江王萧。。因为是贵戚而得到显要职务。周朗从小就爱好奇特,风度文雅,与周峤志向不同,周峤十分嫉妒他。接着他就做了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参军。

    元嘉二十七年(450)春天,朝廷讨论北侵魏朝,要派刘义恭出京镇守彭城,为诸军的主帅。周朗听说后解去了职务。后来刘义恭出镇,府主簿羊希随行,给周朗写信戏逗,劝他进献奇策。周朗复信引述古义,辞意潇洒。

    孝武帝即位,任命建平王刘宏为中军录事参军。当时普遍责令百官进献正直言论,周朗上书陈述得失,多是自我夸耀,书表上奏后违犯了皇帝的意旨,自己辞去职务。

    后来担任庐陵内史,本郡的边界荒芜了,有不少野兽。当时他的母亲薛氏很想看打猎,周朗于是合围纵火,让母亲观看。火势蔓延,烧了郡府的官舍,周郎卖掉全部做俸禄的米建造房子,赔偿所烧的部分。后来以病辞职,被州官纠弹,他回到都城向孝武帝检讨说:“州里罗列臣的过失大多不够公正,臣在郡里的时候,猛兽多次吃人,害虫野鼠侵害庄稼,由于这两件事而对上辜负了陛下。”皇上脸色严肃地说:“州官不够公正,或许有的。至于虫兽灾害,哪里只是和你有关的小事呢?”

    周朗不久遇到了母亲的丧事,每次哭时都十分悲痛,其余时候却常常不依从居丧的常规。大明四年(460),皇上指示有关部门上奏他居丧无礼。诏令说:“周朗违背礼教,能说会道,应该铲除,小人不足以搅乱常刑,只需把他锁起来交付边疆。”于是把他押往宁州,在路上将他杀死。

    ○周舍

    周舍字升逸,幼年聪明,周。。感到他很奇异。临终的时候对他说:“你别担心不会富贵,只是需要用道德加以统率。”年长以后十分博学,尤其精于义理,关于诵读诗书,音韵清雅。二十岁举为秀才,任命为太常博士。堂兄周绵为剡县令,贪赃受贿不少,抄没了财产,周舍便拿出房宅帮助他。

    建武年间(494~498),魏朝人吴苞归降南方,很有儒学。尚书仆射江纏招请吴苞讲学,周舍到场驳难吴苞,辞理潇洒有力,由此以善辩出名。王亮做丹阳尹,听说后对他非常喜欢,聘为主簿,政事大多委托给他。后来升迁为太常丞。

    梁武帝即位,吏部尚书范云和周。。平时要好,很重视周舍的才能,说给了武帝,召他担任了尚书祠部郎。礼仪的增减,大多由周舍作出。先前,武帝和诸王以及吴平侯写信都是称弟,周舍提出建议,援引了武帝、周公的典故,都是称“你”,被采纳。

    逐步升为鸿胪卿。当时王亮获罪归家,旧时朋友没人前往,周舍独自看重旧情。王亮死后,他亲自给办理殡葬,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调任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虽然职位屡次变更,而一直留在省台。很少休官下放。国史诏诰,仪典法律,军旅谋划,全都兼管。日夜侍奉皇上,参与机密二十余年,不曾离开左右。武帝认为他具有宰相之才。当初,范云去世,众人认为沈约可能成为百官的轴心,武帝认为沈约性情轻率,不如徐勉,于是徐勉、周舍共同参与国政。徐勉因为一个小错中途被免职,周舍独自掌握大权。他度量不及徐勉,而清廉简约过之,两人都被称为贤明宰相。

    当时议论国史,对文帝写入纪还是写入传感到犹疑,周舍认为“帝纪可以包笼各种事情,如同《乾象》的包笼六爻,现在如果追写为纪,则事情无法包笼,如果直写他的功德,则该是传而不是纪。应当在上一篇纪之前,略有简述”结果依从了他。

    周舍应对雄辩而敏捷。他曾经坐在值班的房间里,谈到个人的嗜好,裴子野说他从来不尝生姜。周舍应声说道:“孔子称‘不彻’,裴公则不尝。”在座的人们都很高兴。他和别人辩论戏谑,终日不断,而从不说漏机密,众人尤其佩服。他性格简易朴素,衣服器物,住处的床席,和百姓中的贫困者相同。每次进入官府,即使是大厦的华美厅堂,闺阁的深隐之处,只要周舍居住,则灰尘积满。他以芦荻为屏障,坏了也不修整。历任侍中、太子詹事。普通五年(524),南津校尉郭祖深得到了始兴相白涡的书信,说是送给了周舍衣服、鞋子和奴婢,报告了朝廷,周舍因此而被免官。以右骁骑将军兼做太子詹事。死后,皇上到场痛哭,感动左右,追赠他为侍中、护军将军,谥号为简子。

    起初,武帝锐意进取中原,群臣都说不可,只有周舍赞成他。普通年间,屡次呈献捷报,武帝思念他的功劳,下诏书叙述他的美德。认为:“从前南司关于白涡的弹劾,是恐怕外面议论朕有私情,以致将他罢免。现在回想起来,有愧于这样一位善人,另外可以依照事实加以奖赏,以便对善人进行表扬。”周舍有文集二十卷。他的两个儿子名叫弘义、弘信,弟弟的儿子名叫弘正。

    ○周弘正

    周弘正字思行。父亲周宝始,是梁朝的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成为孤儿,和弟弟弘让、弘直都为伯父周舍所抚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舍每当和他谈论,就感到非常诧异,说:“看你谈话说理精辟,后世知名,一定会在我以上。”河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