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七 (第5/5页)
。十一月乙卯,葬于修陵,追尊爲武皇帝,庙号高祖。 帝性淳孝,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有 过成人。及丁文帝忧,时爲齐随王谘议,随府在荆镇,以病闻, 便投劾星驰,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狼,不暂停止。帝 形容本壮,及至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皆不复识。望宅奉 讳,气绝久之。每哭,辄欧血数升。服内,日惟食麦二溢。拜 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及居帝位,即于锺山造大爱敬 寺,青溪边造智度寺,于台内立至敬等殿,又立七庙堂。月中 再设净馔,每至展拜,涕泗滂沱,哀动左右。 少而笃学,能事毕究,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然烛侧 光,常至戊夜。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制旨孝经义、周 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 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孝经讲疏,凡二 百馀卷。王侯朝臣皆奉表质疑,帝皆爲解释。修饰国学,增广 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天监初,何佟之、贺瑒、严植之、 明山宾等覆述制旨,并撰吉凶宾军嘉五礼,一千馀卷,帝称制 断疑焉。大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 舍人孔子驱等递互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 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爰自在田,及登宝位, 躬制赞、序、诏诰、铭、诔、说、箴、颂、笺、奏诸文,又百 二十卷。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 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 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糲饭而已。 或遇事拥,日傥移中,便嗽口以过。制涅盘、大品、净名、三 慧诸经义记数百卷。听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 僧硕学,四部听衆,常万馀人。 身衣布衣,木绵皁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自五十外便 断房室,后宫职司贵妃以下,六宫褘褕三翟之外,皆衣不曳地, 傍无锦绮。不饮酒,不听音声,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诸法 事,未尝作乐。 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 笔触寒,手爲皴裂。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 故政刑弛紊。每决死罪,常有哀矜涕泣,然后可奏。 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小坐,暑月未尝褰袒。 虽见内竖小臣,亦如遇大宾也。 初,齐高帝梦屐而登殿,顾见武、明二帝后一人手张天地 图而不识,问之,答曰:“顺子后。”及崔慧景之逼,长沙宣 武王入援,至越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帝所驭化爲赤龙,腾 虚独上。时台内有宿卫士爲觋,常见太极殿有六龙各守一柱, 末忽失其二,后见在宣武王宅。时宣武爲益州,觋乃往蜀伏事。 及宣武在郢,此觋还都,乃见六龙俱在帝所寝斋,遂去郢之雍。 中途遇疾且死,谓同侣曰:“萧雍州必作天子。”具以前事语 之。推此而言,盖天命也。 虽在蒙尘,斋戒不废,及疾不能进膳,盥漱如初。皇太子 日中再朝,每问安否,涕泗交面。贼臣侍者,莫不掩泣。疾久 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贼秘之,太子问 起居不得见,恸于合下。 始天监中,沙门释宝志爲诗曰:“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 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帝使周舍封记之。及中大同 元年,同泰寺灾,帝啓封见舍手迹,爲之流涕。帝生于甲辰, 三十八,克建邺之年也。遇灾岁实丙寅,八十三矣。四月十四 日而火,火起之始,自浮屠第三层。三者,帝之昆季次也。帝 恶之,召太史令虞履筮之,遇?。履曰:“无害。其繇云:‘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文言云:‘东北丧朋,乃终 有庆。’”帝曰:“斯魔鬼也。酉应见卯,金来克木,卯爲阴 贼。鬼而带贼,非魔何也。孰爲致之?酉爲口舌,当乎说位。 说言乎兑,故知善言之口,宜前爲法事。”于是人人赞善,莫 不从风。或刺血洒地,或刺血书经,穿心然灯,坐禅不食。及 太清元年,帝舍身光严、重云殿,游仙化生皆震动,三日乃止。 当时谓之祥瑞。识者以非动而动,在鸿范爲祅。以比石季龙之 败,殿壁画人颈皆缩入头之类。 时海中浮鹄山,去余姚岸可千馀里,上有女人年三百岁, 有女官道士四五百人,年并出百,但在山学道。遣使献红席。 帝方舍身时,其使适至,云此草常有红鸟居下,故以爲名。观 其图状,则鸾鸟也。时有男子不知何许人,于大衆中自割身以 饴饥鸟,血流遍体,而顔色不变。又沙门智泉铁鈎挂体,以然 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开讲日,有三足鸟集殿之东户, 自户适于西南县楣,三飞三集。白雀一,见于重云阁前连理树。 又有五色云浮于华林园昆明池上。帝既流遁益甚,境内化之, 遂至丧亡云。 论曰:梁武帝时逢昏虐,家遭冤祸,既地居势胜,乘机而 作,以斯文德,有此武功。始用汤、武之师,终济唐、虞之业, 岂曰人谋,亦惟天命。及据图籙,多历岁年,制造礼乐,敦崇 儒雅,自江左以来,年踰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然先王 文武递用,德刑备举,方之水火,取法阴阳,爲国之道,不可 独任;而帝留心俎豆,忘情干戚,溺于释教,弛于刑典。既而 帝纪不立,悖逆萌生,反噬弯弧,皆自子弟,履霜弗戒,卒至 乱亡。自古拨乱之君,固已多矣,其或树置失所,而以后嗣失 之,未有自己而得,自己而丧。追踪徐偃之仁,以致穷门之酷, 可爲深痛,可爲至戒者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