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十二 (第7/11页)
这是守中有攻。东边大同,西边老营堡,因地设伏,窥察敌寇的动向。又在宣、大、三关之间,各设劲兵,而另外选战士六千人,分为两营,遇到紧急情况下令总督武臣张凤随机策应,这是攻中有守。皇帝听从他的建议,并且下令从今以后遇敌,逗留的人,是都指挥以下的立即斩首,总兵官以下的先取死罪状奏请。 在这以前,翟鹏派遣千户火力赤率兵三百警戒兵到丰州滩,没有发现敌寇。又选精锐百人,远至丰州西北,遇到牧马的一百多人,击斩二十三人,并夺取他们的马返回。还没有进入边塞,敌寇大兵赶到,官军又饥饿又疲惫,放弃缴获的所有东西,奔跑回来。翟鹏根据实际情况向皇帝陈述。皇帝因将士敢深入,仍然实行升迁赏赐。按照以往旧例,我军都是团cao镇守城池,闻警才出战。自从边患炽盛以来,每年夏秋期间分别驻扎边堡,称之为暗伏。翟鹏请求入秋后全都赴塞,划地分守,称之为摆边,九月中旬返回城镇。于是载入军令。 二十三年(1544)正月,皇帝认为去年无敌寇侵犯乃是将帅之功,下诏书奖赏翟鹏,并赐衣服一套。到三月,俺答侵犯宣府龙门戍所,被总兵官谷阝永等人打退,斩敌五十一人。论功,翟鹏进升为兵部尚书。皇帝倚靠翟鹏消灭敌寇,屡次下达赏赐命令,翟鹏的请求建议多被听从,而责成其功者甚急。翟鹏也竭尽智力,但不能在呼吸之间应对变化。御史曹邦辅曾经弹劾翟鹏,翟鹏请求罢去自己的官职,皇帝没有允许。这一年九月,蓟州巡抚朱方请求撤去诸路防秋兵,兵部尚书毛伯温因而一起撤掉宣、大、三关客兵。俺答于是在十月初侵犯膳房堡。被谷阝永阻拒,于是在万全右卫毁墙入侵。从顺圣川到蔚州,侵犯浮屠谷,一直抵达完县,京师戒严。皇帝大怒,屡次下诏书责问翟鹏。翟鹏在朔州听到这种紧急情况。半夜赶到马邑,调兵粮,又赶到浑源,派遣诸将遏止敌人。御史杨本深弹劾翟鹏犯有逗留罪,致使敌贼威震畿辅。兵科戴梦桂继杨本深后弹劾翟鹏。于是派官桎梏翟鹏,而以兵部左侍郎张汉代替翟鹏的职位。翟鹏到达京师,下诏狱,因罪永戍边关。行至河西务,被民家困迫刁难,他告钞关主事用杖击民家,厂卫听说了这件事,以此上告。又逮捕翟鹏送到京都,死在狱中,人们都为他可惜。 原先,翟鹏在卫辉,准备上朝廷拜见皇帝,行李简朴,通判王江送金钱给他。翟鹏说“:难道我的朴素衣着不能让人信服吗?”王江感到惭愧而退走,翟鹏的耿介就是这样。隆庆年初期,恢复了他的官职。 孙继鲁,字道甫,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官澧州知州。因事改为国子助教。历任户部郎中,监督通州仓。历任卫辉、淮安二府知府。织造中官经过淮安,孙继鲁和他相忤逆。遭诬陷而被逮捕到京都,大学士夏言将他救免。孙继鲁不感谢他,夏言不高兴。将他改补黎平。后提升他为湖广提学副使,又进职山西参政。数次以法绳治宗藩。等到他迁按察使时,宗藩一百多人围着马匹打开他的行装,除破旧衣服外别无长物,于是载酒谢过。不久升迁为陕西右布政使。 二十六年(1547)他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杨守谦巡抚山西。孙继鲁耿介,所到的地方都以清正廉洁见闻,然而性情刚烈意气用事。总督都御史翁万达建议撤消山西内边兵,并且尽力镇守大同外边关,得到皇帝的准可。孙继鲁上书抗争,说:“紫荆、居庸、山海诸关,东边临近溟渤;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西边靠着黄河。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怎么能聚师旷野,洞开重门来引进敌人。紫荆诸关之拱卫京师,与雁门诸关作为全晋的屏障一样的重要。今建议者不撤消紫荆用来一起守卫宣府,岂可独撤雁门用来一起守卫大同呢?况且从偏头、宁武、雁门向东抵达平型关是山西的漫长边塞,从右卫双沟墩至东阳河、镇口台是大同的长边,从丫角山至双沟一百四十里是大同的紧要边关,从丫角山到老牛湾一百四十里为山西紧要边关,论长边那么大同为急要,而山西则稍缓一些,就紧要边关来说则都是最急。这些都与河套密近,可比作河套的门户。山西守在左边,大同守右边。山西就是尽力守住左边还不能支持住,又怎么能分出力量来守大同这个右边呢?近年来敌寇不敢侵犯山西境内各郡,是因为三关防备森严的缘故。如果让三关的将士远离堡戍,想不受侵犯就难以做到啊。全师在外,强寇内侵,那么紫荆、倒马诸关不是白守了吗?”翁万达听到后不高兴,就上疏说:“增兵摆边,开始于近年,这与额定守边者是不同的。孙继鲁乃是用危言相恐吓,又遗臣书,论说往年建云中边关的提议,政府大臣几乎难以免罪。近年撤各路军兵,督抚已经蒙罪。他的诋毁竟如此。今年秋防已经迫近,请求调走孙继鲁,否则就早点罢去臣职,无误边事。”兵部说孙继鲁的话是对的。皇帝不从,下到朝廷议论。廷臣请求按翁万达的话办。皇帝正倚赖翁万达,恼怒孙继鲁传递私书,援引往事非议君上。而夏言也讨厌孙继鲁,不为他说话,于是逮捕孙继鲁下诏狱。因脖子上长疽疮,孙继鲁死在狱中。 孙继鲁做巡抚只有四个月。山西的人晓习他的前政,希望有所设施,孙继鲁竟因非罪而死,他们都为他痛惜。宗藩有上书为他鸣冤的人,就是以前夺视其行装的人。穆宗即位,赠孙继鲁兵部左侍郎,赐祭葬,并荫庇一子,谥号清愍。 曾铣,字子重,江都人。自入学作为诸生,就以才华自豪。嘉靖八年(1529)成为进士,授官长乐知县。征召为御史,巡按辽东。辽阳发生兵变,叛卒抓住都御史吕经并加以侮辱。曾铣当时巡抚金州、复州,急传檄文征召副总兵李鉴停止吕经的苛政,并为叛乱军士请求赦免。吕经被释放,急走广宁,悍兵于蛮儿等人又捉住吕经进行侮辱。就在这个月抚顺士兵也缚住指挥刘雄父子。正巧朝廷派遣侍郎林庭木昂前往勘察,乱兵很害怕。辽阳兵变的倡首人赵劓儿暗中到广宁去与于蛮儿合谋,想等到镇城官上奏章时,就集众叛乱,被总兵官刘淮察觉,阴谋未得逞。复又结盟死囚,想等到林庭木昂到达,关闭城门搞兵变。但是曾铣已经刺探得到二城及抚顺为恶之人的姓名,密授诸将,将赵劓儿等数十人同一天捕获。曾铣向皇上说:“过去甘肃大同兵变,处置得过轻。群小人说侮辱朝廷命臣,杀主帅,罪罚不过于此,于是相继作乱。现在首恶应当急诛。”于是召回林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