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三烟消云散 (第7/8页)
如今日生”的念头,油然而生,配合她那不认输的性格,心头逐渐浮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憧憬。 “现在也只好这样子了!”螺蛳太太咬咬牙说:“等我们立直了,再来同朱家老婆算帐。” “好了!睡觉了。身子要紧,”胡雪岩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阿云!”螺蛳太太的声音,又显得很有力、很有权威了“等老爷吃了药酒,服侍老爷上床,老爷睡楼下。” “为什么叫我睡楼下?”胡雪岩问。 “我要理箱子,声音响动,会吵得你睡不着。”螺蛳太太又说:“既然托了乌先生了,不必一番手续两番做,值得拿出去的东西还多,我要好好儿理一理。” “理一只箱子就可以了!”胡雪岩说:“多了太显眼,传出风声去,会有麻烦。” “我懂,你不必cao心。” 第二天下午,乌先生应约而至,刚刚坐定,还未谈到正题,门上送进来一封德馨的信,核桃大的九个字:“有要事奉告,乞即命驾。”下面只署了“两浑”二字,没有上款也没有下款,授受之间,心照不宣。 “大概京里有信息。”胡雪岩神色凝重地说:“你不要走,等我回来再谈。” “是,是。”乌先生答说:“我不走,我不走。” 这时螺蛳太太得报赶了来,忧心忡忡地问:“说德藩台请你马上去,为啥?” “还不晓得。”胡雪岩尽力放松脸上的肌rou“不会有啥要紧事的,等我回来再说。” 说完,匆匆下楼,坐轿到了藩司衙门,在侧门下轿,听差领人签押房,德馨正在抽大烟,摆一摆手,示意他在烟榻上躺了下来。 抽完一筒烟,德馨拿起小茶壶,嘴对嘴喝了两口热茶,又闭了一会眼睛,方始张目说道:“雪岩,有人跟你过不去。” “喔。”胡雪岩只答了这么一个字,等他说下去。 “今儿中午,刘中丞派人来请我去吃饭,告诉我说,你有东西寄放在别处,问我知道不知道?”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是不是朱宝如夫妇在捣鬼?胡雪岩心里很乱,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雪岩,”德馨又说:“以咱们的交情,没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胡雪岩定一定神,想到刘秉璋手中不知握有什么证据?话要说得活络“晓翁,你晓得的,我决不会做这种事。”他说:“是不是小妾起了什么糊涂心思,要等我回去问了才明白。” “也许是罗四姐私下的安排。”德馨踌躇了一下说:“刘中丞为此似乎很不高兴,交代下来的办法,很不妥当。为了敷衍他的面子,我不能不交代杭州府派两个人去,只当替你看门好了。” 很显然的,刘秉璋交代的办法,一定是派人监守,甚至进出家门都要搜查。果然如此,这个台坍不起。到此地步,什么硬话都说不起,只有拱拱手说:“请晓翁成全,维持我的颜面。” “当然,当然。你请放心好了。不过,雪岩,请你也要约束家人,特别要请罗四姐看破些。” “是,是。谨遵台命。” “你请回吧!吴知府大概就会派人去,接不上头,引起纷扰,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胡雪岩诺诺连声,告辞上轿,只催脚夫快走。赶回元宝街,问清门上,杭州府或者仁和县尚未派人来过,方始放下心来。 “如果有人来,请在花厅里坐,马上进来通报。” 交代完了,仍回百狮楼,螺蛳太太正陪着乌先生在楼下闲谈,一见了他,都站起身来,以殷切询问的眼光相迎。 想想是决瞒不过的事,胡雪岩决定将经过情形和盘托出,但就在要开口之际,想到还有机会,因而毫不迟疑地对螺蛳太太说:“你赶快寻个皮包,或者帽笼,检出一批东西来,请乌先生带走。” “为啥?” “没有工夫细说,越快越好。” 螺蛳太太以为抄家的要来了,吓得手软心跳,倒是阿云还镇静,一把拉住她说:“我扶你上楼。” “对!阿云去帮忙,能拿多少是多少,要快。” 螺蛳太太咬一咬牙,挺一挺胸,对阿云说道:“拿个西洋皮包来。”说完,首先上楼。 “怎么?”乌先生问:“是不是京里有消息?” “不是。十之八九,是朱宝如去告的密,说罗四姐有东西寄放在外面。刘中丞交代德晓峰,要派人来”一句话未完,门上来报,仁和县的典史林子祥来了。 “有没有带人来?” “四个。” 胡雪岩提示了一个警戒的眼色,随即由门房引领着,来到接待一般客人的大花厅。林子祥跟胡雪岩极熟,远远地迎了上来,捞起衣襟打了个千,口中仍旧是以往见面的称谓:“胡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四老爷。”县衙门的官位,典史排列第四,所以通称“四老爷”胡雪岩一面拱手还礼,一面说道:“现在我是一品老百姓了,你千万不要用这个称呼。” “胡大人说哪里话,指日官复原职,仍旧戴红顶子。我现在改了称呼,将来还要改回来,改来改去麻烦,倒不如一仍旧惯。” “四老爷口才,越来越好了。请坐。” 揖客升炕,林子祥不肯上坐,甚至不肯坐炕床,谦让了好一会,才在下首坐下,胡雪岩坐在炕旁一张红木太师椅上相陪。 “今天德藩台已经跟我谈过了,说会派人来,四老爷有啥吩咐,我好交代他们照办。” “不敢,不敢!上命差遣,身不由己,县大老爷交代,我们仁和县托胡大人的福,公益事情办得比钱塘县来得风光,叫我不可无礼。”林子祥紧接着说:“其实县大老爷是多交代的,我带人到府上来,同做客人一样,怎么好无礼!” 这话使得胡雪岩深感安慰。每年他捐出去“做好事”的款子不少,仁和县因为是“本乡本土”捐款独多。如今听县官的话,可见好歹还是有人知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