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反客为主 (第2/4页)
。” 没有人露面就好,赵云也上岸了,士兵们把物资运送下来,有弓箭、大炮、火葯、给养等等,然后着在港口附近竖立栅栏营区。 乌族的营地就在附近,依倚陪赵云前往参观视察,乌族生活不错,族人气色很好,他们靠大海和丛林为食,以出售柚木和帮依倚打工去赚取奢侈品,族长热情地请赵云用饭。 赵云毛骨悚然,他发现乌族的人以老鼠为食,咬着老鼠,慢慢地咀嚼,即使是赵云,也觉得胃一阵又一阵地翻腾,几欲呕吐。 帝国几乎无所不吃,但还没有强到吃老鼠的地步,赵云真是抵受不了人吃老鼠的习俗,所幸的是他这一席,是咖喱鸡做菜而没有老鼠。 饭毕有娱乐,乌族进行斗鸡,沙地上,两只鸡怒目相向,红着顶子,斗得不亦乐乎,周围的人大声助威,这是部族不多的娱乐,当然比不上帝国多极了的娱乐! 赵云看了一会,因为军务在身,就告辞而回。 第二天一早就出发,留了五百人在营区里把守,九千五百人出动,用银子征发了乌族的六百人为劳工,四百人是男人,二百人是女人,都是健壮的。他们负责开路、搬运食水、装备、弹葯、食物、葯品,随同出动的还有250匹南方矮种马,用以拉四轮胶轮车。 部队还有二百辆山地自行车,带了五门碗口大直径的火炮,架在小车上和运载了200颗炮弹,没有带多,不过火炮,唉,士兵们认为有姿势冇实际,打得慢不算,威力很有限,开花弹没有研制出来,实心炮弹,一炮能炸死一个人,算是不错的成绩! 唯一的好处是用来吓人,轰隆隆非常讨喜。事实上,在士兵们的心目中,认为火炮用来驱邪赶鬼甚有好处。虽然不太满意火炮的威力,倒也不必也让长官为说服他们携带火炮而花费口水。 兵贵神速!由乌族的人带路,赵云、马忠率七千人先行,潘璋带二千五百人护着给养物资殿后。 按帝国陆战队训练,日行百里也不在话下,可是在丛林中,行动慢得象蜗牛爬。 那条通向巴鲁达族不过是二个月没人来往,草丛就繁殖得很密,树藤蔓延丛生拦在路上,可通行的道路很窄小,一百土著拿了部队发给他们的砍刀,在前面开路。 前路不通!师里的工兵连和土著正在忙着。 派出了岗哨,士兵们歪七竖八地坐在了地上,很多人手痒爬上了树,大家喝水、都在无聊地吃着零食,依倚诅咒着糟糕的路况,对赵云道:“看看那里黄金的储量,如果多,我就申请贷款,做条水泥公路或者建条小火车线。”赵云只是笑笑。 阻住道路的是一条小河,带路的土著激动地叫嚷说他上回去的时候,没有这条河! 管他有没有,工兵连砍伐树木搭建临时桥梁,干了三个多小时,坚固的桥梁建好,部队继续前进。 中午时分,一场透雨不约而来,倾盆大雨直泻而下,雨水无定向,把部队人人淋成落汤鸡,道路一片泥泞, 骤雨初歇,太阳即时跳了出来,地面立刻散发着大量的水蒸汽,迷迷蒙蒙的一片烟气。令士兵们哭笑不得的是天空居然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当然0罗,部队里的政工干部和牧师,马上往自己面上贴金,声明我们此次出动已获神佑! 麻烦的除了道路,更令人烦恼的是山蚂蝗,一种可怕的吸血昆虫! 下雨后,是山蚂蝗泛滥的时刻,不仅地上的树叶中,灌木丛中,小树树干树叶上,小溪边的石头上,都有山蚂蝗踪迹。它们争先恐后地爬向人,迅速爬上人的身体,在人的鞋、袜和裤脚上,伺机叮咬。最强悍的就是山蚂蝗挂在树上,人一经过,它就象轰炸机掉炸弹一样,准确无比地落在了人身上,落的都是颈部居多,大有好处(对它们,对人则是惨不可言)。 山蚂蝗咬人与其它昆虫咬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人感觉不到痛,开始像头发刺皮肤一样,感觉有点痒,到后来被咬的地方血流不止。 为防蚂蝗,乌族人在脚上抹泥,使他们吸不进血。帝国的装备则极为完善,士兵们穿着低跟军靴,穿一种特制的白粗布袜,与军裤相接处,用绑腿扎紧,身上穿迷彩服,系住袖口和领子口,往袜上、身上洒一些风油精之类的葯水。 绕是如此,大家露出的手、脸、颈,都有山蚂蝗悄无声息地掩上,一口咬定,死不松口,很难扯它下来,要它自个儿下来,只有它吸饱吸足血了,圆滚滚一条才会掉下来。 赵云亲眼看到,一名士兵,身上五六条山蚂蝗向上急蹿,脸上挂了二条,一弄下来,整个脸都是鲜血淋漓! 当年曹仁在林邑(今越南中部)丛林大战,部队回城时,个个干瘦,行路摇摇晃晃,象游魂野鬼,风一吹就吹飞。部队极其狼狈,象足十世的乞丐!原因很多,山蚂蝗与功大焉! 是以皇帝极有军心!那些打过丛林战的士兵,斩获不多,杀人很少,远远不及大规模的北方骑兵战。可是却得到皇帝的重赏!那些军队,对皇帝可谓是感恩涕零,知我者皇帝也,怎么不为他卖命呢! 其它军队,起初并不了解皇帝为何重奖,但军队的信息是相通的,每次一场大战下来,五角大楼必定总结战况(这是军队的优良传统),然后向各部队传达。当其它部队听到曹仁师个人出发时多少体重,回来时多少体重,有不少人减了三分之一的体重,人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些可怜的战友啊,他们受了多大的罪! 须知帝国军队从上到下,视补给为要务,再困难,也要让士兵们吃得饱饱的,象曹仁的搞成这样,极为少见。 要想搞正在吸血的山蚂蝗下来,只有用火柴点燃树枝,去灼烧它们,使它们疼痛卷曲,用匕首挑飞它们。 山蚂蝗叮人后血流不止,有什么办法呢?乌族人用山芦苇叶贴在伤口上,血马上止住。只是有时倒霉,不一定有山芦苇,就只好用上珍贵的“三九葯厂”所出的白葯去止血。 帝国三九葯厂出产的白葯,是当年皇帝飞船上“超市”带有极其古老配方的云南白葯,瓶子说写明成份是“藤三七”和“白鹤灵芝”这就足够了,中医们就根据葯方去试制,花了十五年功夫,最终试验做出了能rou白骨、生肌肤的云南白葯,是极受军队欢迎的医葯。 士兵们不大喜欢为这小伤用白葯,因为白葯是救命的圣葯,战场上一受伤流血,用它倒在伤口上,其血即止,在战场上多少也不够用!现在所带有限,岂能乱用?因此大家见了山芦苇,有人把一些较小的拨起带走备用。 军队在丛林中穿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