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第099章完胜 (第2/3页)
盈提前示了意,卫央才会死得那么像是真的。 早先,君律误会卫盈的大肆杀戮是给儿子报仇,后来他明白了… 卫盈哪里是在报仇,他是在杀人灭口,他怕他不小心查出了真相。 虎毒尚且不食子,君律怎么可能想到,卫盈会连卫央都下得了杀手。 不说卫央是卫盈几乎豁出性命才换来的孩子,就说他的出生坚定了神佑皇帝立卫盈为储君的念头,君律就想不到,卫盈心狠起来可以连儿子的性命也不要了。 卫央的死活卫盈尚且不放在心上,他对功高盖主的君家恨意满满也就很好理解了。 是的,功高盖主,这是君律唯一可以想到的君家真正的罪名。 神佑皇帝子嗣众多,卫盈非嫡非长,说是宠妃之子都有些勉强,因为在神佑皇帝的宠妃名单里,卫盈的生母赵贵嫔排进前五问题不大,可能不能进前三,那就有些不好说了。 卫盈之所以能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君家功不可没。 毫不夸张地说,是君家合全族之力,把卫盈捧上了那个位置。 君家在诸多皇子里头选中卫盈作为支持对象是有原因的,他娶了君律是一方面,他被众位平庸的兄弟衬托地比较出色则是另一方面。 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君澜看走了眼,君家看走了眼。 卫盈出不出色不好说,够隐忍也够小心眼倒是真的。 功高盖主是君家的错没有疑问,可何尝又不是卫盈自己的错… 兴祖年间的长宁武王、昭阳桓侯何等功高,他们盖主了吗?没有。 成祖年间的凌霄阁十八名将同样功高,他们又盖主了吗?也没有。 明君贤臣总是要相得益彰的,卫盈不是明君,君家的贤臣也就不好当了。 将君家满门抄斩之后,卫盈还不满足,他连君家的祖宗也不肯放过,可他刚在朝上透出点口风,满朝文武就炸了,态度统一得像是事前商量好的。 永安王世子姜源更是直截了当地问了,他问卫盈是要掀了兴祖皇帝的定陵,还是仁宗皇帝的裕陵,又或者是成祖皇帝的乾陵… 昭阳桓侯君临陪葬定陵,仁宗皇帝和孝仁皇后,成祖皇帝和孝成皇后干脆就是直接合葬的,他恨君家不要紧,是不是连自家的祖坟也不放过。 卫盈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他当然不能动皇陵了,那可是他的祖宗。 由于当场怼了卫盈,还让他下不来台,姜源后来被卫盈借故废了世子之位。 君律身在冷宫,听到这件事已经是在很久以后,那会儿姜源都离开渝京了。 卫盈只是让君律活着,却不会给他好过的日子,一日三餐有一顿没一顿,食物不是馊的就是霉的,被遗忘也是经常的… 冷宫冬冷夏热,冬天冷风嗖嗖地灌,夏天日头毒辣地晒,住在里面难受至极。 君律从小锦衣玉食,几乎是半点苦头没有吃过,可他在冷宫熬了整整十八年。 一个小肚鸡肠倒行逆施的卫盈就是卫家最出色的皇子了,持续了四百多年的大衍皇朝,大概也要走到末日了,君律不无悲哀地想到。 正是这样的动力支撑着君律活下去,他要活着,他要看到卫盈的结局。 君律的判断是正确的,正德十年以后,大衍各地的起义连绵不绝愈演愈烈,可见卫盈是多么地不得人心。 正德二十五年的某一日,君律发现连着两日没人搭理自己了,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难道卫盈改变主意了,他想要慢慢饿死他… 君律不想死得这么难看,就尝试着往外走去,岂料一路畅通无阻,根本无人阻拦。 好容易拦着个背着大包袱往外跑的小太监,君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叛军攻破外城和内城了,眼看宫城也要守不住了。 君律愣了愣,忙问卫盈去哪里了,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小太监没有认出君律,说皇帝前两日就不见了,有人说他跑了,也有人说他被人杀了拿着人头去投诚了。 他们都是小人物,管那么多做什么,拿点值钱的东西快点逃命要紧,再不逃就走不了了。 君律闻言哈哈大笑,卫盈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真是丢光了卫家列祖列宗的脸。 大衍皇朝完了,新的皇朝由谁建立君律并不关心。 君家的人都死了,他的卫央也死了,他是时候下去陪他们了。 君律被君微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什么叫姬宁不去他也不去,他们有那么熟吗。尽管君律清楚,前世的君微和姬宁之间有点什么,可那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他们这个进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还是说君微单纯是嫌姜源太烦了,尤其是没有姬宁在,就更不想和他打交道了。 姜源是最早知道姬宁今天没法出门的人,可他还是如约来了君家。听说君微也不去了,姜源也不意外,他笑着对君律道:“小朋友,我们上林苑是去不成了,就在城里逛一逛如何?” 君律无所谓地点点头:“我没关系,你决定就好。”不去上林苑也好,就在城里逛逛,他还能顺便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