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2番外重出江湖27 (第1/3页)
242、番外,重出江湖27 242 归元宗所有人:… 从来没玩过这种cao作, 一时间大家都有点呆愣。 他们愣了,团长却没愣,自家团员里也有一两位(好吧, 是好几位)脑子不好用的。 身为团长, 他已经习惯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命令了。 “渡劫期的战争不是我们能参与的,也不是后面看热闹的能理解的,不怕他们看穿。只要师祖不亮招牌技能和本命法宝就行。玉家那位老祖, 知道他的人就更少了。” 也没人知道归元宗到底来了几个渡劫。 远距离看渡劫期对轰, 他们这些低层次的能看出什么来?不用担心穿帮。 “顺便也能把这里处理了。” 他们用来给人下陷阱的痕迹,渡劫期几个“小招”就能解决。 宋启:… 这是不是让渡劫期的师祖来处理善后? 不, 不是吧。 几个脑子转得快的人,快速强行把大逆不道的想法甩出去。 因为两位师祖似乎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到了渡劫期,真的不能随便动手了。 他们也好多年没切磋了。 再说…这个挺好玩的。 两位渡劫期长老对于扮演角色还争了一下。 等时间差不多了,归元宗集体后撤百里。 不被自家长老波及, 也顺便挡住赶过来看热闹的第二梯队。 多年不狼了。 两位师祖多少有点狼的飞起。 最近几百年研究出来的新招数。 奇遇得到的新法宝。 自己对道的新体悟等等。 在打的势均力敌的两个人感受着心情和体内灵气真元的激荡,一时间屹立于此世间顶峰的豪情鼓动在胸口。 修为到了越后面,动手的机会就越少。 更多的是闭关,闭关,再闭关。 被师门藏着,被徒子徒孙敬着。 高高在上久了,都忘记了, 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仗剑天涯的癫狂少年。 曾经也为了得到一件普通的宝物而欣喜若狂,曾经因为心中情谊冒死出手。 修道之路的艰难险阻,多少次的死里逃生。 修道之路岔路万千, 多少次迷雾重重中做出孤注一掷的选择。 如今,他们站在此界的终点,不知不觉间,曾经的心都忘记了。 这种舍身度外,生死未卜的感觉…真是太刺激了! 一时间两个人心境猛然窜了一下。 这种修为上的体悟,都带着“朝闻道,夕可死矣”满足感。 两个人打得更刺激了。 百里外的归元宗弟子们:… 要不我们再退一点? 哪怕他们看不懂渡劫期打斗,但是这激烈程度猛然剧增,怎么都不像是“双簧”啊。 说好的意思意思呢? “两位师祖…”一个分神期大佬嘴角抽搐了一下。 他们多少能准确的把握到一点里面的变化。 这恐怕是收不住了。 现在怎么办? 不知不觉的。 周围所有人的脑袋和目光都投向了一个心动期一层的少年。 团长:… 【团长万岁万岁:哈哈哈哈哈哈】 【爱笑的花:团长的表情意思一定是,你们这群辣鸡,这点小事还要靠我。】 “再退后百里,一炷香后,所有人为师祖加油。记住,是为郑师祖加油。” 姓钱的师祖扮演玉家渡劫期老祖。 所以选择玉家老祖而不是那位散仙,是考虑到,散仙往往自成一个圈子。 玉家封锁了那位散仙去世的消息,没准散仙圈子里,他的好友是知道的。 一炷香的时间,那边打的更激烈了。 跟在归元宗后面看热闹的各路人马都看得心惊rou跳。 归元宗的队伍里,无论知道内情还是不知道的,全部接到了台词。 额…他们修道那么多年,还没这么奔放过。 不过宗门命令,吼呗。 嗯,还得激荡真元,用灵力吼。好在吼的台词不是“老祖加油,老祖必胜”这种。 “返本归元,与道合一。”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两句话,一句是归元宗的修道理念。回归最初的婴儿状态,才能得道,有点不忘初心的意思。 第二句是道德标准。 成为天下间的溪流,高尚的品德就不会离开你。 这两句话是每个归元宗弟子入门就必须会的。 宗门律法手册上写着。 宗门基础练气法上写着。 宗门历史简章上写着。 每天演武台和功德堂上都刻着这两句话,哦,对了,食堂也有。 正是这两句话太普通了,太常见了。 大家基本上看过,理解过,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但是在这时候喊出来,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不知不觉间,让略微羞涩的喊声变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他们是归元宗的人,他们在为自己宗门的师祖助威! 他们是归元宗的弟子,此生无悔。 他们是归元宗的弟子,誓死捍卫。 不仅仅是低阶修士,在场的高阶修士,在这样的气氛之下,也忍不住震荡真元吼了起来,几个天性豪迈的,更是带领着周围的小子们,摇旗振臂。 少数几个人看着眼前热血的场景,忍不住回忆起顾洛在两年前递上的条陈。 关于归元宗对外门弟子设定“考验”以及思想教育的问题。 以修真界的拖拉,两年没讨论出结果,一点都不奇怪。更别说这种要改变宗门惯例的事情。 这个意见,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的,都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宗门如今也好好的。 可如今在一看,就看出区别了。 今日跟着一起行动,绝大多数是内门弟子。 但是一开始就是内门弟子和从外门升上来的,这热血的态度和表情就有差异了。 看着眼前热血沸腾万众一心的场面…他们真的该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建议了。 “差不多了。”全民热血时刻,团长依旧冷静自持。 “返本归元…啊,小洛你说什么?什么差不多?”宋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