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 (第7/11页)
寿昌、曜灵三处,是吾所改制。夫贵有天下,富兼四 海,宴处寝息,不容乃陋,谓此爲奢俭之中,慎勿坏去。显阳 殿玉像诸佛及供养,具如别牒,可尽心礼拜供养之。应有功德 事,可专在中。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爲道,及起立塔寺,以宅 爲精舍,并严断之。惟年六十,必有道心,听朝贤选序,已有 别诏。诸小小赐乞,及合内处分,亦有别牒。内外禁卫劳旧主 帅左右,悉令萧谌优量驱使之。”是日上崩于延昌殿,年五十 四。群臣上諡曰武皇帝,庙号世祖。九月丙寅,葬景安陵。 上刚毅有断,政总大体,以富国爲先。颇喜游宴、雕绮之 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临崩,又诏:“凡诸游费,宜从休 息。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金 粟缯纩,敝人已甚,珠玉玩好,伤俗尤重,严加禁绝。” 论曰:齐高帝基命之初,武功潜用,泰始开运,大拯时艰。 及苍梧暴虐,衅结朝野,而百姓懔懔,命县朝夕。权道既行, 兼济天下。元功振主,利器难以假人,群方戮力,实怀尺寸之 望,岂惟天厌水行,固已人希木德,归功与能,事极乎此。武 帝云雷伊始,功参佐命,虽爲继体,事实艰难。御衮垂旒,深 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旧章,明罚厚恩,皆由己出。外表无 尘,内朝多豫,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 宫室苑圃,未足以伤财,安乐延年,衆庶所同幸,亦有齐之良 主也。据齐、梁纪录,并云出自萧何,又编御史大夫望之以爲 先祖之次。案何及望之于汉俱爲勋德,而望之本传不有此陈, 齐典所书,便乖实录。近秘书监顔师古博考经籍,注解汉书, 已正其非,今随而改削云。 部分译文 齐太祖高皇帝名叫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姓萧氏。他的先祖本来居住在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朝的元康元年,惠帝分出东海郡的一部分成为兰陵,所以又是兰陵郡人。中间发生丧乱,高帝的高祖淮阴令萧整,字公,渡江后住在晋陵武晋县的东城里,寓居江东的人,都侨置本土,加上一个“南”字为名,从而又是南兰陵人。 高帝的曾祖萧俊,字子武,职位是即丘令。高帝的祖父萧乐子,字闺子,职位是辅国参军,宋朝升明年间(477~479)赠官太常。高帝的父亲萧承之,字嗣伯,少年时期就怀有大志,文才体力过人,在宋朝做官为汉中太守。梁州平定后,因功升任龙骧将军,后来担任南泰山太守,封爵位为晋兴县五等男,又改任右军将军。元嘉二十四年(447)去世,梁州人思念他,在峨公山立庙祭祀。升明二年,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高帝于宋朝元嘉四年(427)生,天姿仪表英俊异常,额如龙,声似钟,身高七尺五寸,鳞纹长遍全身。旧宅在武进县,宅南面有一株桑树,高达三丈,横生四条大枝,形状好像华盖。高帝长到几岁的时候,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的堂兄萧敬宗说:“这棵树是为你而生的。”儒生雷次宗在鸡笼山建立了一所学校,高帝年纪十三岁,在那里学习了《礼》和《左氏春秋》。 元嘉十七年(440),宋朝的大将彭城王刘义康被罢官,迁往豫章,高帝的父亲领兵防守,高帝舍弃学业南行。十九年,竟陵的蛮人发生sao动,宋文帝派高帝率领一支偏军去讨伐沔北的蛮人。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守襄阳,让高帝跟随自己,最初担任左军中兵参军。二十九年,率领偏军征讨仇池,攻破了他们的武兴、兰皋两处营垒,随即从谷口进入关中。还差八十里到长安的时候,梁州刺史刘秀之派遣司马马注帮助高帝,攻下了谈提城。魏国的救兵赶到,高帝的军队人少而且疲惫,又听说文帝逝世,于是便烧掉城池退回南郑。 后来他承袭了晋兴县五等男的爵位。担任建康令,有贤能的名声。少府萧惠开素有知人的眼光,他对别人说:“从前魏武帝经营洛阳北部的时候,人们都佩服他的英明,现在看萧建康,一定会超过他。” 宋明帝即位,担任右军将军。当时四方背叛朝廷,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和处在东方的各郡全都起兵。明帝任命高帝为辅国将军,向东征讨。到了晋陵,一天攻破了敌军十二座营垒,分兵平定各县。后来徐州刺史薛安都占据彭城归了魏国,派遣他的侄子薛索儿进攻淮阴,又征派高帝前往征讨,薛索儿战败逃往钟离,高帝追到黯。。然后返回。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封西阳县侯,改任巴陵王卫军司马,跟随镇守会稽。 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派遣临川内史张淹从鄱阳的山道进入三吴,宋明帝派遣高帝讨伐他。当时朝廷的军械衣甲全都用于南讨部队了,高帝的军中用品短缺,于是便编织棕树皮作为骑马的鞍具,折断竹子作为寄生,夜里举火进军。贼军望见十分恐惧,还没交战就先逃走了。返回以后,任命为桂阳王征北司马、南东海太守,负责掌管南徐州。张永等人在彭城失败以后,淮南军力薄弱,任命高帝为代冠军将军、持节、都督北讨前锋诸军事,镇守淮阴。改任南兖州刺史,督掌五州,依旧督掌北讨。 明帝嫌高帝没有大臣相貌,而世间流传高帝会成为天子,明帝越发怀疑,便派冠军将军吴喜留下军队驻在破釜,自己拿一银壶酒封了赐给高帝。高帝穿着军服出门迎接,恐怕是毒酒,不敢喝,将要出逃,吴喜告诉他这是真心诚意,并且自己先喝,高帝便一杯杯斟上喝了。吴喜回去,明帝心里才高兴了。 泰始七年(471),高帝被征回京,部下劝他不要听从征调。高帝说:“主上自己杀死各位弟兄,是因为太子幼弱,作的是自己百年后的打算,与别的家族有什么关系。应该迅速出发,事情慢了会被怀疑的。现在骨rou相害,当然不会有广远绵长的命运,灾难将要发生,还要与各位同心合力哩。”到京后,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明帝逝世,遗诏任命高帝为右卫将军,兼任卫尉,配备军士五百人,和尚书令袁粲、护军褚彦回、领军刘面力共同掌管机要大事。不久解除卫尉,任命为侍中,兼管石头戍军事。 元徽二年(474)五月,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在寻阳起兵,朝廷惊骇恐慌,高帝和褚彦回等人集合在中书省计议,无人说话。高帝说:“过去在长江上游谋划叛乱,都是因为缓慢失败,刘休范必定会从以前的失败中接受警戒,轻兵急下,利用我们没有防备的空档,请允许我在新亭驻兵以抗击他的前锋。”于是找来笔写下奏议,其余的人都签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