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四 (第7/11页)

政事。皇上听从了。

    门达正在弄权,锦衣卫官校悠行残暴,造成严重的祸患。李贤多次请求禁止,皇上召门达来告诫他。门达侍宠更加骄横,李贤找机会又向皇上陈述门达之罪,皇上又召门达来告诫他。门达恨之入骨,便借袁彬一案陷害李贤,李贤几乎无法逃脱。详见《门达传》。

    皇上病危,卧于文华殿。正好有人向皇上离间东宫太子,皇上颇受迷惑,暗中告诉李贤。李贤叩头伏地说道:“这样的大事,愿陛下三思。”皇上说:“那么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啦?”李贤又叩头说:“这样则宗社幸甚。”皇上起身,立即召太子来。李贤扶着太子令他谢皇上。太子致谢,抱着皇上的脚哭了起来,皇上也哭了,谗言没有得逞。

    宪宗即位后,李贤进升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讲经筵事务。这年春,太阳暗黑无光,李贤与同官一起上书说:“太阳,是君主之象。君德明,则日光盛。望陛下敬以修身,正以驭下,刚以断事,明以察微,持之以恒,这样天变自然消事,和气自然来临。”第二天他又说:“天时未和,是因为阴气太盛。从宣德到天顺年间,选进的宫人太多,洗衣局中被没官的妇女愁怨尤甚,应将她们放回家。”皇上听从了,中外都非常高兴。五月,下大冰雹,大风刮走瓦片,吹倒郊坛的树木。李贤说:“天威可畏,陛下应当凛然醒悟,不要亲近左右近幸之臣。要推崇信任老成之臣,共图国是。”有关官员请造皇帝仪仗法驾。李贤说:“内库中还有没用过的,现在恩诏刚刚颁下,正要节财俭用,为什么又要干这些事了皇上即日压下了这一建议。每逢遇到灾变,李贤一定与同官极力陈言,毫不隐瞒,而在皇上即位之初的政治,他劝诫尤为恳切。

    门达被逐出后,他的党羽多投匿名信陷害李贤。李贤请求罢免,有诏书安慰挽留他。吴皇后被废,言官请诛杀牛玉,词语牵连到李贤,还有人造流言蜚语陷害李贤。皇上命卫士住在李贤家中,保护他出人。成化二年(1466)三月,遭父丧,诏令起复他。李贤三次推辞,皇上不许,派宦官护行,为他的父亲营葬。李贤回到京师后,又推辞。皇上派使者宣示他的心意,李贤才出来办事。这年冬天他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上十分哀悼,赠太师,谥文达。

    李贤自己感觉到受君主知遇,所以他言无不尽。景帝驾崩后,将用汪皇后殉葬,因李贤的建议,这才罢了。惠帝的少子受幽禁已六十年,英宗可怜他,想赦免他,便问李贤。李贤叩头说:“这是尧、舜之用心,天地祖宗也尊行它。”皇上于是下了决心。皇上曾祭山川坛,觉得夜出不方便,想派宦官代祀。李贤引据祖训争取,皇上最后终于亲自去祭祀,成礼而还。他曾说内库的余财,如不用来救荒和拨给军队,人主必生奢侈之心,而把它们挪用来做土木工程或祈祷声色之用。他前后所请皇上发放内库财物赈贷恤边的,不可胜计。按旧的惯例,地方方面之官敕令由三品以上京官保荐。李贤忧虑这样做导致有关人员竞相营私,令吏部每个职务举荐两个人,请皇上选用。并推之例即从此开始。

    自三杨以来,受到皇帝重用的莫如李贤。但他从一名郎官结识于景帝,被超升为侍郎,而他在所著的书中却说景帝荒yin。他又压制叶盛,排挤岳正,不救罗伦,这些尤为世人感到惋惜。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亲吕嗣芳,任万泉县教谕。兄吕本,任景州训导。嗣芳年老后,就养于景州,与吕本相继去世。因为家贫,吕原无法将父兄归葬故乡,只好葬于景州,时常到墓前愉哭。后来,他奉母亲南归,家境更加贫困。知府黄懋惊奇吕原的文章,把他补为生员,送他人学,后来考中乡试第一名。

    正统七年(1442),吕原中进士及第,被授予编修官。十二年,他与侍讲裴纶等十人一同被选人东阁学习,后来在讲经筵当值。景泰初年,他升为侍讲,与同学倪谦在文华殿东庞下教小宦官读书。皇上有一天来到,命倪谦讲解《国风》,吕原讲解《尧典》,他们都受到皇上称赞。皇上问他们是什么官,他们回答说是中允兼侍讲。皇上说:“二职品级相同,怎么相兼?”进升二人为侍讲学士,兼中允。不久他又升为左春坊大学士。

    天顺初年,他改任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入狱的第二天,皇上命吕原入阁参预机务。石亨、曹吉祥弄权,高贵傲慢,却唯独敬重吕原。吕原朝会时穿着青袍,石亨笑道:“我将为先生换了它。”吕原不答。不久他与岳正列出石亨、曹吉祥的罪状上奏,但奏疏被扣留。石、曹两人大怒,摘引皇上救谕中的话,说阁臣诽谤皇上。皇上大怒,坐在便殿上,召他们去问话,厉声说道:“岳正大胆,竟敢这样!吕原素来恭谨,为什么要阿护岳正?”岳正被罢免,吕原得留了下来。李贤得复官入阁掌权后,吕原辅佐他。不久,彭时也入阁,三人相处得非常好。李贤通达,凡事立行决断。吕原以稳重帮助他,百政得以妥善处理。这年冬,他升为翰林院学士。

    六年(1462),吕原遭母丧,连续三天水浆不入口。诏令他葬好母亲后即出来理事。吕原请求守孝终制,皇上不许。于是吕原前往景州,挖出父兄的遗骸归葬。在船上他枕着草垫,因为过度哀伤,原本很胖的身体,这时瘦了下去。到家后,刚办完丧事他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贝曾礼部左侍郎,谥文懿。

    吕原内刚外和,与世无争。他个性节俭,身无纨绮。他回去时的行装只有皇上赐给的几件衣服,还分俸禄抚恤宗族和亲戚。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1448),中第一名进士,被授予修撰。第二年郕王监国,令彭时与商辂入阁参预机务。过后得知继母去世,彭时极力推辞,皇上不允,他这才受命。当官一年多即参预大政,这还是前所未有。不久他进升为侍读。

    景泰元年(1450),因为战事稍有平息,彭时获准回家守孝。但他因此也怜逆了皇上。守孝期满后,命他到翰林院供事,不再参与内阁事务。更换太子后,他升为左春坊大学士。《《寰宁通志》》修成后,他升为太常寺少卿。两职他都兼任侍读。

    天顺元年(1453),徐有贞已得罪,岳正、许彬也相继被罢免。皇上坐文华殿召见彭时,说:“你不是肤所点的状元吗?”彭时叩头。第二天皇上仍命他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从三杨之后,进退之礼都很轻。为皇上所亲自提拔的,只有彭时和岳正二人。而皇上正信任李贤,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