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十九 (第3/6页)
瑺荐,召复官。成祖入京师,宾与侍郎刘俊等迎附,特见委用,进兵部侍郎。四年,俊以尚书出征黎利,宾理部事,有干才,应务不滞。性警敏,能揣上意,见知于帝,颇恃宠贪恣。七年进尚书,扈从北京,兼掌行在吏部事。明年从北征,与学士胡广、金幼孜、杨荣,侍郎金纯并与机密。自后帝北巡,宾辄扈从。 十九年,议亲征。尚书夏原吉、吴中、吕震与宾共议,宜且休兵养民。未奏,会帝召宾,宾言粮饷不足,召原吉,亦以不给对。帝怒,遣原吉视粮开平,旋召还下狱。宾方提调灵济宫。中使进香至,语宾以帝怒。宾惧,自缢死。帝实无意杀宾,闻宾死,乃益怒,戮其尸。 吴中,字思正,武城人。洪武末,为营州后屯卫经历。成祖取大宁,迎降。以转饷捍御功,累迁至右都御史。永乐五年,改工部尚书。从北征,艰归。起复,改刑部。十九年,与夏原吉、方宾等同以言北征饷绌,忤旨系狱。仁宗即位,出之,复其官,兼詹事,加太子少保。宣德元年从征乐安。三年坐以官木石遗中官杨庆作宅,下狱,落宫保,夺禄一年。正统六年,殿工成,进少师。明年卒,年七十。追封茌平伯,谥荣襄。 中勤敏多计算。先后在工部二十余年,北京宫殿,长、献、景三陵,皆中所营造。职务填委,规画井然。然不恤工匠,又湛于声色,时论鄙之。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太谷县丞,以荐擢监察御史。三十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坐事下狱,寻释。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去。 永乐元年,擢云南按察使,未行,拜户部右侍郎。二年调左副都御史。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四年,北京营造宫室,观奉命采木浙江,未几还。明年冬,帝以山西旱,命观驰传往,散遣采木军民。六年,郑赐卒,擢礼部尚书。十二月与刑部尚书吕震易官。坐事为皇太子谴责。帝在北京闻之,以大臣有小过,不宜遽折辱,特赐书谕太子。八年,都督佥事费瓛讨凉州叛羌,命观赞军事。还,坐事,谪本部吏。十三年还职,改左都御史。十五年督浚河漕。十九年命巡抚陕西,考察官吏。 仁宗嗣位,兼太子宾客,旋加太子少保,给二俸。时大理少卿弋谦数言事,帝厌其繁琐。尚书吕震、大理卿虞谦希旨劾奏,观复令十四道御史论其诬妄,以是为舆论所鄙。 时未有官妓之禁。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满前。观私纳贿赂,而诸御史亦贪纵无忌。三年六月朝罢,帝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谕曰:“祖宗时,朝臣谨饬。年来贪浊成风,何也?”士奇对曰:“永乐末已有之,今为甚耳。”荣曰:“永乐时,无逾方宾。”帝问:“今日谁最甚者?”荣对曰:“刘观。”又问:“谁可代者?”士奇、荣荐通政使顾佐。帝乃出观视河道,以佐为右都御史。于是御史张循理等交章劾观,并其子辐诸赃污不法事。帝怒,逮观父子,以弹章示之。观疏辨。帝益怒,出廷臣先后密奏,中有枉法受赇至千金者。观引伏,遂下锦衣卫狱。明年将置重典。士奇、荣乞贷其死。乃谪辐戍辽东,而命观随往,观竟客死。七年,士奇请命风宪官考察奏罢有司之贪污者,帝曰:“然。向使不罢刘观,风宪安得肃。” 赞曰:成祖封茹瑺,以事太祖有功。然考之,未有所表见,意史轶之欤?严震直之于广西,张紞之于云南,治效卓然。王钝、郑赐为方伯、监司,声绩颇著。至其晚节,皆不克自振,惜夫。郭资、吕震之徒,有干济才,而cao行无取。李至刚之险,吴中、刘观之墨,又不足道矣。 部分译文 茹瑺,衡山人。洪武年间,由监生被授予承敕郎,历任通政使。他勤于职守,太祖觉得他有贤才。二十三年(1390)他任为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加封为太子少保。惠帝即位后,他改任吏部尚书,与黄子澄不相容。刑部尚书暴昭揭发他贪赃之罪,他被遣出京掌管河南布政司事务,不久又把他召回任兵部尚书。 燕兵到龙潭时,皇上遣茹瑺和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前往燕军中议和。茹瑺等人见到成祖时,伏地流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成祖说“:公等要说什么尽管说,何必怕成这样?”过了很久,他们才说是奉皇上的诏令来割地求和。成祖笑道“:我无罪而被废为庶人,现在是起来救死,并不是为了土地。而且皇考分封诸子时,已经都各有分地了。你们去将jianian臣绑来,我就马上解甲拜谒孝陵,然后回到封地北平。”茹瑺等人唯唯答应,叩头而返。 成祖入京师后,召见茹瑺。茹瑺首先劝成祖登基,成祖即位后,下诏说李景隆、茹瑺、王佐和陈蠧侍奉太祖很忠诚,功劳很重。封茹瑺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一生不改。仍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选他儿子茹鉴为秦府长安郡主仪宾。即命茹瑺出去营建郡主府第。 回朝后,茹瑺因犯不送赵王罪,被遣回家乡。随后他被家人投诉,逮到京师,后被放回。经过长沙时他不拜谒谷王,谷王向皇上提到这事。当时正重藩王之礼,谷王又因打开金川门有功,皇上心里向着他。陈瑛便弹劾茹瑺违背祖制,茹瑺被逮入锦衣卫监狱。茹瑺知道罪不可免,使叫儿子茹铨在市场上买来毒药,吃下去而死。当时是永乐七年(1409)二月。法司弹劾茹铨毒害他的父亲,请以谋杀父母之律给他定罪。后来因为茹铨实是承父亲之命,便减去死罪,将他和兄弟家属共二十七人贬到广西河池戍守。仁宗即位后,他们被放回。宣宗发回他们被没收的田地房舍。 茹瑺为官谨慎,谦和宽容。他的死,人们颇觉得惋惜。 严震直,字子敏,乌程人。洪武时他以富民被选为粮长,每年安排将一万石粮食运到京师,从没有延期,皇上觉得他很有才干。二十三年(1390)特任他为通政司参议,升为工部侍郎,二十六年(1393)六月进升为尚书。当时朝廷正进行工程建设,将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师,总数达二十余万户。震直请每户役使一人,把他的姓名和从事的职业登记于官,要役使时便按名册轮番召唤,服役的人都说方便。乡民投诉说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