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废制 (第2/3页)
完善些。” 慕媛的策论里写了这么几条,第一便是废去宗主督护制,慕媛已经想了很久,这实在是弊端很大的制度,因为这督护之制,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大虞少了不少赋税收入,所以国库才会空虚,而那盈余的钱财却流入了那些宗主们的仓库。 所谓宗主,是大虞建国前,北方混战不休,汉族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通过作坞自保的方式而成为坞主或壁帅,一个坞壁里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农户来依附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这些人均成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便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 大虞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对于宗主采取了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 “可是大虞建朝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我朝兵力大为增加,由于政令得当,不少宗主的势力已经远远没有那么强大,即算是大虞境内最大的宗主,也不过数千人为佃户,我觉得这正是废除此制度的良机。”慕媛望了一眼张延之等人,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容否决的神色来:“众位大人以为呢?” 路昭用朝笏拍了拍手臂,应声站了出来:“皇上,我觉得慕贵人言之有理。彼时太祖皇上之所以施行宗主督护制,乃是国力所限,今日我大虞有精兵百万,大军过境,势如破竹,有哪家宗主能抵抗得了?不如痛下一刀,将这甬阻切去。” 其余文臣们也皆连连点头,表示赞成路昭的话,慕媛笑道:“能避免用兵便可避免,我在后边提出的三长制和均田制,各位大人觉得如何呢?” 大家听说慕贵人还想了办法,不用兵刃相见便可以解决了难题,心中自然高兴,赶紧往下边看了过去: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大虞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夫,农夫们必须交纳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实际上这只是将他们从宗主的佃户变成了大虞的佃户而已。 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为了避免宗主们有意见,这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予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这样便尽量化解了矛盾,若是再不服气的,那便没有客气,只能给他们扔下一个字:打,若是自信自己能抵挡大虞精兵强将,那便可放马过来。 看过慕媛的策论,臣子们都是一片赞誉之声,就连段大夫望着慕媛的眼神都不同了些:“皇上看重慕贵人果然有他的道理。”他低声对身边的纳西大夫说道,可半天也没得到一句回答,抬眼再看,纳西大夫的脸色甚是不虞。段大夫搔了搔头,这才想到纳西大夫的女儿不就是后宫的纳西椒房吗。 第一百四十章 废除宗主督护和推行三长制与均田制制经过文心殿的讨论终于定了下来,赫连睿又召集了珲大司马、数位将军来详细询问了下大虞兵力部署情况,然后按照慕媛提出来的,将一些比较大的宗主的州县布置了精兵,做好了镇压的准备。一切都妥当了,过了几日在朝会上,赫连睿便颁发了圣旨,大虞国内一片哗然。 依附于宗主之下的佃户们,本是当初乱世中求安稳才躲进坞壁里边去的,现在天下太平,宗主们收的租赋又极重,他们早就想要脱离宗主的控制,还有些早就跑了出来,躲入深山开辟几块山地去养家糊口了。听说朝廷颁发了政令,要均田,把土地分给农夫,然后收一定的赋税,那赋税可比宗主的少了一半,大家听了心中自然欢喜。 而那些宗主自然不甘心被剥夺了权力,小的宗主不敢与朝廷对抗,乖乖自请去宗主封号,献出家中一半的田地来求安稳,甘心坐上三长的位置,而一些大宗主们又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又怎么舍得自己的万顷良田顷刻间便要被朝廷拿去一半?于是暗地里开始联合,准备举兵起事。 大宗主们的行动早就在慕媛的算计之中,事先已经部署好了精兵良将,有些大宗主的联合信笺还在半路上,兵器还只制造了一半,大虞的兵马便赶到了,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那坞壁攻破,反抗者一律斩首,至于坞壁里的那些田地,自然也归了大虞朝廷。 斩杀了五个大宗主以后,旁的大宗主们看着心里自然有些颤栗,不敢再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打赌。毕竟胡人骁勇善战,大虞的军队里大半都是胡人,自己坞壁里边临时组合的私人武装想要和朝廷兵马对抗,那真是杞人忧天。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好乖乖的送上一半的土地,接受了朝廷赐的三长称号。 虽然大宗主们心里rou痛,可这总比丢了性命要强,于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不愉快,他们终于慢慢平复了下来,接受了现实,从宗主变成了三长,虽说再也不能有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可毕竟还舒舒服服的活着,能揽着娇妻美妾继续饮酒作乐,和那几个已经命赴黄泉的宗主比,他们可真是明智得多。 经过一场大动荡,终于政局恢复了稳定,田地分了下去,农夫们欢天喜地,个个都在赞美现在的皇上可真是一个明君。后宫里边在慕贵人的带领下,宫人们开始厉行节俭,自己纺纱织布。 “哦,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儿!”保太后听着芳晴姑姑来向她说大虞后宫现在时兴粗布衣裳,不由惊讶得掀了下眉毛:“那慕贵人自己也是穿粗布衣裳?” “是。”芳晴姑姑垂手站在一旁,脸上有些敬佩的神色:“奴婢今日见她穿着的衣裳,确实是粗布的,而且听说还是她自己纺出来的纱织出来的布呢。” 微风悄悄的吹了进来,带着一点点桂花香味,保太后看了看外边渐渐暗淡下来的暮色,轻轻点了下头:“这倒是个不错的。”转头看了看桌子上边一碟精致的糕点,她又叹了口气:“可究竟皇上这样独宠着她也不是个办法,到现在都还只有一个皇子殿下呢,这又怎么行!” “奴婢也很是奇怪,为何慕贵人伺候皇上这么久了,肚子里边却始终不见有动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