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修仙记_第四回玄宗罢占杨玉环贵妃喂千年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玄宗罢占杨玉环贵妃喂千年修 (第3/4页)

馈药一丸,吞后即觉异香袭体,红光满室,香气不散,梦后怀上了蓝采和。

    蓝采和为人耿直,自幼发奋读书,娶妻萧氏,继配岳氏。蓝采和夫妻育有三子,名本仁、本俊、本信。本俊、本信早殇。

    蓝采和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中进士,后授左阙谏议大夫。其为官期间就博览群书,尤对道书爱不释手,并常与道士谈经论道,也常于府中按着道书及道士所言习炼道功,对道家功法颇有领悟,虽未隐居起来全身心地修炼,但也受益匪浅。他为人坦诚,乐善好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

    后来唐朝皇宫出了一个杨贵妃,杨贵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蓝采和的命运,也改变了唐玄宗和唐王朝的命运。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9年)出生于四川,祖籍陕西,其父杨玄炎任蜀州司户,父死后依叔父杨玄珪为生。开元22年,17岁的杨玉环被送入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后宫,封为王妃。寿王瑁为唐玄宗与其爱妃武惠妃所生,所以杨玉环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妇。

    唐玄宗后宫嫔妃成群,但唯独宠爱武惠妃,不幸的是后来武惠妃因病而死。唐玄宗十分怀念武惠妃,郁郁寡欢,虽后宫佳人数千,却无可心之人。

    一次,唐玄宗到华清池洗浴,在走廊上发现了一个女子。这女子隔着廊儿,在花窗下斜倚着,她背着身子,云髻半偏,衬着柔软的腰肢。她突然又转过脸来,半边腮儿恰恰被一朵芙蓉花儿掩住,露出那半面粉颊来,玄宗惊心乱目地看着,不禁朝她微微一笑,那女子立时羞的面色绯红,好似花儿绽放,与芙蓉融为一体。玄宗不由自主地向她走去,女子见状慌忙走开。但那女子好像有意在吊唐玄宗的胃口,不即不离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总与玄宗保持着一段距离。玄宗紧追其后,中官高力士莫名其妙地跟在他们后面。

    这女子正是寿王妃杨玉环,这天她随寿王一起来华清池避暑,恰好碰上了唐玄宗。

    杨玉环的美丽与柔媚一下子把唐玄宗给迷住了,晚上玄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杨玉环的身影清晰地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好像池塘莲荷中的花影,那么婀娜,那么神秘,她似乎就站在他的身旁,红唇皓齿,一笑一颦都那么灿烂。

    第二天一大早,他一脸倦意地对高力士感叹道:“这美人儿真可爱!叫朕心下好难抛!”高力士马上明白了皇上的心意,于是奏道:“万岁如果喜欢那杨氏,奴才替万岁爷去召她进宫来见一面儿。”玄宗叹口气道:“我们翁媳见一面儿有什么意思,眼见这相思病要害到底了!”高力士眼珠一转有了主意,附在玄宗耳边嘀咕了一通,玄宗听了连声称赞:“好主意!”

    于是高力士把万岁爷的意思告诉了杨玉环,并劝她丢下寿王,进宫去博得万岁爷的宠爱。杨玉环在华清池见皇帝对她痴痴颠颠的样子,早已柔情荡漾,听高力士一说,自是欣然同意。

    夜里高力士悄悄把杨玉环带到了唐玄宗面前,玄宗一见到杨玉环,两眼就色迷迷地上下打量开了,高力士当即让杨玉环入浴。玄宗看着浴池里的杨玉环,玉体白皙如“凝脂”在朦胧的雾气中时隐时现,如同仙女一般,不禁眼花缭乱,神魂颠倒。

    当夜56岁的唐玄宗与22岁的儿媳杨玉环在绣帐中极尽男欢女爱,纲常伦理全抛在了脑后。

    此后杨玉环按照高力士的精心安排,离开寿王先到内宫的太真观做了一个女道士,取号太真,并身穿道服,目的是消除人们对玄宗luanlun的议论,以使玄宗可以堂而皇之地将杨玉环迎入后宫。

    杨玉环明知这是唐玄宗的权宜之计,可又害怕日子久了会夜长梦多进不了后宫。于是在一次与玄宗同寝时,她把脸伏在玄宗的胸上,娇声说道:“陛下一定要把臣妾呼为太真,一辈子禁闭在太真宫?”玄宗抚摸着杨玉环说道:“不,不,你只是暂避太真宫,区区小事何必如此认真!”杨玉环哭说道:“对陛下来说是小事,对臣妾来说却是终身大事。妾自身蒙圣上垂爱,深感于怀,若不能常侍陛下于左右,今生今世则无颜活在人世!”眼泪湿润了玄宗的胸脯。玄宗顿起怜爱之情,将杨玉环紧紧地抱在怀里。从此玄宗开始称杨玉环为娘子,并令别人也照此称呼。寿王见王妃被父皇抢去,无可奈何,半个不字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

    开元29年正月,玄宗下诏改年号天宝,杨玉环走出了太真宫,与玄宗一起迎接普天同庆的天宝元年。自此玄宗整日与杨玉环在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每晚必与杨玉环同榻寻欢,至午夜不肯作罢,次日日上三竿方起,就连早朝惯例也被取消了。这正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说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面似桃花,单纯快乐,而且通音律,善歌舞。玄宗也自幼喜爱音乐,会作曲,能舞蹈,共同的爱好,更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着杨玉环。玄宗曾创作《霓裳羽衣曲》,杨玉环只是稍加浏览,就将其编成了舞蹈。杨玉环依韵而舞,歌声婉若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