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二 (第4/7页)
日朝宴,稠人广坐,独受旨云:‘今云物甚美, 卿将不斐然赋诗。’诗既成,又降旨曰:‘可谓才子。’馀退 谓人曰:一顾之恩,非望而至,遂方贾谊何如哉,未易当也。 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少来所爲诗赋, 则鸿序一作,体兼衆制,文备多方,颇爲好事所传,故虚声易 远。” 子显所着后汉书一百卷,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伐记五卷, 贵俭传三卷,文集二十卷。 子序、恺并少知名。序太清中位中庶子,卒。恺太子家令。 恺才学誉望,时论以方其父。简文在东宫早引接之。时中 庶子谢嘏出守建安,于宣猷堂饯饮,并召时才赋诗,同用十五 剧韵。恺诗先就,其辞又美。简文与湘东王令曰:“王筠本自 旧手,后进有萧恺可称,信爲才子。”先是太学博士顾野王奉 令撰玉篇,简文嫌其书详略未当,以恺博学,于文字尤善,使 更与学士删改。太清中,卒于侍中。子显弟子云。 子云字景乔,年十二,齐建武四年,封新浦县侯。自制拜 章,便有文采。梁天监初,降爵爲子。及长,勤学有文藻,弱 冠撰晋书,至年二十六,书成百馀卷,表奏之,诏付秘阁。 子云性沈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群。夏月对宾 客,恒自裸袒。而兄弟不睦,乃至吉凶不相吊问,时论以此少 之。 年三十,方起家爲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 敕赐束帛。累迁丹阳郡丞。湘东王绎爲丹阳尹,深相赏好,如 布衣之交。中大通三年,爲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人吏悦 之。还除散骑常侍。历侍中,国子祭酒。 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沈约撰,至是承用。子云啓 宜改之,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云撰 定。敕曰:“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 言。而沈约所撰,亦多舛谬。”子云作成,敕并施用。 子云善草隶,爲时楷法,自云善效锺元常、王逸少而微变 字体。尝答敕云:“臣昔不能拔赏,随时所贵,规摹子敬,多 历年所。年二十六着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 尽意,遂不能成,略指论飞白一事而已。十许年,始见敕旨论 书一卷,商略笔状,洞澈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逮尔以 来,自觉功进。”其书迹雅爲武帝所重,帝尝论书曰:“笔力 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其见赏如此。 出爲东阳太守。百济国使人至建邺求书,逢子云爲郡,维 舟将发。使人于渚次候之,望船三十许步,行拜行前。子云遣 问之,答曰:“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在名 迹。”子云乃爲停船三日,书三十纸与之,获金货数百万。性 吝,自外答饷不书好纸,好事者重加赂遗,以要其答。 太清元年,复爲侍中、国子祭酒。二年,侯景寇逼,子云 逃人间。三年,宫城失守,奔晋陵,馁卒于显云寺僧房,年六 十三。所着晋书一百一十卷,东宫新记二十卷。 子特字世达,早知名,亦善草隶,时人比之卫恒、卫瓘。 武帝尝使特书,及奏,帝曰:“子敬之迹不及逸少,萧特之书 遂逼于父。”位太子舍人,海盐令,坐事免。先子云卒,遗啓 简文求爲墓志铭,帝爲制铭焉。 子云弟子晖字景光,少涉学,亦有文才。性恬静,寡嗜欲, 尝预重云殿听制讲三慧经,退爲讲赋奏之,甚见赏。卒于骠骑 长史。 部分译文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齐高帝的第二个儿子。宽厚仁慈、弘博高雅,有成大器的度量,高帝对他特别钟爱。在宋朝做官担任尚书左户郎,钱塘令。高帝击破薛索儿,改封在西阳,而把他先前的爵位赐给了萧嶷,为晋寿县侯。后来担任武陵内史。 当时沈攸之责令蛮人以钱财赎罪,讨伐荆州地界内的诸蛮邦,于是到了五溪。切断了鱼盐的供应,群蛮怨恨愤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死了沈攸之的使者,沈攸之责求赎罪钱财上千万,田头拟只交五百万,就生气而死。他的弟弟娄侯篡位登基,田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了獠人当中。这时蛮邦大乱,抄掠到了郡城下,萧嶷派遣队中主帅张英儿将他击破。田都在獠人中请求立他为王,而娄侯也归附了。萧嶷在郡狱中把娄侯杀死,命令田都继承他的父亲,蛮国的众人才安定下来。 后来入京做了宋顺帝的骠骑从事中郎。他曾去拜望司徒袁粲,袁粲对别人说:“这是后来的英才啊!”齐高帝住在领军府中,萧嶷住在青溪的宅院里。苍梧王曾经夜里隐瞒身份出行,打算偷袭宅院,萧嶷命令左右的人在院中舞动刀枪,苍梧王从墙缝中窥见已经有了准备,便离去了。高帝忧虑危难,十分心急,他的心腹荀伯玉劝高帝渡江在江北起兵。萧嶷进谏说:“皇上凶狂,人们不能自保,单独行动的道路,易于立功,而在外州起兵,很少有能取胜的,就在这里立足谋划,万万不可失策。”等到苍梧王死去,高帝告诉萧嶷说:“大事已经判定,你明天可以一早入京。”顺帝即位,转任侍中,总管宫内的值班保卫。 沈攸之叛乱发生,高帝进入朝堂,萧嶷出京镇守东府,加封冠军将军。到了袁粲举兵的那天晚上,丹阳丞王逊宣告叛变,先到了东府,萧嶷派帐内的军中主帅戴元孙领兵二千人跟随薛道深等一齐到达石头城,烧毁城门的功劳,戴元孙参与了。在此以前,王蕴献出了自己的部下六十人帮助进行城防,实际上是让他们做内应。萧嶷知道王蕴怀有二心,不供给他们武器,分开安置在外面。等事变发生以后搜索检查,都已经逃跑了。 上游平定以后,武帝从寻阳回来。萧嶷出京担任都督、江州刺史。以制定策略的功劳,改封为永安县公。调任镇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当时高帝担任辅佐大臣,萧嶷力求节俭,停止府州的迎接仪式。等到了荆州,袒开胸怀采纳善言,独坐思考政事。王俭给萧嶷写信说:“古老的楚地一片萧条,多年以来多灾多难,政治荒乱,人心分散,实在需要认真治理。您一到职便开始整顿,英风壮美,江汉获得重生,八方仰慕大义,自从庾亮以来,荆州没再有过这样的政治。古人说‘一月见效’,而您十天便达成化育,岂不美善!”起初,沈攸之想要聚集人众,启发人们互相告发,士子和平民因此而判服劳役的十分众多。萧嶷到任后,一个月放了三千多人,现正服刑的囚犯刑期五年以下和台阁没有联系的,统统宽大释放。因为市场收税太重,实行了很多放宽和替代政策,百姓们非常高兴。禅让期间,齐武帝想迅速稳定大业,萧嶷对这事犹豫不决,沉默不语。建元元年(479)高帝即位,大赦的诏令还没有到达,萧嶷提前下令免除辖区以内升明二年(478)以前的拖欠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