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7页)

一个风潮,大家提存挤兑,一倒就是多少家。我借的款子,催得很急;实在是急!每天都有钱庄里的伙计上门坐讨,只好不断同人家说好话。”古应春又说:“还有一层,我怕阿七晓得了着急,还要时时刻刻留心瞒住她。小爷叔,你想,我过的是啥日子?”

    胡雪岩听了他这番话,再看到他憔悴的形容,恻然心伤“应春,你放心!”他拍一拍胸脯说:“我来替你了;都在我身上。”

    古应春迟疑未答。胡雪岩倒奇怪了,照情理说,现有人替他一肩担承,他应该高兴才是,何以有此显得困惑的神情?“应春,”他问:“还有啥难处?我们这样的交情,你还有啥在我面前说不出口的话?”

    “小爷叔,”古应春顿了一下问道:“莫非上海的市面,你真的一点都不晓得?”

    “怎么?市面有好有坏,这也是常有的事。”

    古应春楞住了,好一会方始开口:“看起来你老人家真的不晓得。我现在说实话吧,来催讨欠款,来催得最厉害的,就是老宓。”

    此言一出,胡雪岩脸上火辣辣地发烧,真象上海人所说的“吃耳光”一样,一时心里七上八下,竟开不得口了。原来古应春口中的“老宓”就是他阜康钱庄的档手宓本常。“自己人催欠款催得这么厉害!岂有此理!”胡雪岩非常生气;但转念一想,连自己人的欠款都催得这么厉害,可见得阜康的境况也很窘。

    这一转念间,惊出一身汗,定一定神说道:“应春,你晓得的,这几年,阜康的事,我都交老宓,难得问一问;照现在看,阜康的银根好象比哪一家都紧,你倒同我说一说,到底是怎么个情形?”

    “小爷叔,你从江宁来,莫非没有听左大人跟你谈上海的市面?”

    “怎么?上海的市面,莫非…”

    “从来没有这么坏过。小爷叔,你晓得现在上海的现银有多少?”

    “有多少?”

    “这个。”古应春伸一指相示。

    “一千万?”

    “一百万。”

    胡雪岩大吃一惊“真的?”他问。

    “你差别老宓就晓得了。”

    胡雪岩仍旧有点不大相信“市面这么坏,应该有人告诉左大人啊!”他说“我在江宁,跟左大人谈起上海他说因为法国称兵,上海市面多少受点影响,不过不要紧。”“哼!”古应春冷笑一声:“现在做官的,哪个不是瞒上欺下,只会做喜鹊,不肯当乌鸦。”

    “走!’胡雪岩说:“我们一起到集贤里去。”

    阜康钱庄设在英租界集贤里,与胡雪岩的公馆只隔一条马路,他经常是安步当车走了去的。正要出门时,女管家陈嫂赶出来问道:“老爷,啥辰光回来?”

    “现在还不晓得。”

    “刚刚宓先生派徒弟来通知,他说晓得老爷已经来了,吃夜饭辰光他会来。”陈嫂又说:“今夜难得买到一条很新鲜的鲥鱼,老爷回来吃夜饭吧!”

    一听宓本常要来,胡雪岩倒有些踌躇了;古应春便即说道:“即然如此,不如等老宓来,有些话也是在家里谈,比较方便。”

    胡雪岩听这一说,便从纱背心口袋中掏出打簧表来看,已经四点半了,便点点头说:“那就叫人去说一声:请宓先生早一点来。”

    于是重回客厅去密谈。胡雪岩此时最关心的是要还汇丰银行第一期的本银五十万两。陕甘总督衙门出的“印票”不过是摆个样子,还款来源是各省交上海道衙门代收的协饷;数目如果不够,他可以代垫,但银根如此之紧,代垫恐有不能,须要及早筹划。

    “应春,”他问“汇丰的款子,月底要交,你晓不晓得,邵小村那里已经收到多少了?”

    “前十来天我听说,已经收到半数了。这几天,总还有款子进来。差也不过差个百把万,不过,现在全上海的现银只有一百万,”古应春吸着气说:“这件事恐怕也是个麻烦。”胡雪岩的心一沉“我的信用,伤不得一点点。应春,”他说:“只有半个月的工夫了。你有没有啥好主意?”“一时倒还没有。”古应春答说:“且等老宓来了再说。”

    宓本常一直到天黑才来。据他说,一接到通知,本来马上就要赶来,只为有几个大客户提存,调度费时,所以耽误了工夫。

    胡雪岩知道,所谓调度,无非先开出银票,问客户到何处提款;然后通兑付的联号。譬如客户要提五万银子的存款,说要到江宁去提;便用最快的方法通知江宁的阜康。如果江宁“头寸”不足,再查何处有多余的“头寸”——上海阜康是总号,各联号存款进出的情形,都有帐可查;查清楚了,透过同行的汇划,以有余补不足。

    不过这是近来的情形,早些日子说要提现银,还要照付;胡雪岩便查问那些现银都到哪里去了?

    “都分散到内地去了。”宓本常说:“不靠水路码头的联号,存款都增加了。不过照我计算,转到别处的只占十之六七;还有十之三四,是摆在家里了。这些现银,要到市面平空了,才会派到市面上。”

    “喔,”胡雪岩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这十之三四的现银,也要想个法子,早点让它回到市面上。你开个单了给我,看哪几处地方,存款增加了。”

    “我说过了,只要不是水路上的大码头,存款都比以前多。”

    “那是怕中法一开仗,法国兵轮会到水路大码头。”胡雪岩问:“京里怎么样?”

    “加了很多,而且都是大数目。”宓本常说:“文中堂的三十万都提走了。不过,北京存了四十六万。”

    文中堂便是前年升了协办大学士的刑部尚书文煜;提三十万存四十六万,表示他对阜康的信心十足,胡雪岩自然深感安慰。

    “难怪大家都想做官。”胡雪晨说:“他调到京里,也不过三、四年的工夫,倒又积了十六万银子了。”

    “不!”宓本常说:“其中十万两是他的本家的。”“不管他了,总是他的来头。”胡雪岩又问:“上海几十家钱庄,现银只有一百万,大家是怎么应付的呢?”“全靠同心协力,在汇划上耍把戏。”

    “喔,”胡雪岩从受知于左宗棠开始,一面要办西征粮台;一面又创办了好些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