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百零九 (第7/17页)
得复归。众乃推敬邦署都统,诸流寓思陵、钦州者悉还。黎兵攻南策州,敬邦被杀,莫氏势益衰。敬恭、敬用屯谅山高平,敬璋屯东海新安,惧黎兵追索,窜至龙州、凭祥界,令土官列状告当事。维潭亦叩关求通贡,识以国王金印。 二十一年,广西巡抚陈大科等上言:“蛮邦易姓如弈棋,不当以彼之叛服为顺逆,止当以彼之叛我服我为顺逆。今维潭虽图恢复,而茂洽固天翰外臣也,安得不请命而扌间然戮之。窃谓黎氏擅兴之罪,不可不问。莫氏孑遗之绪,亦不可不存。倘如先朝故事,听黎氏纳款,而仍存莫氏,比诸漆马江,亦不翦其祀,于计为便。”廷议如其言。明年,大科方遣官往察,敬用即遣使叩军门告难,且乞兵。明年秋,维潭亦遣使谢罪,求款。时大科已为两广总督,与广西巡抚戴耀并以属左江副使杨寅秋,寅秋窃计曰:“不拒黎,亦不弃莫,吾策定矣。”两遣官往问,以敬恭等愿居高平来告,而维潭求款之使亦数至。寅秋乃与之期,具报督抚。会敬璋率众赴永安,为黎氏兵击败,海东、新安地尽失,于是款议益决。时维潭图恢复名,不欲以登庸自处,无束身入关意。寅秋复遣官谕之,其使者来报如约,至期忽言于关吏曰:“士卒饥病,款仪未备。且莫氏吾仇也,栖之高平,未敢闻命。”遂中宵遁去。大科等疏闻,谓其臣郑松专权所致。维潭复遣使叩关,自己非遁。大科等再遣官谕之,维潭听命。 二十五年遣使请期,寅秋示以四月。郕期,维潭至关外,译者诘以六事。首擅杀茂洽,曰:“复仇急,不遑请命。”次维潭宗派,曰:“世孙也,祖晖,天朝曾锡命。”次郑松,曰:“此黎氏世臣,非乱黎氏也。”然则何宵遁,曰:“以仪物之不戒,非遁也。”何以用王章,曰:“权仿为之,立销矣。”惟割高平居莫氏,犹相持不绝。复谕之曰:“均贡臣也,黎昔可栖漆马江,莫独不可栖高平乎?”乃听命。授以款关仪节,俾习之。维潭率其下入关谒御幄,一如登庸旧仪。退谒寅秋,请用宾主礼,不从,四拜成礼而退。安南复定。诏授维潭都统使,颁历奉贡。一如莫氏故事。先是,黎利及登庸进代身金人,皆囚首面缚,维潭以恢复名正,独立而肃容。当事嫌其倨,令改制,乃为俯伏状,镌其背曰:“安南黎氏世孙,臣黎维潭不得蒲伏天门,恭进代身金人,悔罪乞恩。”自是,安南复为黎氏有,而莫氏但保高平一郡。 二十七年,维潭卒,子维新嗣,郑松专其柄。会叛酋潘彦构乱,维新与松移保清化。三十四年遣使入贡,命授都统使。时莫氏宗党多窜处海隅,往往僣称公侯伯名号,侵轶边境,维新亦不能制。守臣檄问,数发兵夹剿,虽应时破灭,而边方颇受其害。维新卒,子维祺嗣。天启四年,发兵击莫敬宽,克之,杀其长子,掠其妻妾及少子以归。敬宽与次子逃入山中,复回高平,势益弱。然迄明之世,二姓分据,终不能归一云。 安南都会在交州,即唐都护治所。其疆域东距海,西接老挝,南渡海即占城,北连广西之思明、南宁,云南之临安、元江。土膏腴,气候热,谷岁二稔。人性犷悍。驩、演二州多文学,交、爱二州多倜傥士,较他方为异。 译文 安南,是古代的交阯之地,唐朝以前皆隶属于中国。五代时期,该地被当地土人曲承美窃据。宋朝初年,朝廷封丁部领为交。。郡王,传了三代后被其手下的大臣黎桓所篡夺。黎氏传了三代之后也被他们手下的大臣李公蕴篡夺了王位。李氏传了八代,没有子嗣,便将王位传给了女婿陈日炬。元朝时,屡次攻破安南国。 明朝洪武元年(1368),安南国王陈日火奎听说廖永忠已平定了两广地区,想派使者向明朝廷投诚,因元朝的梁王还在云南没有成功。十二月,明太祖让汉阳知府易济前去招谕安南。陈日火奎派少中大夫同时敏和正大夫段悌、黎安世等人奉表前来朝贡,向皇帝进献土产。第二年六月,他们一行到达京城。皇帝甚喜,赐宴款待他们,并派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前往安南,册封陈日火奎为安南国王,赐予他驼纽涂金的银印。皇帝的诏书中说:“安南国王陈日火奎,你的祖先守卫南部边陲,作为中国的藩篱,恭恭敬敬,克尽臣子的职守,世代受到朝廷的册封。我承天地的英灵,肃清了华夏大地,统治了中国,飞书传报与你,你马上奉表称臣,专门派使者前来祝贺,效法前人的古训,使境内百姓安宁。我感念你的勤勉和忠诚,深为嘉尚。所以派遣使者持印到安南,仍封你为安南国王。啊!广视同仁,欲效法哲王的盛典;爵超五等,你可继奕叶之遗芳。希望你更尽心智,永做皇朝的藩辅。钦此。”皇帝还给陈日火奎赏赐了《大统历》和四十匹织金文的丝绸及纱罗,同时敏以下官员也都得到赏赐。 张以宁到达安南时,陈日火奎已经死亡,他的侄子陈日火坚继嗣王位,派遣他手下的大臣阮汝亮来迎接张以宁,请求交付诰印,张以宁等人不给。陈日火坚便又派杜舜钦等到明朝廷请命,张以宁驻居安南等候朝廷的成命。此时安南与占城正构兵交战,皇帝命令翰林编修罗复仁、兵部主事张福谕令他们停战,两国都奉诏罢兵。第二年,杜舜钦等人到京城告哀。皇帝着素服在西华门引见他们,派编修王廉前往祭吊,送白金五十两、帛五十匹助他们办丧事。另外派遣吏部主事林唐臣前往安南,册封陈日火坚为安南国王,赐予他金印和四十匹织金文的丝绸及纱罗。王廉出发时,皇帝认为汉朝的马援竖立铜柱镇抚南蛮,其功绩甚为伟大,命令王廉前去祭祀。不久,皇帝又给安南颁发了科举的诏令,并以更改岳读神号和廓清沙漠,两次派遣官员诏告他们。陈日火坚也派遣上大夫阮兼、中大夫莫季龙、下大夫黎元普等人前来朝廷谢恩,贡献土产。王廉死于从安南归国途中,皇帝下诏给安南国王和出使的大臣,让他们送王廉的灵柩回国。不久,罗复仁等人回国,说安南王送他们礼物他们没接受,皇帝嘉奖了他们,并给安南的莫季龙等人也加以赏赐。 四年(1371)春,安南派使者向明朝廷贡献大象,祝贺朝廷平定沙漠之地,后又派使者随张以宁等人来京城朝觐皇帝。该年冬季,陈日火坚被其伯父陈叔明逼死。陈叔明惧罪,向明朝廷贡献大象和土产。过了一年,他奉表进京城朝觐皇帝,礼官见表上署的不是陈日火坚的名字,询问了实情之后,拒绝了他的朝觐。陈叔明又向朝廷献贡谢罪,并请求皇帝册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