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三国_第三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第1/2页)

    第三十三章

    啥也不说了,更新陪罪。这章算昨天的。

    刘备落入曹cao之手,时刻提心吊胆,唯恐被曹cao找借口除掉自己。后来在相府与曹cao“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被曹cao识破了自己的“韬光养晦”的计策,心中十分不安。这时,国舅董承找上门来。

    刘备将董承迎入屋内,对董承道:“不知国舅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董承还礼道:“皇叔客气,皇叔久历四方(刘备:怎么都这么说,难道我被打得四处逃窜,无家可归很光荣吗?),识人无数。以皇叔观之,曹丞相为人如何?”

    刘备心想:“莫不是曹cao自煮酒之后,对自己不放心,派他来试探自己?”回道:“备乃一介俗人,rou眼凡胎,不敢自称识得英雄。承蒙国舅下问,备以为曹丞相平定黄巾,安抚社稷,诛灭吕布,功在千秋,利在天下,乃安汉之功臣,真英雄也。”

    董承见刘备称赞曹cao,知其心中自疑。坦白道:“皇叔此言不实,曹cao欺君罔上,怎算社稷之臣,心胸狭窄,以言杀人,怎算英雄?”

    刘备大惊道:“国舅何出此言?即如此,我当出首以告曹丞相。”

    董承大怒道:“刘备小儿,你身为汉室宗亲,天子又亲封你为皇叔,你不思报效朝廷,为国除jianian,反为曹贼张目,我不能杀你,天必杀之。”

    刘备见状,知其不是曹cao派来试探自己的,转颜悦色道:“国舅息怒,适才所言,乃戏言耳,我恐国舅乃曹cao一党,怕国舅以言相试,如说此不衷之言,国舅勿怪。”

    董承转怒为喜道:“我知皇叔为人,必不阿事曹cao。不错,昔日迁都之时,是我与曹cao相互支持,才赶走杨奉、韩暹,保护天子至许都。我表奏曹cao为‘司空丞相,录尚书事’;曹cao投桃报李,奏封我为‘车骑将军’。我二人互相扶持,为安定汉室而努力。此贼初时尚能勤勉国事,尽忠天子,谁知一旦掌握朝廷大权,立刻飞扬跋扈,欺君罔上。我奉天子密诏,联络忠心汉室之臣,共同讨贼。”说着,取出了献帝咬破手指,写在内衣上的血诏。

    刘备见天子唯恐消息泄漏,竟咬破手指,写下血诏。天子当到这个地步,真是与傀儡无异。刘备展开天子血诏,诏书上写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曹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祖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jianian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5月;“衣带诏”事件在历史上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发生的,此处提前两年)诏。”诏后附着数位大臣的名讳:车骑将军董承、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缉、议郎吴硕(是不是有点眼熟,前边被曹cao杀死的一个尚书叫冯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太医令吉平(演义上这个位置是马腾,笔者认为马腾方与韩遂割据凉州,而关中则有李、郭之辈祸乱,马腾怎么可能到许都去。所以此处将他去掉。),共六位大臣。刘备提笔署止了自己的名字“左将军刘备”

    董承见刘备在密诏上签字,对刘备道:“诏上数人皆无有兵权,只长水校尉种缉有守卫宫门的士兵千人。我当再寻统兵将军,共盟此事。”

    刘备道:“小心行事,勿要泄露。”刘备自答应参与董承的诛贼计划后,心中十分不安,一心想逃离许都这个虎**。而这机会,也说来就来。

    袁术称帝了!

    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6月),袁术在寿春拜祭天地,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成”年号“仲兴”(因为袁术在袁家排老二,哥哥是袁绍,所以取年号为仲兴,仲就是老二的意思,仲兴就是我袁老二兴盛)。虽然在袁术前头也有不少人称王称帝,如会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