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則智法答非所問 (第1/1页)
第八十二則 智法答非所問 第八十二則智法答非所問 舉:僧問鼎州大龍山智法禪師: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龍云:山花開似錦 ,澗水湛如藍。 這是答非所問,且把問題都來否定了。僧問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智 法禪師答的卻是:色身何嘗敗壞?即此山花澗水是堅固法身。 宋太祖趙匡胤將伐南唐,南唐李后主遣徐鉉出使于宋,極言南唐無罪,宋不 宜加兵,太祖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給徐鉉再說話的餘地。歷史 每每是這樣的答非所問。原來大自然有個不連續法則,答非所問乃是飛躍,而亦 見把那歷史的主題來答了。 雖然答非所問,但那山花澗水亦果然就是堅固法身。法身是依于空與色之際 ,而山花澗水的真姿即是生于空色之際的。物的真姿如平劇的嗓子是真嗓子,只 平靜舒徐的唱,自然可以及遠,而就近聽的人亦不覺其大聲發煩,這種空間的及 遠、與時間的及遠可以是同一個。真嗓子是依于息的波,比空氣的波更能及遠, 而且它以息與萬物相感應,沁入于物心人心,它就是永遠在著那裏了。顏色與音 聲都是一樣,真嗓子與真顏色乃至物體的真造形皆其自己創造出來息的無限空間 與無限時間,這不是堅固法身是什麼? 智法禪師的答非所問,對于那僧所問的主題是一飛躍,但亦是真的把那主題 答了。這與西班牙、英國、共匪的得勢時對人答非所問,是蠻不講理的無明,單 會斷絕人家,而自己並沒有答出歷史所問的主題的,兩者根本不同。 但雪竇禪師的頌只說打破問答。且聽他頌云: 問曾不知,答還不會。 月冷風高,古巖寒檜。 堪笑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手把白玉鞭,驢珠盡擊碎。 不擊碎,增瑕類,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雪竇此頌,單知智法禪師的答非所問是擊碎問答,而不知智法禪師的也是真 的答了那僧所問的了。印度的佛教以色為幻妄不實,而智法禪師卻說山花澗水即 是堅固法身。而如唐宋詩人所見的山花澗水亦果然是永生的,有著今天的新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