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回除死无他 (第1/1页)
第五回 除死无他 一样米养百样人。 人,有太多不同的性格、人格、脾气,但朋友至少有三种: 一种是忠诚的。 一种是不忠诚的。 但绝大多数是,还是第三种: 那是灰色地带。 ──既不绝对忠诚,也并不是不忠诚,而是灰色:既不白,也不黑,有时忠诚,有时不忠诚,端赖且视乎环境、需要、时势、情形而作出反应、变化、决定。 这种人最多。 这个自然,世间杀人者和被杀者,都绝对没有旁观/听说/任由别人被杀或杀人的那么多。 也幸好如此。 而今来的人呢? ──是杀人者? ──还是被杀者? 或只是一个: 旁观的人? 来者是小欠。 ──那个大脾气的小伙计。 陈心欠。 他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已将那婴孩、老太婆送上“不文山”的高地,并且又赶下坡来接应。 他一长飞身,猿臂一舒,铁手奋起一点余力,狠命一推,将手上两人向他手里一送,小欠及时接过两人,藉余势一荡,已勉强落回鳄嘴突岩上。 这时,雨已经开始下了。 由于上游决堤,再加上暴雨,是以水势更急了。 小欠把女孩、老头子提回高岩上,也费尽了平生大力,喘定了几口气,把老人交给女子,催促道“快往上爬,这儿我料理。雨大,坡滑,要小心你养父。” 女孩庆幸不遭洪流没顶,听小欠吩咐,一面扶老爹小心上坡,一面还频频回顾,跟小欠急道:“那位英雄还在水里,他──” 小欠促叱一声:“快上坡,要坍方了!这儿有我,你别回头。” 姑娘和老人只好艰苦上坡。那泥坡滑湿,要上得好一段,才有荆棘可作攀抓,两人就算要回顾,也无旁骛之力了。 这时,洪流上下,只剩下两人。 在水里的铁手。 还有在岸上的小欠。 铁手没有再叫。 他不再叫救命。 他因怕父女两人落于水中,所以刚才尽管已淹及其头,他仍屹立不动,双手高举;而今手上人去,急流卷涌,他的功力尽在一双手,马步上的造诣可远不如三师弟追命,是以终于无法强持,人一浮,步一空,手脚挣动几下,反而更拉远了与岸上突岩的距离,而且连鼻咀已埋入水中。 还猛吞了几口水。 污水──他还分辨得出那刚烧过的水里夹杂的臭烧味道。 他暗叫糟糕,心中气苦,但他没有呼喊。 好不容易,他才凝下一口气,勉强在水流里把住步桩,但已无法寸进,同时,浊水已淹及他的鼻端。 ──只剩下一双眼睛,还露于水面上。 然后他就望见他那位新交的朋友: 大脾气的伙计:小欠。 他就在旋风中、雨中、那像鳄咀一般突出的高岩上。 ──还有他膝上还搁着一口弯弯的古琴。 小欠也在俯视他。 铁手看到了自己的朋友,仿佛有点熟悉,又颇为陌生。 ──但他的心很平静。 他在水里笑了。 ──不开口的那种笑:至少,是那种免于让自己多吞一口水的微笑了一下。 他没想到自己死前最后看到的一个人,竟会是自己最新交的一个年轻朋友。 小欠没有笑。 他甚至还蹲了下来,用手托着下巴,望着他。 他的眼色很冷。 比水还冷。 脸色很白。 比东方那一点荒唐的晓色还苍自。 眉很剑、人很傲、唇闭得很紧。 他一时似乎都没有出手(包括救人或杀人)的意思。 他只是冷冷的、淡淡的、静静的蹲下来,平视着他,看着铁手仍露于水面的眼睛。 乐莫乐兮新相知。 他是铁手的新知陈心欠。 在风中、在雨中,在生死关头中,他看着他,像看一场毫不相关的戏。 ──难道这场交谊最终要演变成:悲莫悲兮生别离? 水,愈涨愈高,终于已淹盖过铁手的一对眼睛。 他终于已在水底立足不住。 人一浮,手足一挣,就沉得更快,吞了更多口水。 这时候的铁手忽然有一个荒谬的想法: (我快死了。 ──没想到,我到底仍淹死于水中。 我死了,我那新交的好友,会不会用他的琴,为我弹上一曲,来悼念我呢?) 想到“古琴”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那把古琴──但不是听到琴韵。 他正似遇溺的所有常人一样,手足挣动,且愈是挣扎,灌入耳鼻口的水就愈多,蓦见一物,便似将浮木一般的抓紧了它,致命不放。 这就对了。 他的双手一拿住了那物(古琴),小欠一运劲,就把他自水中给扯上来了。 小欠终于还是出了手。 他并没有为铁手的死而弹一曲。 他只是伸出了他的琴: 救了铁手的命。 哗啦一声,铁手脱离了水,像是一尾鲸色的大鱼。 小欠在突岩上,双手紧持琴尾运劲,要把铁手扯上岩来。 这是生死攸关之际。 却是差一步──一 ──只差一步,铁手就上岸了。 暗算却在此时发生了! 暗器来了! 暗器发自对岸。 山那边。 丛林里。 十几种暗器,都快、都准、都狠、都要命、都打要害,而且都同时要谋二人之隙害两人的命。 出手的人,显然一直都在苦苦等待。 忍耐。 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忍到了这一刹那。 这是千载难逢之机: 铁手未脱险,惊魂未定。 小欠在救人,无法分心。 ──经过充分忍耐和等待的出的手,往往都能一击必杀,足以致命。 因为他们已准备充足,且已观准时机。 暗器混在雨中。 暗算一旦不着,接下来他们还有更狠更辣的追击。 ──小欠,铁手,自是非死不可! 除死无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