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稚子生大谋 (第2/4页)
教导他。不过,朝日的事,家康当不会拒绝吧?若拒绝了,只有兵戎相见了。我不能再作比这更大的让步。否则,大名们会有话说,朝廷也不答应。” “…”“数正,未几我便是大将军,希望我的妹婿能协力助我。看家康是助我一臂之力以平定天下呢,还是要背上扰乱太平的罪名。哈哈。” 数正两眼直直地看着秀吉,说不出话来。秀吉的提议着实令人震惊!要把年过四十、渐入老境的朝日姬,从佐治日向守手里夺过来,许为家康的正室。此事怎可轻易回应?秀吉能说出这等话来,一定是铁了心!然而,他已经cao纵了朝廷,一旦发生纷争,他便可轻而易举地给人冠以罪名。 “怎样,有没有信心说服家康?这既是为了德川氏,也是为了天下啊!”“请给我些…时间,思量一下。” “好好,我让他们泡茶,你可以慢慢思量思量。”秀吉泰然自若地笑了。 “人当有能力把握大势。”秀吉待茶端来后,马上叫侍从离去,眯起眼睛看着明亮的隔扇,道“即便你因此受那些顽固老臣的排挤、憎恨,在德川氏很难待下去,这事也是非做不可。” “是。” “家康定会赞成,问题只是家中的那些顽固之人,不过事成以后,他们定会感激于你,你便成了德川氏的中流砥柱。” “…”“你要知道,无论何时,我都会善后。我这里的待遇从不是五千八千,我的身家亦不止家康的五倍十倍。怎样,为了天下,为了德川氏,为了我羽柴秀吉,为了你自己,能否接受这个任务?” “但是…佐治日向守的夫人…” “你是说,我没有问朝日姬?” “是的,他们夫妇已经生活了多年。” “数正!为了天下,羽柴秀吉自不消说,就是我所有的亲人,都要为天下而在所不惜!” “大人是说,已经问过她了?” “还没有,但我相信她定无异议。” “若在下拒绝此事…” “那就只有一战!我已明言,你以为家康愿意兵戎相向?” “但是…” “数正!我马上就要攻打纪州,其次是长曾我部,等佐佐成政被收拾了,信雄成了我的盟友,你想家康还有多大胜算?顶多和北条父子来往几趟,然后即束手无策。我的算盘并没有打错,若你认为家康还有胜算,就拒绝我。你放心,只要与家康有关,我绝不会小器。我会立即把于义丸、令郎和作左的儿子安然无恙地送回,然后,战场上一见高下!” “大人令人生畏啊!”“哈哈!其实不然。我希望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甚至连我的亲meimei都当了赌注。秀吉一直都是为了天下黎民啊,数正!” “抱、抱…抱歉!” “那么,回去后会说服家康吗?” “是,我不能拒绝。” “你既然这么明白,自会好生去跟家康说了。数正啊,不管发生什么事,秀吉都不会舍弃你而去,定会为你善后。” “多谢大人!”数正越来越神伤。他在秀吉面前已经无计可施,几成了被cao纵的傀儡。 怎会变成这样?秀吉的态度,已经使数正认为自己不像德川的家臣,而似背叛了家康,成为秀吉的家臣了。秀吉想利用最近的口头禅“为了天下人”这句冠冕堂皇的话来cao纵数正,并让他亲口说:“为了平定天下,在下愿意违背主公,站在大人一方。” “大人真是令人生畏!” 数正又重复一遍刚才之意,不禁黯然泪下,内心感概万千。这也源于他软弱的本性“回去后在下只有照大人所嘱,别无他法。” 秀吉那咄咄逼人的目光总算柔和了些“你明白我的本意了吗?” “还没完全领会。只是在大人的决策面前,在下没有置喙的余地,只有屈从。” “数正!这个屈从,不是向我羽柴秀吉屈从,而是屈从于天下大理!” “是!”“家康心志明达,可在气魄上,终逊我一筹。我羽柴秀吉并非那种统一了几块属地就会满足的人。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山高,比海深。当一统天下的时候,我会把这里的事情完全交给巧于内治的家康管理。” “在下不想再听这种安慰的话,容在下告退。” “不是安慰,是开阔眼界。若家康和我争斗,我定会战而胜之;和我携手,凭我的宽大胸怀,家康定能繁荣壮大。征伐只会对德川氏造成双重损失,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苦心劝家康的,天下只有一人,那便是石川数正!数正,你不只是为秀吉,也是为了家康能顺应大势而尽力的大忠之臣啊!”数正没有回应,只道:“在下即刻就去于义丸公子那里,和他见过,马上回去。” “好!我吩咐你的事,你就悄悄地去办。在我出征纪州时,请家康到这里吧!我意欲叫于义丸随军出征,那时家康便可以监军的身份来此。” “那么,在下告辞。”数正简直不知自己在说什么了——这么一来,我的信念不就丧失殆尽了?这个心性柔弱的老实人,在矛盾中走过冰冷的长廊,一时眩晕。他自问:如此一来,你还是三河的武士吗? 冷汗经风一吹,他全身汗毛倒竖。 过去,数正从没有想过要违背家康,倒向秀吉。即使现在,这个决心还是丝毫未变。可是,他总觉得今日的阳光格外刺眼,又频频听到良心的哀鸣。如他回到滨松城告诉家康,秀吉要把朝日姬嫁过去,家康究竟会说什么呢? 一向心平气和的家康,一听秀吉无理地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