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 (第10/13页)

鲜血,映射到窗牖上都变成了红色。

    十年九月,每天早晨和傍晚,天呈赤黄色。

    洪武二年十二月甲子日,太阳中有黑色的斑点。

    三年九月戊戌日,十月丁巳日,十一月甲辰日,四年三月戊戌日,五月壬子日至辛巳日,九月戊寅日,五年正月庚戌日,二月丁末日,五月甲子日,七月辛末日,六年十一月戊戌朔日,七年二月庚戌日至甲寅日,八年二月辛亥日,九月癸未日,十二月癸丑日,十四年二月壬午日至乙酉日,十五年闰二月丙戌日,十二月辛巳日,都出现了那样的天象。

    正统元年八月癸酉日至己卯日,月亮出入的时候都有游动的氛气,呈赤色,没有光亮。

    十四年八月辛末日,月亮白天出现,与太阳竞争光明。

    十月壬申日,太阳上有黑气像烟雾,不久,发射出红光,散布的光焰像火一样。

    景泰二年四月己卯日,月光如赭色。

    七年九月丙子日,太阳变成赤色。

    天顺二年闰二月己巳日,太阳没有光泽,不久变成赤色,如同赭色。

    三年八月丁卯日,太阳如同赭色。

    六年十月丙子日,太阳赤红如鲜血。

    七年四月癸末日,又像那样。

    乙酉日,太阳变成白色。

    八年二月己亥日,太阳没有光泽。

    成化五年闰二月己卯日,太阳变成白色。

    十一年二月己亥日,太阳像赭色。

    四月辛卯日,又像那样。

    十三年三月壬申日,太阳呈白色,没有光泽。

    十月辛卯日,十四年三月庚午日,十六年三月丙戌日,都像那样。

    十七年三月丁酉日,太阳呈赤色如同赭色。

    十八年四月壬寅日,太阳呈赤色,没有先泽。

    十二月癸酉日,太阳呈赤色如同赭色。

    二十年二月癸酉日,又像那样。

    弘治元年十一月己卯日,月亮生出光芒,像牙齿,长三尺多,呈苍白色。

    十八年八月癸酉日至九月甲午日,太阳没有光泽。

    嘉靖元年正月丁卯日,太阳惨白,变成青色,没有光泽。

    二十八年三月丙申日至庚子日,太阳呈惨白色。

    三十四年十二月庚申晦日,太阳忽然暗淡下来,有数十个青色、黑色、紫色的日影如同盘子,互相挨挤,很久之后,变成千百个日影,飞扬飘荡于满天,向西北散去。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癸丑日,黑色的日影二三十个,回旋环绕在太阳的旁边,不久,被云遮蔽,不再出现。

    五月辛卯朔日,太阳光旋转飘荡,随即变成黑色的饼团。

    三十年三月甲申日,太阳光照射地上,呈黄赤色。

    三十五年十一月丙午日,太阳呈赤色,没有光泽,照射到地上,如同鲜血。

    四十二年三月庚辰日,太阳赤黄如赭色,像鲜血的现象达好几天。

    四十四年八月戊辰日,太阳中有黑色的光。

    四十六年闲六月丙戌日至戊子日,黑气从太阳中出入,互相摩擦振荡。

    玉启四年正月癸末日,太阳呈赤色,没有光泽,宥二三个黑点在旁边飘荡,渐渐达到一百个左右,一共经历四天。

    二月壬子日,太阳淡黄,没有光泽。

    癸丑日,黑色的日影在太阳旁摩擦振荡。

    四月癸酉日,太阳中有黑气摩擦振荡。

    十二月辛巳日,午时,既不是烟,也不是雾的氛气,覆盖在太阳上,摩擦振荡,像覆盖,像吞没,整个天空都变成了赤色。

    塞祯四年正月戊戌日,太阳的颜色像鲜血,照着人和物体都呈赤色。

    二月乙巳朔日,太阳赤红像鲜血,没有光泽。

    十月丙午日,月亮白天出现。

    十一年十一月癸亥日,太阳中有黑点以及黑色、青色、白色的云气。

    太阳落山时,光芒摩擦振荡像两个太阳。

    十二年正月己未朔日,太阳呈白色,没有光泽。

    辛酉日。

    太阳摩擦振荡一整天,有氛气从太阳中出来,像镜子里喷发出花朵。

    二月庚子,太阳的旁边有红色、白色的丸球,又有白色的光芒和黑色的氛气交相掩映,太阳光摩擦振荡。

    十三年九月己巳日,两颗太阳一起出现,到辰时纔合并成一颗,落山时又分成两颗。

    十四年正月壬寅日,太阳呈青色,没有光泽。

    后三年正月癸丑日,有异星侵入月中。

    三月壬寅日,日色没有光泽的现象长逵二十天。

    洪武六年三月戊辰日,太阳交相出现光晕。

    十年正月己巳日,白包长虹穿日而过。

    十二月甲子日,白虹又穿日而过。

    十二年四月庚申日,太阳交相出现光晕。

    十四年正月壬子日,太阳两旁出现光晕,白色长虹穿日而遇。

    九月甲辰日,白色长虹穿日而遇。

    十五年正月丁末日、十九年三月己巳日、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午日,都如此。

    二十三年正月壬辰日,太阳出现晕圈,白虹穿遇珥晕。

    二十八年十一月乙亥日,太阳上赤色云气长五丈多,一会儿又产生直气和背气,都是青赤色。

    又产生半晕,两道白虹穿遇珥晕,不久,满天白虹穿日而遇。

    三十年二月辛亥日,白虹横豆在天,穿日而过。

    永乐十八年闰正月癸末日,太阳产生重迭的半晕,上面有青赤色的背气,左右有珥晕,白虹贯穿而过,随着产生黄气、坝气。

    洪熙元年正月乙末日,太阳产生两道珥晕,白色长虹贯穿它。

    四月丁末日,又如同那样,并且又产生交晕。

    宣德元年正月庚戌日,太阳产生青赤色的埔气,随着又产生交晕,颜色黄赤色。

    二月己卯日,太阳出现两道珥晕,又产生交晕,左右有珥晕,上面重叠了半晕和背气。

    黄昏时,月亮产生两道珥晕,白虹贯穿它。

    二年十二月甲戌日,月亮产生交晕,左右有珥晕,白色长虹贯穿它。

    三年三月庚寅日,太阳产生交晕,呈黄赤色,有两珥晕以及背气、戟气各一道,都呈青赤色。

    丁酉日,出现日晕,又出现交晕以及戟气二道。

    十二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