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九 (第7/10页)
面是六部都察院堂上官、十三道掌印御史、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应天府、翰林院、春坊、光禄寺、钦天监、尚宝司、太医院、五军断事官以及京县官,西面是五军都督、锦衣卫指挥、各卫掌印指挥、给事中、中书舍人。 又命令礼部设置百官的朝牌,用大字写上官品级别,列在丹墀左右木栅栏上,百官依照牌序站立。 洪武二十六年,命令凡是进殿必须穿鞋。 丞乐初年,命令内阁官员在金台东面侍立等待上朝,锦衣卫立在西面,后来移到御道,东西对立。 永乐四年,训谕六部以及近侍官员说:“早朝多是四方所奏之事。 午后事情少,君臣之间能不慌不忙地讨论。 从现在起,有事需要商量的,都在晚朝提出。”七年,训谕北京行在礼部说:“北京冬天天气严寒,群臣早朝奏事,长时间站着经受不住。 从今以后,朝拜完毕,在右顺门内便殿奏事。”景泰初年,制定午朝的礼仪。 凡是午朝,皇帝到左顺门,设宾案。 执事奏事官在左掖门外等候。 皇帝出来,百官依次进入。 内阁、五府、六部奏事官,六科侍班官,依次在宝案西面站立;两名侍班御史,两名序班,四名将军,在宝案南面向北站立;一名呜赞官,在宝案束,向西站立;锦衣卫、鸿胪寺向东站立;管将军官、侍卫官站在将军的西面。 府部奏事完毕,撤除宝案,各官退下。 有密事,到皇帝面前呈奏。 嘉靖九年,命令常朝官礼弃结束后,内阁官员从束阶、锦衣卫官从西阶升殿,站在宝座的东西两边。 如有钦差官以及外国人领受敕令,坊局官一名捧着敕令站在内阁后面,稍微上前一点,等着领敕官辞行,奉敕官领旨从左阶退下,沿着御道把敕令交给他。 隆庆六年,皇帝下诏在三、六、九日上朝。 万历三年,命令常朝日记注起居官四人,站立在束班给事中之上,稍微向前,以方便枧听。 午朝,就列于御座的西面,稍微向南。 凡是入朝的顺序,洪武二十四年,命令朝参将军先进入,近侍其次,公、侯、驸马、伯又其次,五府、六部又在其次,应天府以及在京杂职官员又在其次。 成化十四年,命令进士按照办事衙门的次第,立于现任官员的后面。 以前的史书多不记载这一礼仪。 明洪武元年十月规定制度,凡是正月初一等大型朝会,皇帝到奉天殿,先在文楼设皇太子、亲王位次,在丹陛上正中设拜位与跪拜垫褥。 皇帝升座,殿前执事班起居结束。 引进官引领皇太子以及亲王从奉天束门进入,百官一齐进入。 奏乐,皇太子、亲王从束阶升登,到台阶的拜位上,音乐停止。 赞唱拜四拜,音乐奏响,起身,音乐停止。 引进官引导从殿束门进入,奏乐。 内赞官导引到御座前位,音乐停止。 宣唱跪下,皇太子跪下称贺说“长子某,正遇上正月初一的节日”,冬至就说:“冬至”“谨率领众弟某等人,恭敬地来向父皇陛下称贺” 像前文所说的一样传达制命的礼仪,赞唱俯伏,起身。 皇太子、众王从东门出,奏乐。 引进官引导回到丹陛拜位上,音乐停止。 赞唱拜四拜,奏乐,起身,音乐停止。 从束阶下来,奏乐。 到文楼,音乐停止。 百官随后进入祝贺。 朝见皇后,就在坤宁宫,大略如同朝见皇帝的礼仪。 洪武二十六年,改定在干清宫朝贺。 这一夭,皇帝、皇后登上座位,侍从按礼仪导引,引礼官导引皇太子以及妃、亲王以及王妃到皇上位前,赞礼官赞唱拜四拜,起身。 赞礼官导引皇太子上前,赞唱跪拜,引礼官赞唱太子妃、众王以及王妃都跪拜。 皇太子致词,如同前边所记,不传达制命。 赞礼官赞唱皇太子俯伏,起身,引礼官赞唱众王俯伏,起身,太子妃、众王妃都起身。 赞礼官导引皇太子回到原位。 赞唱礼拜,皇太子以下都拜四拜。 礼仪结束,引礼官引导到皇后面前,前后的赞拜,都如同朝见皇帝的礼仪。 致词称“母后殿下” 礼仪结束,退出。 七年更改修定,不致贺辞,只行八拜礼。 朝贺皇太后礼,也相同。 古代,六年五服来京朝拜一次。 汉代礼法有四见的礼仪。 曹魏制度,藩王不能入京朝见皇帝。 晋泰始年间,命令王公以下入京朝拜的,四方各为两次。 唐以后,亲藩多不到藩王封国去。 明代仿照古代封邦建国的办法,亲王到藩国不经常入京朝拜,朝见就赏赐很丰厚。 明朝初年,凡是诸王来京朝拜,事先在奉天殿陈设御座,如同平常礼仪。 众王住在奉天门外的柬耳房。 三更击鼓以后,百官进入到侍立位。 引礼官引导王穿衮冕服,从柬门进入,从柬台阶升登,到御座上去。 王府的从官到丹墀的拜位上。 赞唱拜礼,奏乐,王与从官都拜四拜。 起身,音乐停止。 王从殿束门进入,奏乐。 内赞官引导到御座前,音乐停止。 王跪下,王府的从官都跪下。 王致辞说:“第几子某王某,正遇某时入京朝觐,恭敬地到父皇陛下面前朝拜。”赞唱俯伏,起身。 王从柬门出。 奏乐,返回拜位,音乐停止。 赞唱行拜礼,王起身。 随从官都拜四拜,起身。 奏乐,皇上起身,王及各位官员依次退出。 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是诸王来京大朝会,行八拜礼。 常朝,行一拜礼。 凡是伯叔兄拜见天子,在朝堂上行君臣礼,在便殿行家人礼。 伯叔兄面向西坐,受天子四拜。 天子居中面向南坐,以尊崇规亲的义理,保存君臣的礼节。 凡是外戚朝见,皇后父母见皇帝行君臣礼,皇后见父母行家人礼。 皇太子见皇后父母,皇后父母向西站立,皇太子向东行四拜礼,皇后父母站着受两拜,答两拜。 明朝制度,天下官吏三年入京朝拜一次。 从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