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三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三十九 (第6/6页)

值,与解缙先后进讲。后来,又因犯过入狱,不久获释,被降为礼部郎中。他恨解缙,中伤了他。解缙被投进监狱,供词牵连到至刚,他也被判关了十余年。仁宗即位后,他获释,又被任为左通政。给事中梁盛等人弹劾至刚之辈十余人,说他们在先帝驾崩时,不宿在公署,饮酒吃rou,毫无哀痛之容。皇上念至刚是先朝旧人,把他派出任兴化知府,当时他已七十岁。再过了一年,他在任上去世。

    至刚为人敏捷,能处理复杂棘手的事情,善于附会。他首先提出建都北平的建议,请禁止上奏言事的人挟私情,成祖听从了。他既得皇上信任,便专务奉承献媚。他曾说在太祖忌辰时,应仿效宋代制度,令僧道来诵经。山东野蚕成茧,至刚请祝贺。陕西进呈瑞梦,至刚率百官祝贺。皇上都不听。宦官出使真腊,随从人员有三人逃跑,真腊国王用三个本国人补上,皇上令将他们遣回。至刚说“:中国的三人,怎知道不是他们私自藏起来?”皇上说:“我以至诚对待内外,他们何心违逆欺诈?”至刚所提的意见,皇上多不采用。

    至刚的岳父犯了重法,至刚为他乞求免罪。皇上说:“定刑轻重,外面的人何以得知?”至刚说“:都御史黄信对臣说的。”皇上大怒,诛杀了黄信。当初,至刚与解缙私交甚厚,皇上写出十个大臣的名字,命解缙评述他们的人品,解缙说志刚品行不端。解缙被贬去广西,至刚于是上奏说解缙怨,望将他改贬到交趾。

    方宾,钱塘人。洪武时期由太学生试任兵部郎中。建文年间,代理应天府事务。因犯罪遣戍广东,后因茹王常的推荐,被召回复官。成祖入京师时,方宾和侍郎刘俊等人迎接并归附,特受委用,升为兵部侍郎。四年(1406),尚书刘俊出征黎利,方宾代理兵部事务。他有才干把事务处理得很有条理。他个性警敏,能揣测到皇上心意,受到皇上信任,颇为恃宠贪恣。七年,他进升为尚书,扈从皇上到北京,兼掌行在吏部事务。第二年随从北征,与学士胡广、金幼孜、杨荣、侍郎金纯一起参预机密。此后皇上北巡,方宾常常扈从。

    十九年,讨论亲征。尚书夏原吉、吴中、吕震和方宾一同商议,他们建议应该休兵养民。这意见还没奏上去,正好皇上召见方宾,方宾说粮饷不足,皇上召夏原吉来问了也这么说。皇上大怒,遣夏原吉到开平去检查粮储情况,不久把他召回,投进监狱。方宾正在提调灵济宫,进香的宦官使者来到,对他说皇上很生气。方宾害怕了,自缢而死。皇上实无意杀方宾,听说方宾死了,便更加生气,将他戮尸。

    吴中,字思正,武城人。洪武末年,他任营州后屯卫的经历。成祖攻取大宁,吴中迎降。他以输运粮饷和捍御之功,累升为右都御史。永乐五年(1407),改任工部尚书。后随从皇上北征,遭亲丧回家。皇上令他出来任职,改任刑部尚书。十九年(1421),他与夏原吉、方宾等人一同说北征粮饷短缺,忤逆了皇上旨意而被关进监狱。仁宗即位后,把他放出来,恢复他的官职,兼任詹事,加封太子少保。宣德元年(1426),他从征乐安。三年,他因把官家木材石料送给宦官杨太造房子而获罪,被投进监狱,削去太子少保之职,夺去一年俸禄。正统六年(1441),宫殿工程完工,吴中进封为少师。第二年他去世,终年七十岁。追封茌平伯,谥号荣襄。

    吴中勤敏而多算计。他先后在工部二十余年,北京的宫殿、长陵、献陵和景陵,都是他所营造。尽管职务纷繁,他都规划井然。但他不体恤工匠,又迷恋声色,当时舆论都鄙视他。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太谷县丞,因受推荐被升为监察御史。三十年,进升代理左佥都御史。后因犯过入狱,不久获释,派出任嘉兴知府。遭父丧归家。

    永乐元年(1403),他升为云南按察使,还没出发,改任户部右侍郎。二年,调任左副都御史。当时左都御史陈瑛残酷,右都御史吴中宽和,刘观委蛇于两人之间,专务取悦他们。四年,北京营造宫室,刘观奉命到浙江采木,不久回来。第二年冬,皇上因山西旱灾,命刘观乘驿车前往,遣散采木的军民。六年,郑赐去世,刘观升为礼部尚书。十二月他与刑部尚书吕震换职。因有过失受到皇太子谴责。皇上在北京听到后,以大臣有小过,不应该即刻折辱,特赐信谕告太子。八年,都督佥事费王献讨伐凉州反叛的羌人,命刘观赞佐军事。回来后,因犯有过失,被贬为本部吏,十三年复职,改任左都御史。十五年他督管疏浚黄河漕运。十九年,受命巡按陕西,考察官吏。

    仁宗即位后,刘观兼任太子宾客,不久加封为太子少保,支给二职俸禄。当时大理寺少卿弋谦多次上书提建议,皇上讨厌他过于繁琐。尚书吕震、大理寺卿虞谦投合皇上心意,上奏弹劾弋谦,刘观又令十四道御史论奏弋谦欺骗皇上,他因此而被舆论所鄙。

    当时还没有关于官妓的禁令。宣德初年,臣僚欢宴时,都以奢华相尚,歌妓布满席前。刘观私下收取贿赂,而御史们也贪婪无忌。三年(1428)六月,罢朝后,皇上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到文华门,对他们说:“祖宗时期,朝臣恭谨,近年以来却贪污成风,为什么?”杨士奇回答说:“永乐末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现在是更甚而已。”杨荣说:“永乐时期,没有超过方宾的。”皇上问“:现在谁最严重?”杨荣回答说“:刘观。”皇上又问“:谁可以取代他?”杨士奇、杨荣推荐通政使顾佐。皇上于是将刘观派出视察河道,以顾佐为右都御史。于是御史张循理等人纷纷上书弹劾刘观,以及他的儿子贪赃等不法之事。皇上大怒,逮捕了刘观父子,把弹劾他的奉章拿给他看。刘观上疏辩解。皇上更怒,出示廷臣先后的密奏,其中有的说他枉法受贿达千金的。刘观这才伏罪,遂把他逮进锦衣卫监狱。第二年将要给他治以重罪。杨士奇、杨荣请求宽恕他的死罪。于是将刘辐贬戍辽东,而命刘观随同前往,刘观竟客死他乡。七年,杨士奇请求命监察官员考察因贪污而被上奏罢免的有关官员,皇上说“:好。如果以前不罢免刘观,监察部门怎得整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