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五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二 (第7/11页)

将军一名;城守十营,佐击将军一名;备兵坐营官一名,大号头官一名。

    以上官员由兵部推选。

    监枪号头官一名,中军官十一名,随征千总四名,随营千总二十名,选锋把总八名,把总一百三十八名。

    以上都由营中推选。

    神枢营:战兵一营,左副将一名;战兵二营,练勇参将一名;车兵三营,参将一名;车兵四营,游击将军一名;城守五营,佐擎将军一名;战兵六营,右副将一名;车兵七营,练勇参将一名;孰事八营,参将一名;城守九营,佐击将军一名;城守十营,佐擎将军一名;备兵坐营官一名,大号头官一名。

    以上由兵部推选。

    监枪号头官一名,中军官十一名,千总二十名,选锋把总六名,把总一百五十七名。

    以上都由营中推选。

    神机营:战兵一营,左副将一名;战兵二营,练勇参将一名;车兵三营,游击将军一名;车兵四营,佐击将军一名,城守五营,佐擎将军一名;战兵六营,有副将一名;车兵七营,练勇参将一名;城守八营,佐擎将军一名;城守九营,佐擎将军一名;城守十营,佐击将军一名;备兵坐营官一名,大号头官一名。

    以上由兵部推选。

    监枪号头官一名,中军官十一名,千总二十名,选锋把总六名,把总一百二十八名。

    以上都由营中推选。

    总计三大营,共五百八十六名武官。

    以提督总兵官一名统管。

    后来,改提督为总督,铸造“总督京营戎政”印信,使仇鸾佩戴此信。

    又设侍郎一人,协理京营军政。

    规定巡枧科道官每年轮换一次,完全革除内侍官。

    增设巡视主事,不久也革除。

    隆庆初年,仍以总督为提督,改协理为阅视,不久一并改阅视为提督。

    四年二月,改革京营制度,三营各设提督,又各设右都御史一名监理。

    九月,废除六名提督,仍旧恢复焉总督戎政一名。

    天启初年,增设协理一人,后来,仍旧革除一人。

    崇祯初年,又增设一人。

    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定事四人,正四品。

    镇抚司,镇抚二人,从五晶。

    它的下属,经历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所辖千户所,多少各不相等。

    京卫有上直卫,有南、北京卫,官阶品级都相同。

    各有掌印、食书。

    他们是因为祖荫恩泽挂衔食禄,没有固定人数。

    所有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共二十六个。

    为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这是上十二卫,苏童年问设置。

    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这是上十卫,永乐年间设置。

    腾壤左卫、腾骏右卫、武壤左卫、武酿右卫,宣德八年设置。

    定期轮流宿卫皇宫,称为亲军,以护卫禁宫,不隶属五都督府。

    那些京卫隶属都督府的,有三十三个。

    为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隶属左军都督府。

    留守右卫、虎贲右卫、武德卫,隶属右军都督府。

    留守中卫、神策卫、应天卫、和阳卫及牧马千户所、蕃牧千户所,都隶属中军都督府。

    留守前卫、龙壤卫、豹韬卫,隶属前军都督府。

    留守后卫、鹰扬卫、兴武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义勇后卫、武成中卫、蔚州左卫,隶属后军都督府。

    又有京卫非亲军而不隶属都督府的,有十五个。

    为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以上三卫因为都是工匠的缘故,隶属工部。

    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彭城卫、长陵卫、献陵卫、景陵卫、裕陵卫、茂陵卫、泰陵卫、康陵卫、永陵卫、昭陵卫。

    明代初年,设置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任命冯国用为都指挥使。

    后来改为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设都护,徒二品,经历,正六品,知事,从七品,照磨,从八品。

    又设置各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正三品,同知指挥使,从三品,副使,正四品,经历,正七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千户所正千户,正五品,副干户,从五品,镇抚、百户,正六品。

    因而设置武德、龙壤、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这是设亲军卫的开始。

    不久废除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

    洪武、永乐年问,增设亲军各卫,称为上二十二卫,分别掌管夜间护卫。

    而锦衣卫主管巡察、缉捕jianian人盗贼、审理钦犯案件,由都督、都指挥统领,是特剔不同于其它各卫的。

    留守五卫,从前为都镇抚司,总领禁宫侍卫,先前隶属中书省,改为隶属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

    不久改为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

    洪武三年,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专门掌管军队人马守御各城门,以及巡逻皇城和城墙修筑的事务。

    后来升为留守都卫,统领天策、豹韬、飞熊、鹰扬、江阴、广洋、横海、龙江、水军左、右十卫。

    八年,恢复焉留守卫,与天策等八卫都为亲军指挥使司,祇有水军左、右二卫为指挥使司,共同隶属大都督府。

    十一年,改为留守中卫,增设留守左、右、前、后四卫,仍为亲军。

    十三年,开始分隶五都督府。

    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的事务,常由功勋大臣、外戚都督统领,恩泽袭荫挂衔官员没有固定人数。

    凡是朝会、巡幸,便挲备卤簿仪仗,率领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零七人等侍从跟随出行。

    夜间侍卫分班轮流入内值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