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临天下_75.第075章合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5.第075章合作 (第2/3页)

泛桃花,印堂发黑,近日必有血光之灾”

    姜源唇角微挑,哭笑不得道:“大师可有办法化解?”他已经够倒霉了,再来个血光之灾,小命可就有点危险了。

    “办法是有…”圆通大师说到这里顿了顿“但是老衲不能告诉世子。”

    姜源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他突然觉得自己今天来到清凉寺就是个错误,简直毫无收获。

    圆通大师继续道:“长公主其实是知道办法的,究竟要怎么做,世子回去问她便是。”

    从圆通大师的禅房出来,清凉寺的僧人告诉君律和姜源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他们的马匹同时生病了。

    姜源暗叹自己的霉运还在继续,君律则是下意识就想到了卫盈,多半是他在捣鬼。

    由于两个人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胆战心惊的小和尚逃过了一劫,尽管他也很好奇,同样的喂法,其他人的马匹都没事,怎么就这两位的出了问题。

    就在姜源想着要不要回去找圆慧大师借两匹马的时候,有人邀请他们同车而行了。

    君家族学十日一休,像君微、君律这样的半大少年都是闷不住的,每逢放假必然出去玩。

    这日休假去乾陵玩,是君律前几日就和君微商量好的,他有些好奇卫盈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还在他们去乾陵的必经之路等着他,并给他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

    乾陵是成祖皇帝的陵寝,也是大衍历代皇帝里头,修建得最为恢弘气魄的皇陵。

    成祖皇帝生性节俭,最是不喜铺张浪费。据说他刚登基那会儿,看到工部递上去的皇陵修建图纸,吓得好半天没有说话。原因无他,皇陵占地面积太大,修建起来花费的银子太多。

    历朝历代不乏由于修建皇陵和工部户部扯皮的皇帝,可那多是因为皇帝要多花钱,工部的官员觉得太费力户部的官员觉得太费钱,才会争论起来,最后往往是各退一步,互相达成一致。

    可到了成祖皇帝这里,情况就是反过来了,他老人家舍不得花太多钱修皇陵。

    工部递上去的图纸改了一遍又一遍,可结局都是一样的,皇帝不满意,还得再改。

    改到最后,工部尚书就想哭了,我的皇帝陛下,您省钱也得有个度,你再这么省下去,那就不是皇陵了,这样不合祖宗规矩的。

    户部尚书以前最嫌弃成祖皇帝的,觉得他太能花钱了,打仗找他要钱,迁民找他要钱,出海还找他要钱,可到了修皇陵这件事,户部尚书心情好了,皇帝总算知道他不容易了。

    由于修建皇陵的银子被成祖皇帝挪作他用了,一直到他登基差不多二十年的时候,乾陵的地基还没有打好,这是以前的皇帝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

    那是大衍皇朝最繁荣兴盛的年代,皇朝的版图囊括了瀚州、苍州、朔州、易州、幽州、燕州、云州、雍州、青州、宛州、涿州、澜州和琼州总共十三个州。

    中原王朝上一次拥有这么完整的版图是在数百年前的神川皇朝,神武大帝拥有的是东临大海,西到格桑高原,北至大漠,南抵云苍山脉的有史以来疆土最辽阔的伟大帝国。

    神武大帝之后,子孙不肖,皇朝末路,庞大的帝国被人拆分地七零八落。

    天佑四年,明王朱宸逼迫哀帝神川郁禅位,神川皇朝覆灭。

    自此,中原陷入长达百年的战乱,诸侯林立,大大小小的战事此起彼伏,却谁也没能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最终,来自北方草原的真皋人趁虚而入,占据了锦绣中原,大好河山。

    真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得了汉人的天下,却没想过入乡随俗,反而是连农田都恨不得改成牧场。

    真皋人血腥、野蛮的统治维持了百余年,终于被各路义军推翻。

    大衍皇朝开国的时候,控制的州郡不及如今的三分之一。

    那时,云州东南四郡落入了高丽之手;幽州和云州北方八郡、燕州东北两郡落入了扶余之手;铁勒占据朔州北方九郡和燕州西北两郡;瀚州各族纷纷**,人称“西域三十六国”;苍州脱离了中原皇朝的统治,苏瑟尔家族成为格桑高原事实上的统治者;易州西南十四郡落入了朱夏之手;琼州西南四郡落入了南越之手;琉球诸岛落入了扶桑之手。

    太丨祖皇帝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土,他给后世子孙留下的遗训也是必须收回故土。

    有太丨祖皇帝留下的紧箍咒套着,卫家的历代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可一直到兴祖皇帝晚年,大衍才彻底收回了北疆的全部失土,并且开拓了灵州。此时,大衍皇朝开国已经三百年了。

    废帝时期,还是秦王世子的成祖皇帝收回了南疆的失土。待他登基以后,又派人收复了琉球诸岛。此后,西域诸国纷纷臣服,格桑高原的苏瑟尔家族主动称臣,太丨祖皇帝的遗愿彻底实现。

    除了擅长打仗,一生南征北战没有败绩,成祖皇帝也很擅长经营民生——当然,有人说不是成祖皇帝擅长,是孝成皇后擅长——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国库终于不缺银子了。

    户部尚书是最爱跟成祖皇帝唱反调的人,皇帝要花钱,他就说没钱。

    节俭修皇陵这事儿起初他是很赞成的,国库的钱都给皇帝花光了,就该从他身上扣回来。可到了后来,户部尚书也看不下去了,我的陛下,不浪费是好事,抠门成你那个样子,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