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聚乐第 (第3/5页)
管什么场合,秀吉都是那么坦然。不论是面对母亲,还是大敌当前,他常会表现出孩子气,却又行之泰然。不论是心怀祸心,还是胸有jianian谋,他都是振振有辞、大义凛然。 “此事唯有母亲方能办到,别人代替不了。您去一次,便可说想念朝日想出了病,也便有理由把朝日叫回来。这个借口太好不过了!回来后仔细询问她,若当真夫妻不和,其时我再叫家康来京理论不迟。” “大人!” “母亲还有甚不明白的?” “都明白。知子莫若母啊!”“是啊!母亲若不明事理,怎会生出孩儿这般人物?” “可是…我到冈崎后,不会生出意外吧?”大政所还是不无担忧。 “我懂!母亲,您放心,不会有差池。孩儿的初衷,是和母亲、朝日共享天伦之乐,京城的内野新邸才叫聚乐第。” “聚——乐?” “对啊!顾名思义,所谓聚乐,便是聚集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秀吉又转向秀长“参议,不出所料吧?不愧是我们的母亲!好,把有乐的计划告诉母亲。”他扬起下巴,命令道。 大政所似乎松了一口气,看看宁宁,双眼红了,道:“北政所,关白大人既然这么说,应当不会出什么差池。” “是啊,母亲要辛劳一番了。”北政所道。 “就这样吧,也是去迎接朝日。” “媳妇更加敬佩大人了。” “是啊。他的心思确实没人比得上。”大政所道。 “正因为如此,大佛殿也好,聚乐第也好,都气势宏伟,天下第一。”北政所道。 秀长轻轻摊开一个册子,给大政所看。“请母亲听听行程安排。” “我听着。” “十三日从大坂出发。除了侍女,还有十数步卒随行,沿途的大名自会竭尽全力暗中保护母亲,母亲尽可放心。” “哦,这么说,只有五天就要启程了,何时能到冈崎?” “预计十八日抵达。” “十八日?还真快啊!只怕朝日等不及了。”大政所的不安似都已消失,但当和秀吉相视时,她仍然脸色发红。 秀吉对秀长使了个眼色,让他收起册子,好把话题转移到大佛殿上去。“许久不曾这样了,和大政所、参议一起用饭,宁宁亦要作陪!”他怕一旦再对母亲有什么承诺,会令自己更是不安。因此,他陪着母亲拉家常,不觉两个时辰过去。 “大佛殿竣工后,天下咸服,盛世将成。宁宁与母亲也都要入住聚乐第,再将家康与朝日接过来,如此,岂不其乐融融?到那时,不只我们,首先要请天皇行幸聚乐第,再举行国祭。对吗,宗易?”秀吉说着说着,已远离了计谋,开始了天真的狂想。北政所与他一唱一和,她甚是清楚秀吉的心结,故她有时站在婆婆一边,有时又会压制婆婆。 饭后,秀吉回到本城大厅,属下已候多时。此时,大政所如同一个孩子般,只想插翅飞到滨松的朝日身边,道:“看到我去接她,朝日定很惊讶。” “是,母女可似尽情倾诉别情,痛痛快快拉家常。” “媳妇。” “母亲。” “我该给女婿带些什么礼物?给朝日带的是她最喜欢的砂糖。” “礼物就不用母亲cao心了,关白大人自会让人准备。” “唉,我若不亲自cao办,总是放心不下,这是对女儿的心意啊!”“哦,那么可托宗易先生从堺港拿些红酒来,若家康不饮,也可给朝日。” “哦?红酒好,红酒好。” 大政所出发之日确定为十月十三。连续几日,可忙坏了北政所。 秀吉告诉家康,若家康进京,他会把大政所送到三河,且不派一个大将随行。因此,一行人中,没有一位武将,除了北政所挑的女眷二十余人,只有五十多个步卒及下人。这便是叱咤风云的关白之母的出行队伍。 这一日下了霜,天空明澈如洗。北政所送他们到城外港口,见这般冷清气氛,不由一阵酸楚。大政所起初那般不安,可现在竟一身轻松,比去有马洗温泉还惬意。 不知为何,秀吉没有出现在送行人群中,只有浅野长政站在北政所身边。 “一路保重。”北政所对坐轿上船的大政所道,突然眼前一片模糊。大政所对自己的身份尚不清楚,即便队伍再冷清,也不会心生疑惑。她依然把自己当作尾张中村一介农妇。宁宁悲哀至极。 清澈见底的水面倒映着天空,船朝北驶去,前后各有一艘船跟着。在伏见改行陆路时,近江势田城主——秀吉外甥三好秀次会送大政所到尾张。在跨入尾张地界后,有织田信雄关照,因此一路无虞。即便如此,没有一个骑士相随,和大政所的身份实在不相称。 北政所呆呆站在港口的石阶上,目送着逐渐远去的船只和被惊起的水鸟。秀吉也许和她同样悲哀,只是故意不表露出来而已。 “大人太意气用事了!”当北政所得知没有一个大将护送时,气愤地责问秀吉。 秀吉一如往常地笑着,若无其事道:“家康已经爽快地答应进京,我不能违约,否则会成为天下的笑柄啊!”秀长、浅野、石田、增田等似都不赞成此事,可是都和宁宁一样被顶了回来。既然大政所都没觉得有何不妥,算了吧! 船驶出港口,进入淀川,消失了。宁宁突觉浑身冰冷,抬脚就往回走。 “啊!浅野大人,且等一等。”正在此时,石田三成叫住了跟在北政所身后的长政。 “什么要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