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二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六 (第5/6页)

祖的旨意,但他经划详密,当时都称颂他能干。后调任陕西行省参政,死于官任上。

    周祯,字文典,江宁人。元朝末年流亡到湖南。太祖平定武昌,任用他为江西行省佥事,历任大理卿等职。太祖认为唐、宋都有成律断狱,唯独元朝以一时行事为条格,官吏容易违法。诏令周祯与李善长、刘基、陶安、滕毅等人制定律令,少卿刘惟谦、丞周浈也参与此事。书写成后,得到太祖的称赞。

    洪武元年(1368),设置刑部,任命周祯为尚书,不久改任治书侍御史。第二年出任广东行省参政。当时省治刚开始实行,正官大多空缺,吏治不严厉。香山丞冲敬治理有政绩,积劳成疾,死于官位上,周祯作文祭奠。闻者感动。一时郡邑良吏雷州同知余骐孙、惠州知府万迪、乳源知县张安仁、清流知县李铎、揭阳县丞许德、廉州知府脱因、归善知县木寅,周祯列举他们的政绩上奏。木寅是土司。脱因是蒙古人。于是属吏益加努力。三年(1370)九月召为御史中丞。不久因病辞官。太祖初即位时,有鉴于元朝的宽纵,使用法律很严,奉行者重足立。法律制定以后,吏士开始循守。其后多次修正,都以周祯的书为依据。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选拔为吏科庶吉士。第二年提升为户部侍郎。当时担任诸司者,一般是进士和太学生,但经常有不法者。太祖御制《大诰》,举通政使蔡蠧、左通政茹王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杨靖赞扬说:“这也是进士、太学生,但都能尽职而令我满意。”他受到了如此的称赞。

    二十二年(1389)晋升为尚书。第二年五月,诏令在京为官三年的都能升迁,并成为规定。太祖要刑部尚书赵勉和杨靖交换官职,谕曰:“百姓犯法,就如饮食一样容易。设法防范,违犯者越多。推恕行仁,或许能感化。从今开始,犯有十恶罪并杀人的一律处死,犯其他罪的都让他们向北边输粟。”又说“:在京城的囚犯,你等应复奏,我亲自审决,尚怕有所失误。在外地的官吏所思量的,又怎么能全面呢?你们应详细上奏,然后派遣官吏审决。”杨靖领旨研办,大多数得以平反。太祖予以嘉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曾抓了一武弁,卫兵搜了他的身,得到一颗大珠,属僚十分惊异。杨靖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是假的,怎么能有如此大的珠呢?”于是将珠打碎。太祖听说后,感叹道:“杨靖的这个举动,有四点值得称道。不把它敬献给我以讨得欢喜,这是其一。不穷追投献,这是其二。不奖励门卫,杜绝了小人的侥幸心理,这是其三。千金之珠猝然而至,毫不动心,说明杨靖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这是其四。”

    二十六年(1393)兼任太子宾客,并给予二份俸禄。不久,犯罪被免职。正遇上征讨龙州赵宗寿,诏令杨靖晓谕安南为军队输送军粮。杨靖穿上白衣前往。安南相黎一元以陆运险艰为由,欲不奉行诏令。杨靖反复宣讲谕令,并允许他水运。一元于是输送粮食二万石至沲海江,另造浮桥到达龙州。太祖十分高兴,任命杨靖为左都御史。杨靖公忠而有智略,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他得到的宠遇最丰厚,同行没有人可与他比。三十年七月因为乡人代改诉状而犯罪,被御史弹劾。太祖大怒,于是赐他死罪。终年三十八岁。

    单安仁,字德夫,濠州人。少年就担任府吏。元朝末年,江淮兵荒马乱,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元朝廷授予他枢密判官。跟从镇南王孛罗普化镇守扬州。当时群雄四起,安仁感叹道:“这些人都是为渊驱鱼,为虫驱雀罢了,王者兴起,不会是这样的。”镇南王被长枪军赶跑,安仁没有归属,听说太祖平定集庆,就说“:这才是王者。”率众前去归附。太祖十分高兴,就命令他率军镇守镇江。安仁严格整顿军队,敌人不敢进犯。移守常州,他的儿子叛降了张士诚,太祖深知安仁忠谨,也没怀疑他。一段时间后,晋升为浙江副使。有悍帅横敛百姓,名目叫寨粮,安仁绳之于法。晋升为按察使,征召为中书左司郎中,辅佐李善长裁断政事。调任瑞州守御千户,入宫任将作卿。

    洪武元年(1368),提升为工部尚书,仍统领将作事务。安仁精敏,足智多谋,诸多营造工程,大小及程式,十分符合太祖的心意。过了一年改任工部尚书,因年老请求还乡。赐给三千亩田,七十头牛,每年供给尚书俸禄的一半。六年,任山东参政,恳切推辞,得到许可。回老家闲居,曾上奏请求疏通仪真南坝至朴树湾的水道,以便利官民运输,疏通运河江都深港以防止淤塞,迁移瓜洲粮仓至扬子桥西,以免受大江风潮的侵害。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再次授予他兵部尚书。他辞官不做。最初,尚书官阶是正三品。十三年,中书省撤消后,尚书升为正二品,但安仁辞官在此之前。太祖念及安仁的功勋,二十年,特授予他为资善大夫。当年十二月,安仁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跟从俞通海前来归附,渡长江时担任水寨管军镇抚,多次从征有功。洪武元年(1368),转漕至河南。半夜抵达蔡河,强盗突然到来。薛祥不为所动,好语劝散了强盗。太祖听说后十分高兴。派他带兵,任职十分卖力,授予京畿都漕运使,负责淮安。浚河修筑堤坝,自扬州到济南长达数百里,徭役分担十分均平,百姓没有什么怨言。有功劳的立即上奏,授予官职。元朝都城被攻下,官民纷纷南迁,途经淮安,薛祥多方给予方便。山阳、海州民乱,驸马都尉黄琛前去平定,牵连了许多人。薛祥会同审讯,无罪的就当场释放。薛祥治理淮安八年,百姓都称赞他。到他任期满后回京城时,百姓焚香希望他再来,有的还祭祀他的肖像。

    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