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2·万事皆波澜_第二章山东豪吏有俊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山东豪吏有俊气 (第1/3页)

    第二章 山东豪吏有俊气

    ——出自《全唐诗》一百八十卷·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很好,下一句呢?”

    “唔唔…圣,什么圣…”罗中夏双眼装作不经意扫视着车厢外面不断后退的景色,抓耳挠腮。

    颜政捧着《李太白全集》坐在他对面,似笑非笑“给你点提示吧。”

    说完他抬起右手,做了一个向前抓的姿势,嘴里学着“英雄”里的秦军士兵“大风,大风!”

    罗中夏缓缓从肺里吐出一口气,念出了接下来的两句:“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这可真是讽刺,太白的千古名诗,他还要靠这种低级的形象记忆法才能记得住。不过也怪不得罗中夏,这两句诗用的典故,自然而然就会让人联想到那个凶悍如狼的欧子龙,以及他那枝炼自司马相如、能驾驭风云的凌云笔。

    这也是无奈之举。寄寓罗中夏体内的青莲笔虽然只是遗笔,毕竟继承的是太白精魄,寄主对太白诗理解得越多,就越接近太白本人的精神,笔灵的能力也就越发强劲。罗中夏国学底子太薄,用京剧里“会通精化”四个境界来比喻的话,他连“会”都谈不上,只好走最正统的路子:背诗。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战。”前路渺渺,不知有多少凶险。罗中夏为了保命,也只好打起精神,乖乖把这许多首李白的诗囫囵个儿先吞下去。只可惜任凭他如何背诵,青莲笔都爱理不理,恍如未闻,似乎知道自己的这个宿主就算摇头晃脑地背唐诗,也是春风过驴耳吧。

    根据小榕留下的那一首集句暗示,退笔冢共有两处疑似场所,一处是在浙江绍兴的永欣寺,另外一处是在湖南长沙的绿天庵。他们决定先取道上海,前往可能性最大的永欣寺。他们坐的是慢车,长路漫漫,正好可以靠背诗特训来打发时间。

    “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几个小时才背下了两三首。”

    颜政磕了磕指头,浑身洋溢着“事不关己”的轻松。他的体内也寄寓着笔灵,却没罗中夏这么多麻烦事。他的笔灵名为“画眉”,炼自汉代张敞,只要对女性保持尊重即可人笔合一,无须背什么东西。

    罗中夏厌烦地拧开瓶绿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算了算了,不背这首了,又没多大的战力,找些昂扬、豪气的诗吧,比如〈满江红〉什么的。”

    “〈满江红〉是吧?你等我翻翻,看里面有没有…”同样不学无术的颜政翻开目录,扫了一圈“呸,还全集呢,没收录这首诗…不过话说回来,这满篇都是繁体字,又是竖排,看起来眼睛可真疼。”

    “你可以用你的指头治治嘛。”

    颜政的画眉笔具有奇妙的时光倒转功效,可以用指头使物品或者人的状态回到某个不确定的过去,十根指头每一根都是一次机会。不过颜政还没学会如何控制,时间长度和恢复速度都不太靠谱。

    “这可不能乱用,有数的,我好不容易才恢复到这个程度。”颜政伸出指头,除了两个大拇指和右手的无名指以外,其他七根指头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红光中。

    罗中夏看到这番情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胸口。那里除了青莲笔以外,还沉睡着另外一枝叫“点睛”的笔灵。自有笔冢以来,他可以算是第一个同时在身体里寄寓着两枝笔灵的人了。曾桂芬曾经担心两笔相冲互克,会对寄主rou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但这几天以来点睛笔一直都保持着沉默,悄无声息,仿佛被青莲笔彻底压制似的。至于这点睛笔有什么能力、脾性如何,则是全然不知。

    这时候二柱子捧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康师傅走过来,在狭窄的过道里步伐十分稳健。颜政和罗中夏背了一中午的诗,早已经饥肠辘辘,连忙接过碗面,搁到硬桌上,静等三分钟。罗中夏发现只有两碗,就问二柱子:“我说柱子,你不吃吗?”

    “哦,我吃这个。”二柱子憨憨一笑,从怀里掏出两个白馒头,什么也不就,就这么大嚼起来。

    彼得和尚回了韦庄,曾桂芬曾老师有病在床,于是就派了他跟随着罗、颜二人。二柱子本名叫韦裁庸,因为名字拗口难记,罗、颜都觉得还是二柱子叫起来顺口。

    罗中夏把钢勺搁在碗面顶上压住,随口问道:“说起来,你自己没什么笔灵啊?”

    二柱子咽下一口馒头,回答说:“奶奶说,笔灵选中的,都是有才华的人。我脑子笨,不是块读书的料,呵呵。”说到这里,他呵呵傻笑着搔搔头“我以前在韦庄上学,后来被家里人送到河南武术学校,奶奶说如果我老老实实学拳,将来也是能有成就的,不必去挤做笔冢吏那个独木桥。”

    颜政正色道:“曾老师说得不错。美国摔跤界的大拿布洛克·莱斯纳有句话,叫『拳怕少壮武怕勤』,你这么扎实的功底,只要不进武协,早晚会有大成。我觉得你就和我一样,天生有做武术家的命格。”

    罗中夏黯然道:“不错,学拳可比当笔冢吏强多了,没那么多是非…”他摸了摸自己的兜里,里面搁着点睛笔的前一任主人房斌的驾驶证。他与房斌素昧平生,其人身前有什么遭遇经历一概不知。不过罗中夏亲眼见他因笔灵而被欧子龙杀死,不禁有了几分同病相怜的感觉。留着这驾驶执照,也算是作一点点缅怀。

    正在这时,窗外景色倒退的速度减慢了,车厢广播里说前方即将到达济南车站,停车十分钟。颜政掀开碗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他深吸了一口,喜道:“时间倒巧,咱们可以安安稳稳吃饭了。”

    三个人不再说话,各自低头开始大吃,一扫刚才吟诗背赋的沉闷气氛。二柱子边嚼着馒头,边朝窗外好奇地看去。济南贵为山东省会,是个大站,月台上密密麻麻站满了肩扛手拎行李的乘客,个个挈妇将雏,虎视眈眈。推着车子的小商贩们也早已经各自抢占了有利地形“德州扒鸡”、“济南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