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回斩风快刀 (第2/2页)
火里有毒。 二,龙舌兰的怀剑纠锷系着两条颇有弹性、韧力的丝绳,她袖口腕底箍有一层弹簧机片,是以,她一出手掣腕,剑就疾弹出去,射向目标: 她的剑像箭多于剑。 她的剑法也就是一种箭法。 不过任何人的剑和箭都做不到她随手可以做到的事,例如此际: 她只一沉肘“咐”的一声,她不必抽不必扯,不必过去死者身上拔回怀剑,那把翠玉小剑已疾飞回她手里、掌中。 似会听主人话的鸟。 依人小鸟。 ──箭鸟。 剑之鸟。 第五回狠心之刃 龙舌兰、麻三斤、陈风尘的出手非常突然,也非常的快。 所以得手也特别快。 ──道理很简单:快,便有;慢,便无。 这道理谁都懂,但要真的能实行的才有用。 学武的人越学到高处,越懂得这道理,因为快和慢的分别,哪怕只一丁点儿,一刹那、一瞬间,但已足以定生死、判成败了。 他们三人虽快,但当他们三人解决了三名杀手之后,才发现铁手不但已放倒了两名杀手,而且还缠上了正欲逃离的狗口和尚,更令人难堪(因为相形失色)、难能可贵(铁手还对杀手饶而不杀)以及难以置信的是: 铁手一面跟狗口对招,一面已至少“点倒了”十名敌人! ──都是一流杀手的敌人! 铁手一出手就使”杀手母女”失去了战斗力──不到必要的关头,他决不杀人,这是他向来的原则──然后就发现狗口和尚也斫倒了一人。 一个不相干的人。 一位茶客。 一名书生。 铁手却因而愤怒了。 一向都很沉得住气的他这回是真正的、深深的震怒了。 原因是,这本是武林中的仇杀、江湖上的恩怨! 但这杀手的首领却杀了一名无辜的人! 一个老百姓! 所以铁手出手再不容让。 狗口杀手一旦斫翻了书生,便发现原来铁手、龙舌兰、陈风、麻三斤谁都没中毒,谁都没真的倒下。 他几乎是即时的萌生了退意。 他要想退走之念一起,但却发出了尖啸: 这啸声正是下令: 攻击! 他下令那二十名杀手一齐攻向铁手! ──唯有这样,他才能走! 一个杀手,定必要狠。 不狠也不能当好杀手。 所以他一刀就斫翻了一名毫不相干的书生。 他出刀一向狠。 出手也狠。 他对对手当然狠。 就算对手下也狠。 ──否则,他哪还可以当得了一群狠心杀手的头头! 他是够狠他的人甚至比他的刀还狠。 可惜他遇上的是铁手。 铁手办案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不是极为棘手、不是狠角色,他还真不愿出手。 狗口一走,铁手就截住了他。 狗口口中发出狂啸,一刀斫下。 刀破空。 破风。 刀势回旋破势而至: 刀斩快风。 快刀斩风。 风快刀斩。 斩刀快风。 这一斩、比风快,比招快,甚至比刀光还快、比快还要快! 这一刀劈向铁手脑门,活像要把他劈为两段才甘心、才情愿,才心甘情愿! 对那么快利、犀利、锋利的一刀,铁手只不情不愿的双手一张,然后一合。 就这么一下── 他就在刀锋只差一粒米大的缝隙就斫着他之前先行拍住了刀身。 挟住了刀身。 狗口发狠一挣。 不动。 再力挣── 脸都涨红了: 刀仍不动。 刀就嵌在那儿了。 这一把风快锋快的缅刀,就像是天生就镶在那儿的,且像是镶了五、六十年了: 它就像一直都在铁手的手里。 狗口突然做了一件事。 他霍地翻身、掠起、弃刀── 这是他两次对付铁手以来,用了两招,也一气弃了两次的刀。 这是他平生未遇之耻。 首逢之辱。 但也是前所未有之事。 他飞身、长探、急跃于飞瀑上。 他要趁黑以飞瀑作掩饰,以图遁身。 但铁手又霍然出现在他身前。 瀑前。 湍流已溅湿了两人。 狗口还未落定,也没喘定,但已拔刀。 他这回拔出一把白色的刀。 纯白。 白如瀑布,瀑出一团白芒。 在黑夜的飞瀑中、谁也分辨不出他手里拿的,究竟是刀,还是飞瀑? 却听铁手语音悠然的道:“宝刀不可轻用,壮志不可怠忽。”他双手里还挟着敌人那一把斩风快刀“你弃了一次刀,又弃一次刀,在保命一节上,你弃得对,弃得好;但在斗志上,你这样一弃,还打什么?拼什么?” “你只敢对他人狠,对自己却心软得很,连刀都握不住,算什么杀手?你还是放手吧,真正放下了刀,收了手,才有望保住你自己的性命和残生。” 铁手人在瀑里,盯着迸溅急流中的那一把刀和持刀的人,如是说。 稿于一九九四年二月廿五至廿八日:达明王终来传真交待一切在大陆接洽之版权、版税事;利F;“两广豪杰”敦煌新版出书;姊电终可来港赴神州行;琁来欢叙。 校于一九九四年三月一至六日:病,复原中;汪为我积极追讨版税事;卡桑来电北京文友要改编拍摄“说英雄”系列;与香言和;DVV;电劝动方赴大陆行;仪怡二姑娘电有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